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能梦的解析_高铭【完结】(25)

2019-03-10  作者|标签:高铭

  好了,通过“香菜恐怖事件”,我们能看明白前面说过的:当潜意识造成了一些困扰后我们才会意识到潜意识的某些问题,因为潜意识就是一股暗流。在潜意识中,很多深埋下的印象会直接影响到我们之后的行为、举止及语言、气质。

  不过即使我分析并且了解到了发生于自己幼年时期的“香菜恐怖事件”,我依旧不吃那东西——它的味道的确让我不舒服,而且我会每次看到香菜都再次联系到幼年的那次不愉快经历。这个意识在大部分时间里重新回到了潜意识层(偶尔会浮出),并且继续发挥着它的功效,让我厌恶香菜(啊,辩证得好累啊)。

  前面说过了,潜意识可以读取一些深层记忆,而原因就是那些曾经的记忆、经验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成为了潜意识的某种标准。但至于这种标准究竟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中哪一个来得出结论的,就不在我们这本书深度讨论的范畴了(很可能是本我的自我保护本能)。也许后面章节中有机会我会用一些实际的梦例对此来拆开作详细的探讨。

  三、被抑制

  潜意识虽然主导着我们的各种行为,但是潜意识却是被抑制的。非常有趣的是,抑制潜意识的也正是构架出潜意识的本我、自我、超我。

  其实我们可以这么看,自我、本我、超我,是凌驾于潜意识之上的,它们既构架了潜意识,同时又在压制着潜意识出现。为啥会这样呢?说起来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在正常的社jiāo生活中……得了我甭拐弯抹角了,就直接说吧。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很多虚伪的客套和礼仪。虽然人人都清楚那只是一种表面行为,但无论你喜欢还是不喜欢,即便是对此感到疲惫不堪也必须承认:我们都在这种虚伪的客套中受益,因为它在限制了你的同时也限制了别人,所谓社会生活就是这样的,这就是规则。作为群体性动物,我们深知自身想要存活于集体当中,必须保持一个“常态”。这个常态就是一种为了生存于集体中的平衡(前面提到过“自我,遵循现实原则”)。

  由于远古时期的势单力薄,bī迫着人类聚集在一起来提高生存机会,而为了生存于集体中,就必须承受一些来自集体的压力。假如你对“集体”这个词比较迷茫,那么不妨把这个词替换成更为直观一点儿的词:社会。也正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文明),人类的超我意识也在紧随其后地膨胀起来,所以我们对于本能的管制越来越严格,禁忌越来越多(关于这个理论及更多事例、观点、论述,详见弗洛伊德所著《文明及其缺陷》,本书中就不再过多地详述了)。而面临这种社会生活所造成的压力,人类自身的很多习性也有了本质上的变化,同时社jiāo能力也得到大幅提高。

  前面说了,社jiāo的重要部分就是礼仪和客套,在这种情况下,本我被超我压制——你必须舍弃部分个人利益才能融入社会。但是超我的无限膨胀又将会导致人类个体的生存危机(也就是并不人性化,而是集体化——像蚂蚁那样无条件绝对服从),那么自我则作为最终决策者,同时肩负着压制超我及调节超我和本我之间均衡的责任。但超我、本我、自我之间的那些经权衡后被淘汰掉的东西并不会全部被删除掉,而是遗留了下来,并且继续影响着我们的行为,这就是潜意识的主构成部分(很像电脑硬盘的储存与删除原理。当你删除了电脑中一些文件和程式后,其实它们并没被删除,只是改变了读取字头,使得那些文件或程式不再被读取到。但实际上被删除的文件依旧在你的硬盘里,直到那部分硬盘空间被重新写入新的文件或程式才会被覆盖——这个覆盖是随机性的。而所谓的“恢复硬盘数据文件”,只不过是用某种方式重新提取那些曾被“删除”的数据罢了。值得注意的是:不能把这种恢复方式看作是“对电脑的潜意识的挖掘”,因为电脑中被删除掉的数据虽然还在硬盘中,但是基本已不会对电脑速度有什么影响。而我们那些被“删除”掉的念头不但会依旧存在,而且也同时在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本身)。

  我估计上面这段话会让一些读者困惑、不耐烦或者gān脆已经熟睡,那么还是用实例来说明吧。

  第14章 水面之下(2)

  比如说,我在某次聚会上认识了一个人,那家伙在和我还不是很熟的情况下就bī着我吃香菜,那么我会在心里留下一个“这人很讨厌”的念头。虽然之后的实际生活中我不再深接触这个人,但是每当有人提及他的时候,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次聚会,然后“理所当然”地对那个人没有好感,并且很可能还会把这种情绪带到我的言谈中去,并且暗示我的其他朋友:你们说的那家伙是一个很不靠谱的人。而深究起来,那位bī我吃香菜的人并不清楚我有多讨厌香菜,很可能当时他的所作所为仅仅是喝多了后的一种迟钝的思维表现……就算这人日后没做任何损害我利益的事儿,但是在我心里已经给这人贴了个并不客观的标签——讨厌。也就是说,当时我因为“虚伪的客套”和“社jiāo规则”而没有纵容“本我”爆发去跟那厮gān一仗——遵循“现实原则”。因为我会权衡,假设当时自己发作了,别人会怎么看我?不过虽然没表示出来,但是我对那家伙的反感情绪却深埋了下来,并且影响着我以后的行为。

  综合本节的小标题“被抑制”,我想读者们应该清楚这是怎么一回事儿了。

  但是,要知道,抑制仅仅是一种临场解决方案,并不代表能彻底解决问题,因为被抑制的部分还是有着自己的进程,并且对我们的行为施加影响。假如这个影响过大了,大到让我们的行为不能保持“常态”,那么这种不成功的压制就会为我们带来更大的问题——在不应该是宣泄口的地方进行宣泄,这就是所谓的jīng神问题。关于这类jīng神问题的深入探讨很显然不在这本书的讨论范畴,那么我们就把这个话题打住,贴合这本书的另一个主题来说,那就是梦。而梦,就是一个“正常”的宣泄出口。

  写到这里,回头看了下,我认为前面所提到的单车梦在某种程度上还是不够深刻,所以我决定用自己的一个仿佛恐怖电影的梦来做个说明好了,这就是下一节的实际内容。

  四、一个恐怖、诡异的梦

  在看这个梦之前,请胆子小的读者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因为我曾对几个人讲述过这个梦,而他们对这个梦的评价都是“yīn冷得恐怖”。

  我还是先说自己做这个梦时所处的时期吧,这样在解析的时候会省去很多额外的说明。

  做这个梦的时期大约是在2010年的6月份,那期间我正在编译《梦的解析》。

  像《梦的解析》这种公共版权的经典著作,很多出版社都有各自的版本,所以我当时手头用于参考的版本大约有10本。其中有些大社的还凑合,个别小社或者文化公司所编译出版的那是相当的差,错字、错词都不说,仅仅是语句不通的地方就多到令人发指。由于很多时候没有足够的参考和对照,所以在我编译的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独自面对一些严峻的问题:既要写明白,又不能偏离原意。而且,虽然我在多年前就曾读过几遍《梦的解析》,但是轮到自己编译时则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不但要顾及语句通顺,还要考虑到措辞及专业说明,同时时间上还比较紧,这把当时的我搞得抓耳挠腮。另外,在对照一些词的时候我发现很多编译者的不负责任,这让我痛心不已:明明是好东西,却被糟蹋了。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25/75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