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中华史06:百家争鸣_易中天【完结】(22)

2019-03-10  作者|标签:易中天

  是这样吗?

  是。道理很简单:男人“五十而好色未解”,女人“三十而美色衰矣”。所以王后过了三十,就会失宠。母后失宠,则太子难保。储君之位,很可能归于新宠。

  显然,只有君王驾崩,母为太后,子为新君,才能高枕无忧。如果老天爷不长眼,就只好自己动手。王后和太子近在君侧,要做点手脚,是很便当的。

  于是韩非感叹说──

  以妻之近与子之亲而犹不可信,则其余无可信者矣! 6

  好一个韩非!君臣、父子、兄弟、夫妻,这些儒家最为看重的人际关系,在他的眼里和笔下,都变成了赤luǒluǒ、血淋淋的利害和算计,没有半点美丽和温馨。温情脉脉的面纱被无情地撕开了,露出来的,是尔虞我诈,是巧取豪夺,是刀光剑影,是你死我活。

  这可真是直面惨淡的人生!

  历史上,似乎没人这样直白地说出了人性的恶,还说得那么不动声色,那么理所当然,丝毫都不顾及听到的人会有什么样的心理反应。

  这是一种来自真实的冷峻。

  真实是最有力量的。于是,在韩非这份沉甸甸的冷峻面前,孔子的厚道,墨子的执着,庄子的làng漫,都一下子失去了分量。事实上,在读过《韩非子》以后,你不觉得克己复礼有点迂腐吗?不觉得兼爱天下有点矫情吗?不觉得自在逍遥有点轻飘飘吗?

  也许,只有老子那句话还有点意思: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7

  刍狗的哲学,该是什么?

  人性的善恶,何以知之?

  孟子:人性向善

  人性问题,是告子提出来的。8

  告子的态度很明朗,观点也很鲜明:一、人性是存在的,也是天生的,它就是人的天性;二、人的天性就是饮食男女,即自然属性,叫“食、色,性也”;三、作为自然属性或人的天性,人性无善恶。9

  对此,孟子不能同意。

  于是,辩论在告子和孟子之间展开。

  告子说:天生的就叫作性。

  孟子反问:天生就叫性,好比白就叫白,是吗?

  告子说:正是。

  孟子又问:因此,白羽的白就是白雪的白,白雪的白就是白玉的白,是吗?

  告子又说:正是。

  孟子再问:那么,狗性就是牛性,牛性就是人性吗?

  告子怎么回答?

  不知道。

  从《墨子》开始,诸子讲述的辩论案,都是以对方无话可说告终。像《论语》那样如实记录的,罕见。

  不过,孟子的意思却很清楚。

  第一,不要抽象地谈性质。抽象地谈,羽毛、雪花和玉石,没有区别,都是白的。由此及彼,白羽、白雪、白玉,跟白马、白羊、白狗,也没有区别,也都是白的。那么请问,这样的性质,有意义吗?

  第二,也不要谈什么“人的天性”。论天性,人与动物并无区别。比如吃东西和生孩子,动物也会,也想,也能做,还不差。如果把这看作“人性”,岂非“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

  所以,要么别谈人之性,要谈就谈社会性。

  那么,人的社会性,有善恶吗?

  孟子认为有,告子认为没有。

  告子说,天生的人性就像水,东边开了口子就往东流,西边开了口子就往西流,哪有什么善恶之分?

  听起来,这很有道理。

  于是孟子接过了话头。

  孟子说,没错,水的流动,确实无所谓向东还是向西。但,难道也不分上下?要分的吧!水尚且要分上下,人难道就不分善恶?也要分吧!

  怎么分?

  水性向下,人性向善。

  这同样听起来很有道理。的确,所有的水,都是往低处流的。因此,所有的人,也就都要往高处走。水,有往高处流的吗?没有。那么,人也没有不向善的。

  呵呵,有问题吗?

  有。

  先请问:照此说来,人性本善吗?

  不,向善。正如水性,并不是“本下”,而是“向下”。人性亦然。水的特性,是趋向于低处;人的特性,是趋向于善良。这就叫“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性向善,才是孟子的观点。本善不是。

  那么,所有人都向善吗?

  是。这就叫“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会有人作恶?

  环境和条件使然。这就好比水,如果把它堵起来,也会上山。但,你能说这就是水的本性吗?

  当然不能,只能叫“其势则然也”。

  同样,人性向善,只是一种可能性,并不等于一定就善。你创造和提供善的环境和条件,他就善。反之,则可能恶。也就是说,性善,只是“可以为善”。

  这就要问:为什么可以为善?

  因为人性当中,原本就存在着善的可能性,这就是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和是非心。这四样东西,是每个人都有的。孟子说──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孟子认为,这就是共同人性。由此产生的,是共同价值,即仁义礼智。其中,恻隐之心就是仁,羞恶之心就是义,恭敬之心就是礼,是非之心就是智。

  所以,仁义礼智,并不是外部世界qiáng加的,而是每个人都固有的,只不过大家没怎么注意而已。其实,只要认真想想,努力追求,则“人皆可以为尧舜”。10

  相反,舍弃向善可能性的,就成为恶人,这就叫“求则得之,舍则失之”。11

  这就是世人有善有恶的原因。

  仁义道德的人性依据,也就在这里。

  这当然是对儒学的重大贡献,也是对中华文明的重大贡献,因为把核心价值观提出来了。

  现在,还有问题吗?

  有。

  我们要问:按照孟子的说法,人类不是没有什么天性吗?人的社会性,不是并非天生吗?那么,他为什么无须教育,就会有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这些人性中向善的可能性,怎么就“我固有之”而“非由外铄”?

  这,岂非漏dòng?

  当然是。如果不堵住,儒家还是站不住脚。

  那么,谁来填补漏dòng?

  荀子。

  荀子:善能胜恶

  荀子的主张,是把人性分成两半。

  哪两半?

  一半叫性,一半叫伪。

  什么叫性?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12 什么叫伪?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不在天而在人的,谓之伪。13 也就是说,天生如此的就叫性,事在人为的就叫伪。

  很清楚,性,就是人的自然属性;伪,就是人的社会属性。加起来,才相当于我们今天说的人性。这在荀子那里,就叫“性伪之分”。

  这样区分,有什么意义?

  解决善恶问题。

  怎样解决?

  恶来自性,善来自伪;性是恶的,伪是善的。

  性则恶,伪则善,这确实高明。

  于是我们终于知道,儒家主张的仁义道德,包括孟子主张的向善之心,是从哪里来的了。按照荀子的说法,是教育出来,熏陶出来,改造出来的。所以,善,是社会性。教育、熏陶、改造之前的性,是恶的。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22/28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