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背图中的历史_李淳风&袁天罡【完结】(54)

2019-03-10  作者|标签:李淳风&袁天罡

  猪头就猪头吧,可是见不到两宫太后,自己还是白来一趟。正在郁闷之间,安德海飘然而至:哈哈,猪头好。

  奕:我靠,你怎么知道我是猪头?

  安德海:遇到仨猪头,你想你能不猪头吗?说着话,安德海对奕打开一个锦囊:太后已经知道恭亲王猪头了,所以特派我来指点你一条妙计。恭亲王qiáng打jīng神,向锦囊中看去,忍不住jīng神一振,脱口叫了一声:哇塞!

  有分教:双拳扭转乾坤,海内无端不靖——这个《推背图》好灵光哦。

  隔日,一顶小轿里装着一个满脸褶子的老宫女,施施然进宫了,早晨进去晚上出来。一连几天,这个丑得不能再丑的老宫女天天往宫里边跑,如果她不是那么丑的话,说不定肃顺三人会偷偷瞄上两眼,只要他们一瞄,就会发现这个宫女不是别人,赫赫然乃恭亲王奕是也。

  奕把自己搞成了宫女,仨猪头却毫无察觉。

  又隔了几日,慈禧太后突然提出来回京,肃顺三人立即回绝,回绝也没什么理由,只是不想让慈禧这个女人说了算数。但慈禧岂是那么听话的?她是一定要说话算数的,既然已经说出了回京,当即命令收拾东西准备出发,肃顺你不走是不是?你不走也没关系,我们带着皇上走先,你们老哥仨就在热河玩吧。

  这下子可把肃顺三人气坏了,三人商量一下,觉得这个女人太难对付了,有她在,大家别想好,于是端华献出一条妙计:

  遣刺客杀掉慈禧。

  这条计策是蛮好,可临到动手的时候才发现不对头。

  慈禧出发的时候命令荣禄替她护卫,荣禄那是何许人也?放眼整个中国,荣禄的才与智,只有李鸿章能够和他相提并论,后来的袁世凯谁也不服谁也不忿,就是害怕见到荣禄。荣禄此人,堪称大清国的中流砥柱。有这样一个人替慈禧做保镖,谁想暗杀慈禧,那是做梦都办不到的事情。

  没办法,肃顺三人只好耷拉着脑袋,灰溜溜地跟在慈禧的轿子后面回京了。

  刚刚到达京师,就见奕带着一伙人来见端华和载垣:圣上有旨,载垣、端华接旨。

  载垣和端华大吃一惊:圣旨都是我们拟的,你这是哪来的什么圣旨?

  叫你们看清楚,奕拿出圣旨,让载垣和端华看清楚:这个圣旨上面可是有玉玺的,不会是假的吧?

  载垣和端华大叫起来:我靠,皇帝是个六岁小屁孩,哪来的什么圣旨,这是慈禧那个女人玩的花样。

  玩的花样又怎么样?奕冷笑:这上面的玉玺如假包换,你们要是敢抗命的话,那可是灭族的麻烦,到底认命不认命?

  端华和载垣认了命。

  然后是肃顺,这家伙稍微棘手了一点点,但再棘手,也棘手不过盖着玉玺的圣旨。

  就这样轻松拿下,儿戏一般让人难以置信。

  顾命老臣如此轻易地被人拿下,为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要不怎么说这三个人猪头呢。

  北京政变!辛酉政变!祺祥政变!

  随你怎么称呼,反正以后是慈禧太后说了算。

  慈禧太后端坐于金殿之上,欣慰地笑了起来:

  大清帝国,我来了,以后你就别想再有好日子过了!

  谁敢让我一时不舒服,我要让他一辈子不舒服!

