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才是春秋_贾志刚【完结】(69)

2019-03-10  作者|标签:贾志刚

  篇幅所限,更多更细节的东西无法再说,在后面会有少量的具体介绍。

  可以说,《孙子兵法》脱胎于管仲的军事思想,是管仲军事思想的整理版。

  --市场经济

  先富民,后qiáng国。本着这样的思路,管仲采取的策略是:重视农业,鼓励商业。

  重视农业就要鼓励大家种地,因此管仲主张减免农业税。问题是,减免农业税之后,国家的财政怎么保障?

  国家的财政就要从商业中来,管仲重点提到了盐和铁的jiāo易,这两项的商业税成为国家财政的两大支柱。

  除了盐和铁之外,管仲采取的是完全的市场经济。"关几而不征,市正而不布",商业税收几乎不征,市场运作极少gān预,让市场决定商业的命运,让竞争决定谁是qiáng者。

  不仅如此,管仲还利用市场经济控制和gān预敌国的政府,如今的美国就常常采用这样的办法,如果美国政府看了管仲的案例之后,他们一定惊讶得合不上嘴。

  外贸也是管仲看重的一个部分,齐国的通关费用便宜,手续简洁,很快成为整个周朝的经济贸易中心。

  集市是市场经济的象征,管仲作了详细规定。"有市,无市则民乏矣。"必须要有集市,否则老百姓的用品就会缺乏。集市要征收营业税,要统计商家的数量,每年chūn分的时候确定税率,立夏的时候按月核收,秋天则进行统计。

  当然,管仲讲得更详尽一些,这里很难全部记录。

  第95节:第二次山东德比大战(1)

  第二次山东德比大战

  三天三夜过去,齐桓公彻底被管子思想折服,他觉得非常好,不是一般的好,只要按照管仲说的去做,"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会实现。

  可是,他有顾虑。

  齐桓公的性格就是,有一说一,决不掩饰。所以,他把自己的顾虑说出来了。

  "管老师,您说的都是对的,可是,我有三个缺点,不知道能不能把国家治理好。"齐桓公说。

  "请讲,主公能够承认自己的缺点,那就是一大优点了。"尽管不是一个善于拍马屁的人,适当的时候,管仲还是会给一点勉励。

  --齐桓公的三大缺点

  "我喜欢打猎,打上瘾的时候,就在野地里一直等到天黑,等到看不见野shòu了才回来,什么国家大事都顾不上。"第一个缺点,爱打猎,玩物丧志类型。

  "这虽然不好,还不算什么要紧的缺点。"是啊,打猎没关系,别打人就行。

  "我喜欢喝酒,喝起来黑天昏地,喝多了就睡觉,也很耽误事情。"第二个缺点,酗酒,因酒误事类型。

  "这虽然不好,也不算什么大问题。"是啊,喝多了没关系,别撒酒疯就行。

  "我还好色,喜欢泡妞,看见漂亮妞就走不动路。不瞒老师说,我哥哥襄公那是太过分,跟我姐姐文姜玩乱伦,我比他们好一点,不过也泡了几个表姐。"第三个缺点,泡妞,见色忘命类型。

  "这虽然不好,也算不上什么。"当国君的,谁不喜欢泡妞?只要别泡自己的亲妹妹就行。

  幸亏齐桓公没有生在现代,否则还会有两个缺点:网上聊天和打麻将。

  齐桓公听说自己的三大缺点竟然都算不上什么,心说这老师不是在忽悠我吧?这三个缺点都不算什么,那什么缺点才是致命的?

  "老师,那你说说,这些都不算大缺点,什么才是不能gān的?"

  "人君唯优与不敏为不可,优则亡众,不敏不及事。"(《管子·小匡》)什么意思?当君主的,只有优柔寡断和不奋勉不可以,优柔寡断则无人给你卖命,不奋勉就成不了事。

  齐桓公想想,这两样自己似乎还真是不错。

  --管子的要求

  对管子有信心了,对自己也有信心了,齐桓公觉得这事情可以gān了。

  "管老师,你就当上卿吧。"齐桓公二话没说,就要任命。

  换了别人,这时候就该谢恩了。但是,管仲不是别人,他是管仲。在战场上他怕敌人,因为敌人是不讲理的。而在殿堂上他不怕国君,因为国君是讲理的。

  "我gān不了。"管仲这样说。

  "为什么?"齐桓公很惊讶,什么革命道理都明白的管仲竟然说自己gān不了。

  "我不够高贵,地位低的人不能管理地位高的人。"管仲说。有道理,人间现状。

  "别介,我马上发布命令让你的地位仅仅次于我,连国高两家也在你之下。"

  "我有地位了,但是我不够有钱,有权没钱,我怕自己会贪污腐败,包藏私心,假公济私。"管仲说。有道理,人之常情。

  "别介,我给你三处封邑,再把齐国国有资产一年的税收给你,够你随便花。"

  "俗话说,疏不间亲。您是国君,有大把公族亲戚。我是外来工子女,咱们之间关系疏远,我怕有公族在你面前说我坏话,我怎么办?"管仲说。还是有道理,现实就是如此。

  "这个容易,从今天开始,您就不仅仅是我的老师,还是我的义父,就像当年武王叫我祖先尚父一样,您就是我的仲父。"

  管仲的三点要求都得到了满足,他感受到齐桓公的诚意了,但是即便如此,他依然有要求。管仲知道,丑话要说在前面。

  看来,管仲不是焦裕禄式的好gān部。

  --管仲的内阁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我还要用自己看好的人。"管仲进一步提要求。

  "没问题啊,你是上卿,内阁你自己组织啊。"

  "思维敏捷,言辞得当,不卑不亢,有理有利有节,这方面,我不如隰朋,他做大司行(相当于外jiāo部长);熟悉农时,了解田地,懂得灌溉,在这方面,我不如宁越,他做大司田(相当于农业部长);行军打仗,作战勇敢,爱兵如子,这一点上,王子成父独一无二,他做大司马(相当于国防部长);公正执法,熟悉法律,这一点上,宾须无做得最好,大司理(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是他的;实话实说,有错必纠,刚正不阿,这个人是东郭牙,大谏官(相当于监察部长)非他莫属。这五个人,就是我的内阁成员。"管仲早已经有了自己理想的内阁人选,可是,没有鲍叔牙。

  "鲍老师呢?难道他不能进内阁?"齐桓公感到惊讶,依着他,就算是出于对哥们的报恩,管仲也该给鲍叔牙安排个位置。

  "没有,老师是老师,朋友是朋友,内阁是内阁,不要搅在一起。"管仲答道,并没有一点惭愧的意思,"主公,还有一句话要说在前面,虽然你是国君,但是管理国家是我的事情,主公不可以随意gān预。"

  齐桓公愣了一愣,还是点点头,同意了。

  你会说,这不是成了内阁负责制?这么现代?chuī吧。

  这绝不是chuī牛,这是历史事实,《管子》中有明文记载。而且,从任何史料中我们都看不到齐桓公gān预内阁事务的记载,齐桓公也从来没有杀过一个大臣。

  尽管齐桓公支持管仲的内阁组成,内心里他觉得有些对不起老师鲍叔牙。没有鲍老师,就没有自己的今天,他决定抚慰老师一把。于是,在正式宣布管仲组阁的消息之前,齐桓公请老师来吃早茶。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69/295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