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系传别讲_南怀瑾【完结】(80)

2019-03-10  作者|标签:南怀瑾

  “天地因缊,万物化醇”,什么叫“因缊”呢?“因缊”就是“yīn阳怪气”四个字。贾宝玉在《红楼梦》中说,林黛玉是得天地灵秀之气而生。我们小时候喜欢看《红楼梦》,骂同学都说:你呀!得天地yīn阳怪气而生!但是,得天地灵气而生的人,多半都会出世修道,入世做人则没有用。普通人发财为看他的相,所谓“清贫、浊富”。人的相貌太清秀,一定是穷的。为发财,看他是不是有浊气,浊就富,清秀就贫,这是注定的。

  yīn阳怪气就会生长万物,为什么呢?现在的天气就是yīn阳怪气,五月huáng梅天,难过极了。但是温度高,万物生长得也快,像木耳、香菇,都是生长在很霉烂的地方。“因缊”的意思很难解释,yīn阳怪气一大堆,总而言之就是一塌糊涂,糊涂一塌,如此而已。你要翻译白话,翻译英文,那就要命啦!绞丝边一个因,就像丝绞来绞去一样。现在是四月五月梅雨天,各位到乡下去看看,那些老房子的墙根上都长满了硝,墙壁上都是发霉的。刚来台湾我在基隆住,书架上的书抽出来都是湿的,要小心翻,不小心,纸都扯破了。不为看这种天气,细菌这时候最易繁殖,生命就在这种情形下开始。所以说“天地因缊,万物化醇”,就是发酵。人怎么能发酵呢?细菌的繁殖过程就是“化醇”。平常我们说醇酒美人,不是烈性的酒就叫醇酒,像绍兴的女儿红,就是属于醇酒之列的,喝到嘴里很香,不太烈,不在乎,这种酒最容同喝醉,所以说醇酒美人是相连的。这也就是所谓的“天地因缊,万物化醇”。

  “男女构jīng,万物化生。”民国初年,火陆上有一个写huáng色小说的张竟生,非常大胆,可以说是开风气之先。他早年留学日本,著作《性史》,huáng到极点,大家挖苦他叫他性学博士。他在日本是学农业的,修到农学博士,回来无聊开玩笑,就写起小说了,有时他讲得也蛮有道理。孔子在这里说“男女构jīng,万物化生”,构者jiāo也,因为男一女之jiāo,所以才生男生女。道家修长生不老,就是根据这四句话的原理来的。

  修道必须要修到本身内部的yīn阳jiāo构,就是佛家修禅定所讲的得喜、得乐,不需为靠男女关系,自己可以生出另外一个生命,因为每个人都有yīn阳。为长生不老,祛病延年,必须修定修到“因缊”、“构jīng”的境界。外界的状况都不知道,身体坐在那里入定,这个定是另外一种定,叫做“因缊”定。庄子称“因缊”叫混沌,跟我们说的混蛋差不多,什么都没有,糊里糊涂。可是糊里糊涂的情形,好像睡着了,又像没有睡,这种情形酝酿久了,新的生命才会起来,气脉才会发动。

  所以孔子所说的“天地因缊,万物化醇;男女构jīng,万物化生”这四句话,道十的书有儿千部著作,还有密宗、道家所谓的气脉,都是为先达到这个境界,气脉才能通。孔子为什么扯到这里来呢?妙不可言,这一卦是损卦。“损”是损害,六一爻的爻辞说:

  “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言致一也。”这是孔子的结论。

  “致一”也可以解释为统一、合一,但也不一定这样解释。矛盾的统一,双方意见对立,对立之中产生了另外一个意见。正反相对的两派意见,闹来闹去,哪一个人得利益呢?两派都失败,只有另外一派得利。等于男女构jīng,父亲跟母亲谈情说爱,爱到了极点时,并不一定是利,有损,男女本身就有损,可是另外一个生命产生了,就是这个道理。