  她这样说,也的确这样做了。

  她以自己那绝顶的权力智慧,留下一部晦涩难言的屈rǔ史给我们。

  直到今天。

  第三十七象 三千年帝制被推翻的预言

  象三十七 庚子 震下巽上 益

  谶曰:

  汉水茫茫,不统继统。

  南北不分,和衷共济。

  颂曰:

  水清终有竭,倒戈逢八月。

  海内竟无主,半凶还半吉。

  金圣叹老先生瞎猜曰:这一象虽然有元首出现,而一时难以平治,又是一个乱世啊。

  这老先生猜得有点门道。

  现在我们则知道,这一象预示着三千年帝制被推翻,共和时代来临。

  推翻帝制,这四个字写着简单,说着容易,做起来却难如登天。孙中山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前前后后共发起十次武装起义,结果是屡败屡战,十举不成。

  孙中山本名孙文,在日本曾化名中山樵,又曾化名高野长雄,化名陈文,化名吴仲,化名高达生,化名杜嘉诺……总之是化名很多,还有一些载之、公武等临时称呼,大家实在是记他不住,gān脆就叫孙中山,这就是这个名字的来历了。

  中山年轻时,与陈少白、尤列、杨鹤龄四人因为提出“勿敬朝廷”的口号,惹得朝廷很不高兴,故时人名之曰“四大寇”。

  四大寇长大了,轮到清廷闹心了。1895年2月,孙中山决定发动起义——那时候他可不知道这活以后他要反反复复地折腾十次,他琢磨的只是“毕其功于一役”,但这一役之功是特别难毕的,刚一开始,就冒出一位老兄跟孙中山扯淡。

  这位仁兄叫杨衢云,正主持革命机关的香港工作,正当孙中山为了起义忙得晕头转向的时候,杨衢云老兄忽然建议道:我有一个好主意,你看这个总统让我来当怎么样?

  这个要求当时有点让孙中山晕菜,但人家孙中山办事就是痛快,当即慡快地答应道:那好,现在你就是总统了。

  于是杨总统就紧锣密鼓地忙着起义。忙乎了几天,拍一个电报给孙中山:“货不能来,延迟几日。”

  孙中山这边急得跳脚,这是起义啊,又不是你自己家里娶媳妇,就是你家娶媳妇也得两家人商量着来,怎么可以你说不能来就不能来?但急也没有用,杨总统那边硬是不能来,结果这次起义就马马虎虎地泡汤了,集合起来的起义军一人分到一笔钱兴高采烈地回家了。

  起义虽然泡了汤,却因此搭进去一位志士陆皓东。他是被一位清朝举人秘密举报的,这位举人的弟弟恰好是革命党,举人害怕事发后连累自己,就用弟弟的名义报了官,结果陆皓东被捕,英勇就义。

  以后没人再提杨总统了,但起义这事还得接着来,于是就有了第二次惠州三合会起事。

  因为这次起义用的全都是三合会的兄弟们,所以有这样一个名字。

  但这次起义搞得更闹心,六百名壮士聚集在三洲田的一家粮油小店里,拎着三百支枪,九千发子弹,整装待命一待就是两个月。两个月的日子可不好熬啊,兄弟们饿得到处乱跑,又担心风声外泄,凡是见到进山砍柴的乡民全部逮起来。不想弄巧成拙,附近的老百姓发现凡是进山的人悉数失踪,顿时流言飞语满天飞,说是有数万大军正于山中密谋起事。

  这就砸锅了。

  没办法再拖下去了,于是三合会的兄弟们分两路下山,向着广州杀了过去,但这时候接到孙中山指示,让大家先杀奔厦门。

  何以要先奔厦门呢?这是因为日本人忽悠孙中山说他们愿意在厦门给革命党人武器支援,还有厦门的日本洋行中的钱可以用做革命经费。其实日本人坏透了,他们这样忽悠孙中山的目的是想挑起厦门事件,以便找借口出兵占领厦门。但是这个坏主意也是几个日本人乱打,不承想日本内阁换届,新任内阁首相伊藤博文严禁武器运往中国,结果事情发展下去就花样百出了。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54/68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