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血的仕途_曹昇【完结】(53)

2019-03-10  作者|标签:曹昇

  赵王是最早听到谣言的人之一。他刚听到谣言的时候,高兴得手舞足蹈。这种当量的谣言,到底是哪个天才pào制出来的,本王一定要对他大大有赏。可转念一想,却又不禁忧上心头。公然诽谤天下第一qiáng国的元首,而这样的事情就发生在自己的国家里,作为赵王,他是无论如何也逃不掉一个治国无能的罪名。他怕秦国责问,更怕秦国兴兵。想到此,他又恨不能把那个造谣的家伙揪出来,一刀割下他的脑袋,送到秦国为自己请罪。弱国岂止无外jiāo,弱国连意yín的权利也没有。

  等到五国纷纷来使,赵王的心里不免踏实了许多。集体的温暖给了他莫大的勇气。面对五国的询问,赵王首先表明自己并不知情,但同时又表示,这样的谣言,应该由秦国自己来澄清,赵国包括其他五国都没有义务为秦国澄清,只能表示遗憾和继续关注。赵王的提议得到了五国的一致认同,并写入了会后发表的《邯郸联合公报》。

  谣言突如其来,秦国面临危机。谣言和指控不同,指控讲究的是,谁主张谁举证;谣言却正相反,我负责主张,你负责举证。

  嬴政初闻谣言,又怒又怕。他心里骂道:又是该死的赵国。嬴政恨赵国久也,他在赵国生活了九年,对那里曾养育过他的土地和人民,他唯一的感情就是切齿的恨。

  这一则谣言,动摇着他的执政根基,挑战着他的正统合法,是对他执政能力的巨大考验。好在,嬴政并不是独自和谣言对抗。这则谣言的受害者,还有吕不韦、太后、嫪毐。为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他们抛弃前嫌,暂时结成一个同盟,力挺嬴政。

  谣言的寿命和谣言的大小成正比。像这样惊世骇俗的谣言,指望它自生自灭无疑是不现实的。嬴政没有保持沉默,而是在吕不韦和嫪毐的支持下,积极行动起来。

  嬴政首先遣派使节赴赵,给赵国施加外jiāo压力,督促他们查办造谣者,并阻止谣言的进一步传播。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历来,民众和政府相比,都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地位,因此最易受舆论影响。戈培尔以宣传部长的身份,能成为纳粹的二号人物,宣传工作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嬴政无法控制六国的舆论,但对国内的舆论,却是完全可以压制的。于是颁布法令:胆敢议论王室者,弃市。传播谣言者,灭族。一时令行禁止,国内肃然。

  谣言和病毒一样,来如山倒,去如抽丝。治病要找到病灶,而想要彻底辟谣,就一定要找到谣言的源头才行。这个时候,李斯的重要性就完全显现出来了。他埋伏在赵国的秘密特工,正好派上用场,担当起寻找造谣者的重任。

  谣言所导致的另外一个结果,更引发了秦国上下的忧虑。那就是,谣言让六国重新团聚在一起。一旦六国合纵,趁秦国内部混乱之际,向秦国发动攻击,无疑将对秦国构成致命的威胁。而李斯收到的情报表明,这样的合纵谈判已经在进行。

  于是,秦国召开廷议,商讨对策。嫪毐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六国想要合纵,那也是没办法的事。只要修兵练武,哪怕六国合兵齐来,又有何惧哉!”嬴政听完,一言不发。吕不韦见状道:“六国合纵,为利也。因利而合,也必因利而分。只须割几座城池,或予魏,或予赵,再以重金美女贿其权臣,魏赵既得秦利,必不肯合纵也。魏赵既去,合纵必不能成也。”嬴政点头称善。吕不韦得意地斜瞥嫪毐:“小子,学着点吧,姜,还得是老的辣。”

  嬴政正欲准吕不韦所奏,李斯忽然越众而出,高声道:“臣有一计,不费一钱,不割寸地,而使六国不得合纵,鸟shòu散去。”

