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弱点大全集_[美]戴尔·卡耐基【完结】(11)

2019-03-10  作者|标签:[美]戴尔·卡耐基

  有一天,洛夫廷夫人把我叫了过去,她教给我一个化敌为友的办法。她说:“波顿,如果你先对他们感兴趣,看看能帮他们什么忙,他们就不会再逗你,或叫你小孤儿了。”我听了她的话,用功读书,虽然我在全班功课最好,但没有人嫉妒我,因为我会帮助别人。

  我教几个男生写作文,其中有一个男生因害怕别人知道我在帮他,对他妈妈撒谎说他去抓小动物了,结果,却悄悄来到洛夫廷夫人家,让我帮他补习功课。我还曾帮一名同学写读书感想,还用去数个晚上的时间帮一名女生补习数学。

  那段时间,村里有两位老人去世了,还有一位夫人被丈夫抛弃了,我就成了这几个家庭里唯一的男子汉。两年来,我一直在帮助这几位可怜的夫人。放学后,我就去帮她们劈柴、挤牛奶、喂牲畜。现在,人们不仅不嘲笑我了,反而赞扬起我来,我成了大家的好朋友。当我从海军退伍回来后,他们对我表现出真正的热情与欢迎。我刚到家的那一天,有200多位邻居来看望我,甚至还有人开80英里的车远道来看我,他们体现出真正的关切。13年来,再也没有人取笑过我,说我是笨蛋和孤儿了。由于我一直在帮助别人,所以,我现在的生活中很少有烦恼。

  瘫痪在chuáng23年的弗兰克·卢普博士也有同样的经历。在西雅图《星报》的斯图尔特·怀特斯曾对我说:“我采访过卢普博士很多次,我所知道的人中,就数他最无私、最会享受人生。”

  这位长年卧chuáng的病人是如何享受人生的呢?他遵从了威尔斯王子的名言:

  “我为大家服务”他收集了很多瘫痪病人的姓名和地址,然后,给他们写慰问信,并组织了一个病友俱乐部,让病友们相互写信鼓励,最后,该俱乐部发展成一个全国性的组织。

  他躺在病chuáng上,平均每年要写1400多封信,给成百上千的病友送去欢乐。

  第6章 为人处世的基本技巧(5)

  卢普博士与其他人最大的不同是,他有崇高的信念和神圣的使命感。他深深体会到奉献jīng神比一切都伟大,并且会给人带来纯真的欢乐。萧伯纳说:

  “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必定陷于对生活的抱怨之中,世界不能使他快乐。”

  威廉·蒙恩夫人在纽约开办了一所秘书学校,她用了不到两周的时间就摆脱了忧虑,其实,当一对孤儿出现在她的面前时,她顿时就摆脱了忧虑。蒙恩夫人向我讲述了下面的故事:

  5年前的冬天,我的情绪十分低落,我失去了与我共度多年幸福时光的先生。我的哀伤随着圣诞节的临近日益沉重。我从来没有独自一个人过圣诞节,所以,我越来越恐惧圣诞节的来临。

  朋友们邀我与他们共度节日,但我不敢赴约。我明白,在任何幸福家庭中,都会令我因回忆往事而感伤。我只好谢绝了他们的好意。是的,尽管我还有不少值得庆幸的事情,但我还是被伤心淹没了。

  圣诞节当天的下午,我独自离开办公室在街道上漫不经心地闲逛,希望能忘却内心的孤单与忧虑。看着街上充满欢乐的人群,不禁让我触景生情。我不敢一个人回到空dàngdàng的公寓。我漫无目的地走着,不知道该怎么办,禁不住泪流满面。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我发现自己停在公共汽车站,这让我想起和先生曾经坐公共汽车去探险旅行,我不由自主地上了一部迎面驶来的公共汽车。经过哈得孙河后不久,乘务员说:“终点站已经到了,夫人。”我下车后,不知自己身在何处,不过,那里却是十分安静平和。