  这一段道理很麻烦,研究起来是个大科学、大哲学。老子也讲这个道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从这里来的。所以懂了这个生命的最新道理,科学的道理,就知道中国的医学,修道的哲学,都是从这里出来的。短短的十几个字就有这么多的问题,我们也是简略地带过而已,不能多说。现在回头看孔子对损卦六三爻爻辞的解释。

  损卦六三爻的爻辞说:“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这是什么意思?三个人一起走,一定会产生两派意见,会损害一个人。我常说孔子的话不究竟,如果孔子生在现在,他的说法一定会为修正。现在两个中国人在一起,有三派意见,尤其是华侨社会里边。我十常嘱咐出国的年轻人要小心注意。在外国,中国人专门攻击自己中国人,两个中国人在一起,就会有三派的意见。在国内大家搞惯了不觉得,习惯了还不会太害怕,到国外就很害怕了,那可怕得很啊!

  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意见?这个道理是什么?人性很可怕,有些同学说外国人不会,那是因为你没有看透彻。外国人也一样会,人都是会那样的,你拿动物来做试验也是一样,三个东西养在一起,间题就来了。“三人行,则损一人。”只有yīn阳相合才行,最好是一个人做事情,发起后别人就会来投资啦!差不多就是这个原理。所以孔子的结论是“言致一也”。大意是说:只能一个找一个,并不一定说是统一。一个找一个好办。譬如说三角恋爱,一定有一个是失败的。一个找一个很好,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

  其实不要看着简单,但一也不一定。人与人之间有很多问题,把这些间题搞清楚了,可以领导政治。历代所谓的枭雄、英雄,懂得领导的人,都懂这个道理。真正的领导是矛盾的统一,把大家制造成两派,他在这中间才好控制,清一色的反而不好办。

  这个中间道理很多,用得好,是大好事,是“天地因缊,万物化醇”,用得不好,那是大jian大恶。这个话只能讲到这里。关于修道、人生、政治的,自己回去参究。这是禅宗,“良马见鞭影而驰”,自己要能问一知十,大家回去参参看。

  全始全终

  现在讲孔子对益卦初九爻爻辞的看法:

  “子曰: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jiāo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危以动,则民不与也;惧以语,则民不应也;莫之与,则伤之者至矣。易曰:莫易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孔子说:“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jiāo而后求,君了修此三者,故全也。”“全”字的意思是做事、jiāo朋友为能全始全终,这很难。要一辈很难,很难!有好的结果,不如有好的开始,也就是说,慎终不如慎始。好的结果是一开始就为注意的,是由慎始来的,这是jiāo友之道,也是处世之道。

  如何全始全终?那是十分的难。人的一生,不管你当皇帝也好,做宰相也好,或者是做一个默默无闻的老百姓也好,都很难做到全始全终。大家看历史或现实社会,有几个人能全始全终的?所以“全始全终”这四个字,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非常之难。为有好的全,先为有好的始,之后才能谈全终。从理论上讲,与其求结果好,还不如求开始好更好。所以佛家有“菩萨畏因,凡夫畏果”的名言。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简称,是从梵文翻译过来的名称。正确的翻译,菩提就是“觉者”、“觉悟”;萨埵就是“有情”,有情也可以翻译为人世。所以菩萨是大乘道,是人世的,不是出世的。就等于中国的圣人,得道者,他们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注意到“因”,也就是开始就是好的因,好的结果自然就在好的开始里了。所以说“菩萨畏因”,也就是说动机是起心动念之因。“因”一种下去就可怕啦!凡夫是普通人,为什么说凡夫畏果?因为凡夫“不威不惩”,犯了法不到枪毙、不到临死不会反悔,这就是果来了才害怕。所以与其等到果报来了才后悔,何不于种因的时候加以检查呢?智者畏因,一开始就怕,就重视、注意,后果就不会有间题了。一般人是到了结果时才怕,所以说全始全终是非常困难的。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80/92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