  欲知李斯所献何计,且听下回分解。

  【2.此计只应天上有】

  且说李斯一言既出,满座皆惊。嬴政因问计,李斯于是言道:“臣闻六国合纵,以楚相chūn申君为从长。蜈蚣断首,虽百足而不能行。头雁惊弓,雁阵不破而自乱。臣有一计,可使chūn申君自顾不暇,必舍合纵而返楚。chūn申君既去,六国再无主事之人,合纵必无疾而终,而秦得以高枕。”

  嬴政面露期待之色。李斯继续说道:“六国自知力不能敌秦,故而诈谋机变,诽谤吾王,挑拨上下,意在乱秦而渔利。臣之计,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chūn申君虽为楚相,而功高震主,权大害君,楚王深忌之。只需如此如此,chūn申君必仓皇逃赵,归楚而求自保也。”

  嬴政大喜,道:“客卿所言大善,即依此行之。”

  简单介绍一下chūn申君其人。chūn申君者,楚人也,名歇,姓huáng氏。游学博闻,于楚国数立大功。到嬴政八年这一年,chūn申君已在楚国的相位上待了整整二十四个年头。其权势根基之于楚国,比吕不韦之于秦国,有过之而无不及。其门客硃英更是将其与伊尹、周公相比,曰:“君相楚二十余年矣,虽名相国,实楚王也。”并劝其南面称孤,据楚国自有。chūn申君不能听。

  当时,楚考烈王在位。因为政事多由chūn申君代劳,楚考烈王得以专心于后宫,雨露广洒,日浇夜灌,然而无奈天道并不酬勤,只开苞却不能结果。chūn申君急王之所急,特意挑选妇人宜子者进之,数以百计,却仍无一人能为楚考烈王生育一儿半女。后来,chūn申君又进李园之妹,楚王幸之,终于有喜。李园之妹生子男,立为楚国太子。

  chūn申君历来对合纵抗秦的热情极高,两年前,他还曾成功地组织了一次合纵,参与国家有楚、赵、魏、韩、卫,名义上以楚王为从长,而实际主导权却在chūn申君手中。五国联军气势汹汹,西向伐秦,至函谷关,秦国开关延敌,五国联军不堪一战,láng狈败走。五国皆怪罪于chūn申君指挥不力。经此一役,chūn申君的国内和国际形象均严重受挫。哪里跌倒哪里爬起,为了挽回自己的威望,chūn申君早有意再次合纵,联合抗秦,一雪前耻。此番在邯郸举办的六国集会,chūn申君东奔西走,对合纵大加鼓chuī。其余五国本已对合纵兴致索然,但架不住chūn申君的滔滔雄辩,于是也不免心动。李斯判断得没错,只要让chūn申君离开邯郸,则少了他的煽动和催促,合纵之事必将不了了之。

  不几日,另一则谣言在楚国迅速传开。这一则谣言,和有关嬴政的那则谣言极其相似,简直就是换汤不换药。谣言如是说:李园之妹,在楚王临幸之前,已先幸于chūn申君。chūn申君知李园之妹有身,这才进于楚王。因此,当今楚国太子,并非楚王之血脉,却是chūn申君之骨肉。

  谣言凶猛,楚国不安。早有密使赶往邯郸,将谣言汇报给chūn申君。chūn申君闻报,大惊失色,几乎昏厥。chūn申君再也无心操办合纵事宜,立即辞别邯郸,日夜兼程,赶回郢城,处理这场谣言危机。而chūn申君一离开,缺了挑头之人,六国合纵之事也随之胎死腹中。

  不问可知,楚国的谣言乃是李斯的杰作。让李斯始料不及的是,他所编造的谣言,居然是真相。chūn申君确曾先弄大了李园妹妹的肚子,然后才将她献给楚王。其目的不问可知。也难怪chūn申君初听谣言,险些昏死。chūn申君自信保密工作做得滴水不漏,他满以为除了他和李园、李园的妹妹三人之外,世上绝不会再有别人知晓这一秘密。殊不知,有个名叫李斯的客卿,比福尔摩斯还要犀利,远在千里之外的咸阳,信口开河,便已让案情大白于天下。这,也可算得是历史的讽刺和奇妙吧!可见,就算世上有不透风的墙,也不能确保不会泄密。因为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有人能够透视,有人善于瞎蒙。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53/189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