  在等候回程车的时候,我去逛了住宅区。当我路过一座教堂时,优美的平安夜乐曲从里面传出来。我走了进去,发现里面只有一位风琴手在尽情地弹奏。我静坐在教友席上,五光十色的圣诞树美极了,音乐也很美,加上我一天都不想吃东西,疲倦让我一下子进入梦乡。当我醒来时,我一时不知自己身在何处。这时,我发现有两个小孩站在我面前,他们是来看圣诞树的。其中一个小女孩指着我说:“她是和圣诞老人一起来的吧!”我醒来时显然也把他们吓了一跳。我对他们说:“孩子,别怕,我是个好人。”

  他们衣衫褴褛。我问他们:“你们的父母呢?”他们回答说:“我们是孤儿”。听到这里,我感到很惭愧,这两个孩子的情况比我悲惨多了。我领着他们去观赏圣诞树,带他们去商店买些糖果、食品和小礼物。我的悲伤和孤独感顿时消失了,这两个小孤儿让我感受到数月以来第一次真正的关怀与快乐。我通过跟他们jiāo谈,发现自己是个幸运儿。我由衷地感谢上帝,儿时我的圣诞节过得是那么愉快,一直享受双亲的疼爱与呵护,这两个小孤儿带给我的远比我给他们的要多得多。这次的经历让我懂得,要使自己快乐只有首先让别人快乐。我发觉,快乐是有感染力的,帮助别人、关爱别人,使我克服了忧虑和悲伤。而我确实改变了很多,这种改变我一直受用至今。

  我完全可以写一本因为忘我地帮助他人而重新找回健康快乐的书,这种故事不胜枚举。我们还是先来看看玛格丽特·泰勒·叶芝的故事,她是最受美国海军欢迎的女士。叶芝夫人是一位作家,但发生在她身上的故事远比她写的小说真实和jīng彩得多。故事发生在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当天早晨。叶芝夫人由于心脏病的缘故,一年多来卧病在chuáng,每天有22个小时得在chuáng上度过。她能走的最长的路是由房间到花园去晒太阳。即便如此,她还得靠女佣扶着才能走到花园。

  她讲述道:

  我当时认为自己下半生就这样瘫在chuáng上了。假若不是日军偷袭珍珠港,我就几乎不可能再次真正地投入到生活的怀抱。轰炸开始时,一片混乱。一枚炸弹正好落到我家旁边,我被震到了chuáng下。军队派汽车接军属的妻儿到学校躲避,红十字会的人知道我chuáng边有一部电话,希望我帮忙做联络工作。于是,我开始记录那些海军、陆军的家属现在流落何处,而红十字会的人会通知那些军人打电话到我这里来查询他们家人的情况。很快得知丈夫是安全的我努力鼓励那些还不知自己丈夫生死的夫人们,同时安慰那些一夜之间变成寡妇的人们。

  此次牺牲的官兵总共2117人,另有960人下落不明。开始时,我是躺在chuáng上接听电话的,后来,我便坐起来了。最后,由于忙碌和紧张,我竞将自己的病情忘得一千二净,我下chuáng坐到桌边,去帮助那些比我更为悲惨的人们,也不用躺在chuáng上了。这样,我每天要工作16个小时。后来我发-现,要不是日本偷袭珍珠港,可能我的下半生都要在chuáng上虚度了。那样的话,我每天舒服地躺在chuáng上,只是消极地生活着。而现在,我明白那时我根本失去了恢复的信念与希望。日军偷袭珍珠港是美国历史上的惨剧,然而对我而言,却是改变一生的一件大事。这次灾难让我发觉了自己不曾知晓的力量,它让我从只关注自己转移到关注他人。它也给了我继续生活下去的信心,使我没有时间去关注或可怜自己的疾病。忘掉自己,让我获得了有意义的新生。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11/108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