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第花开_希阿荣博堪布【完结】(47)

2019-03-10  作者|标签:希阿荣博堪布

  在甘孜扎阔,我依止根容堪布,听受了《普贤上师言教》和《入行论》。我是所有学生当中最穷的一个,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也吃不上一顿饱饭,可是我依然很快乐。根容堪布常常从自己并不宽裕的供给中省出一些给我。他知道我除学法外其他的事都不上心,便嘱咐同学们多关照我,为大家烧水煮茶之类的杂活,我没做好也别怪我。

  一年后根容堪布授课结束,我又启程去佐庆熙日森,在众多大善知识座下听闻佛法。那一时期,我的健康状况由于长期营养不良和用功过度而急剧恶化。若不是特诺堪布慈悲地为我治疗,贫病jiāo迫的我险些死在异乡。生活上,贝玛才旺堪布也给了我很多的照顾和指点。正是由于他的推荐,我才见到根本上师法王如意宝,从此我这个漂泊的人在喇荣有了一个家。

  法王如意宝是我一切慈悲、智慧的源泉。我庆幸自己从二十一岁到四十二岁这段人生最年富力qiáng的时光,是在法王身边度过的。在法王的悉心教导下,我逐步走向成熟。

  此时此刻,我更能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少许的出离心、菩提心,一分一秒的善念善行全部来自法王的加持。只要一想到他老人家,我的眼里便充满了温柔而忧伤的泪水。

  法王如意宝的宽广深厚令每一个见到他的人都心生敬畏。他老人家总把手放在我头上,一边长久地、轻柔地抚摸,一边跟我开玩笑。他知道我心里有多么诚惶诚恐,所以用这种亲昵柔和的方式安慰鼓励我。每次法王摸我的头,都能让我高兴好几天。那时别说这样与上师亲近了,就连梦见一次法王如意宝也会连续几天高兴不已。如今没有人再摸着我的头打趣了,我也只能在梦里见到法王如意宝。

  教我认识无常的上师们,现在大都与我无常相隔。

  虽然我是个凡夫,想不起前世的事情,但这一生我有幸遇到的每一位上师,他们的恩德,我都铭记在心。

  我深深地感激和思念着他们!

  希阿荣博

  2008年8月口述

  弟子记录整理

  第二章 嘱托

  2009年7月,希阿荣博堪布率众弟子重访札熙寺旧址,这是堪布自1998年寺庙搬迁以来第一次故地重游。岁月如水流逝,往事如在目前。堪布感慨良多,写下此文。

  一

  藏地的七月,气候宜人,正是远足的好时节,道路两旁、草甸上随处可见兴致勃勃、结伴出游的人。

  便是在这样的季节,一个晴好的日子里,我们重访札熙寺旧址。说故地重游,其实只是对我和少数几个人而言,同行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去那里。

  沿途路面坑洼不平,我们走走停停,行进缓慢。这样也好,日头正高,风日正好,放慢脚步,放松心情。这条路,从容擦村到老札熙寺,我走过无数次,但从来没有像这次,有这么多人同行。

  第一次离开家去札熙寺拜见哥宁活佛,是在三十三年前,崎岖的山路上只有我和一位回寺庙去的老喇嘛。母亲特意向邻居借了一匹马给我骑。我不知道她这样做是因为心疼我,怕我走路太辛苦,还是想让我快点到达目的地,或者,她只是以这种方式表达一位母亲对远行的儿子的祝福吧。我那时不懂得体念母亲的心意,光顾高兴了。一路上同老喇嘛说说笑笑,别人快马加鞭几小时能走完的路,我们俩溜溜达达,且行且玩,从日出走到日落。

  对我来说,这次去札熙寺,机会来之不易。我向母亲请求了两年,她终于同意我去拜见哥宁活佛。我们家族与札熙寺没有太大渊源,祖上都是以格鲁派的寺庙为供养敬事的福田。那些年,全村人、全乡人都忙着放牧、砍树、开会、学习,我们有很久很久没去过任何寺庙。像我这一辈的孩子,不要说经书、佛像、僧侣、活佛,连见过念珠、转经筒的都不多。

