维摩诘的花雨满天_南怀瑾【完结】(176)

2019-03-10  作者|标签:南怀瑾

  因为讲到无愿才想到这一件事,所谓无愿就是儒家说的:行义所当为之事,自己良心觉得应当帮忙的就去做,做完了也不要问代价。

  你们也许会问,三解脱是空、无相、无作,那不是什么都放下来了吗?这里佛经告诉你,「修学空,不以空为证。修学无相无作,不以不以无相无作为证。」知道空,但是绝对不入空,空了谁去救世界?大乘菩萨是要入世行善的。所以「修学无起,不以无起为证」。无起就是不动心,学佛能够不动心当然很好,但是大菩萨积极为善,处处要找善事来做,不会以无起为究竟。 超越小乘 不尽有为 不住无为

  无常、苦、空、无我是佛法的基本道理,尤其是小乘佛法的基础。无常就是没有永恒的存在;世间都是苦的,没有乐的;一切本空;一切无我。可是到了大乘菩萨道,就要超越小乘的境界。

  「观于无常,而不厌善本。」虽然看到一切是无常,可是对于行善去恶却不厌倦。否则会认为:既然作好事也无常,那何必做呢?

  「观世间苦,而不恶生死。」不畏生死之苦,以度众生为目的。

  「观于无我,而诲人不倦。」虽然能观成无我,没有我也没有人,没有说法者也没有听法者,但是仍然不厌倦教化众生,没有退转的心理。「诲人不倦」的原文出自《论语》。

  「观于寂灭,而不永寂灭。」虽然晓得一切法空,入于涅盘而不会永远住在涅盘中,会跳出涅盘清净而做事作人。

  「观于远离,而身心修善。」虽然明白诸行无常的道理,能远离一切世间所作所为,可是身心仍然在修,在做一切善法。

  「观无所归,而归趣善法。」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归到空。虽然明白本来无所归,但还是以善法为归趣。

  「观于无生,而以生法荷负一切。」虽然知道一切生生不已,本来无生,但是愿意起心动念,挑负一切利益众生的担子。

  「观于无漏,而不断诸漏。」虽然已经证到无漏之果(凡夫都在漏中,向外放逸),有本事断漏,而不断。

  「观无所行,而以行法教化众生。」虽然明白一切所行皆是空,但是能在空中挑起这个担子,教化众生。

  「观于空无,而不舍大悲。」明知道空,而仍然发大悲心。

  「观正法位,而不随小乘。」了解真正佛法只有一乘,所以不走小乘的路子。

  「观诸法虚妄,无牢无人,无主无相,本愿未满,而不虚福德禅定智慧。」明知世间一切法是虚幻的,不实在的,没有人我,没有主宰,本来无相,但是在自己所发的大愿没有完成之前,不断地修六度,布施、持戒、忍rǔ是属于福德的菩萨道。「不虚福德禅定智慧」,就是不断地jīng进修福德和修禅定智慧。

  佛在世的时候,他有一位比丘弟子要缝衣,因为眼睛瞎了不能穿针线,就向四周求人帮忙。但是没有人帮他,因为师兄弟都在打坐。结果是佛亲自去帮他穿针,这比丘向佛致谢并表示不敢劳驾佛。佛说这是应该的,也因为是修福德。比丘听了很讶异,您老都成佛了,还需要修福德吗?佛告诉他,十方诸佛修福德的行为是永无穷尽的。然后佛回转来骂其它打坐的弟子,只顾自己修行,不肯帮人家,不修福德怎么会得定?

  就算其它弟子得了定,这种定要来gān嘛?充其量变个植物人。福德真修圆满了,你不打坐也会得定的。可是要注意,光修福德不修禅定智慧是很危险的,他生来世福报会很大,功名地位财富样样好,但会把你吞没,你就完了。

  「修如此法,是名菩萨不住无为。又具福德故,不住无为。」明知道是空,不被空所吞没,就是菩萨不住无为的道理。还有,因为菩萨道具足了福德,所以不停留在空的涅盘境界。

  「具智慧故,不尽有为。」因为菩萨道具足了智慧的成就,所以仍然无止尽地修有为法,为善。你看,不住无为就是有,不尽有为也是有。真正的菩萨道是嘴里讲空,处处是有。

  「大慈悲故,不住无为。满本愿故,不尽有为。」所以悲智双运。

  「集法药故,不住无为。」大家都会念「法门无量誓愿学」,你学了几个法门?多学一个法门都不肯gān!说人家是外道魔道,你又不会,怎么晓得他是外道魔道?你说你是学佛的,胡扯!你又不是佛。佛是外道魔道都会,所以他知道。可是你不行啊!我讲这个话不是特意鼓励你们去学外道魔道,而是说不要得少为足,只得了一点点很浅薄的知识,就自以为如何如何了。你的知识越多,越能够帮助众生,因此菩萨道忙得很,不住无为。

  「随授药故,不尽有为。」任何众生有所求,要这个法门就给这个法门,将就度他,不尽有为。

  「知众生病故,不住无为。灭众生病故,不尽有为。」因为知道众生有各种不同的病痛烦恼,所以菩萨自己不住无为空境,为了替众生治病,所以不尽有为。

  什么是菩萨道?梵文是菩提萨埵,菩提就是觉悟,萨埵是有情众生。虽然证到空了,还是大慈大悲要度尽众生。所以佛菩萨是最多情的人,最多事的人。也有把菩萨翻成正士,或者开士,开明之士的意思。

  「诸正士菩萨已修此法,不尽有为,不住无为,是名尽无尽解脱法门,汝等当学。」佛最后作个总结,这个不尽有为,不住无为就是尽无尽解脱法门,你们诸位菩萨应该要学的。

  「尔时,彼诸菩萨闻说是法,皆大欢喜,以众妙华,若gān种色,若gān种香,散徧三千大千世界,供养于佛,及此经法,并诸菩萨已。稽首佛足,叹未曾有,言:释迦牟尼佛,乃能于此善行方便。言已,忽然不现,还到彼国。」来自众香国的菩萨们,听了佛这一段话,皆大欢喜,以各种花散遍三千大千世界,来供养佛,供养佛所说的法,供养所有的菩萨。然后向佛顶礼,赞叹了一番。说完了,他们又忽然消失,回众香国去了。 见阿閦佛品第十二

  尔时,世尊问维摩诘:汝欲见如来,为以何等观如来乎?维摩诘言:如自观身实相,观佛亦然。我观如来前际不来,后际不去,今则不住。不观色,不观色如,不观色性。不观受想行识,不观识如,不观识性。非四大起,同于虚空。六入无积,眼耳鼻舌身心已过。不在三界,三垢已离,顺三脱门。具足三明,与无明等。不一相,不异相。不自相,不他相。非无相,非取相。不此岸,不彼岸,不中流,而化众生。观于寂灭,亦不永灭。不此不彼,不以此不以彼。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无晦无明。无名无相。无qiáng无弱。非净非秽。不在方,不离方。非有为,非无为。无示无说。不施不悭。不戒不犯。不忍不恚。不进不怠。不定不乱。不智不愚。不诚不欺。不来不去。不出不入。一切言语道断。非福田,非不福田。非应供养,非不应供养。非取非舍。非有相,非无相。同真际,等法性。不可称,不可量,过诸称量。非大非小,非见非闻。非觉非知。离众结缚。等诸智,同众生。于诸法无分别,一切无失。无浊无恼。无作无起。无生无灭。无畏无忧。无喜无厌。无已有,无当有,无今有。不可以一切言说分别显示。世尊,如来身为若此,作如是观。以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176/190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