  十二岁的我,偶然听人说起哥宁活佛,便生出qiáng烈的愿望,矢志不渝地要去拜见他,这的确有些不寻常。我后来想,这主要还是因为藏人有福报吧:就算生在佛法衰微的年代,不闻三宝之声,等长大了,没有人教,还是知道要去找寻佛法。

  沿川藏公路北行,过新札熙寺约三四公里,路西出现一片空阔的谷地,一条河由山谷深处奔流而出。1790年,大圆满修行者晋美才旺却珠仁波切便在这依山傍水之处,修建起最初的札熙寺,迎请四方学者、成就者来此讲经弘法、闭关修行。1862年前后,寺庙由于战乱整体搬迁,只留下一堵土墙供后人去瞻仰,去想象寺庙初建时的景况和第一代札熙寺人的生活。

  在寺庙发源的地方,大家决定支起帐篷,驻留一天。

  这次与我同行的有一百多人,大多数是札熙寺佛学院的僧侣。两天前,佛学院经过严格考察,选拔出了四位堪布、四位喇嘛和二十位辅导老师。对于一个成立仅六年的年轻佛学院来说,取得这样的成绩着实令人鼓舞。寺庙上下喜气洋洋,僧人们都很兴奋,甚至整个玉隆阔地区无论男女老幼都像过年一样欢喜,大家奔走相告:“我们又有自己的堪布了!”

  很多藏族人虽不识字,却有着一般世俗文化教育难以造就的见地和胸襟。他们懂得尊重知识,尊重有学问之人,并且真心实意地欣赏赞叹别人的成就。他们思想单纯,少欲知足,物质上只求温饱,却热爱jīng神修持,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解脱,一切众生都能解脱。凡是有利于众生解脱的事都令他们雀跃欢喜。

  解脱,即远离轮回的烦恼痛苦,关键在于谨慎取舍因果。取舍、因果,并不抽象。我们日常的行住坐卧、言谈举动无不是因果,无不在取舍。只是我们若无正知正见,取舍便往往颠倒过来,该取的舍,该舍的取,希求快乐却选择苦因,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在痛苦中越陷越深。

  所谓正知正见,是指能帮助我们了断痛苦烦恼的知识、见地。依这种见地,我们将调整自己对世界、人生的态度和为人处世的方式,从狭隘、僵硬、矛盾重重到宽阔、温柔、和谐圆融,从不伤害自己、他人及一切众生,到帮助、利乐一切众生,从痛苦到安乐,从轮回到解脱。

  在藏地,传播这种知识和见地靠的是一代代佛教学者和修行者。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和努力,佛陀的智慧传承才得以完好保存并不断弘扬。

  藏族人,无论是在高原的哪个角落居住、游牧,无论贫富贤愚,都能得到佛法的滋养、加持。所以,藏地民众是真心敬重、拥护他们的僧宝。本乡本土出了堪布、格西,一方百姓都会觉得脸上有光、荣幸备至。

  这几年,我时常考虑不再介入札熙寺的运行、管理。过去,对我恩重如山的几位上师曾嘱托我:有能力时一定要帮助振兴札熙寺。我想我没有辜负上师们的期望,十几年间,尽己所能地帮助恢复了寺庙的各项制度和传统,重建大经堂及附属建筑,并创建了佛学院。虽然我对札熙寺怀有深厚的感情,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都会一如既往地帮助、支持它的发展,但根据藏地传统的做法,应该由本寺的活佛和堪布对寺庙进行管理。

  札熙寺在经过系列重建后,各方面逐步走上正轨,佛法的讲修事业日益兴盛,是让寺庙自己的活佛、住持、堪布、管家独立管理的时候了。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47/52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