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耐基口才学_[美]戴尔·卡耐基【完结】(46)

2019-03-10  作者|标签:[美]戴尔·卡耐基

  在谈话和谈判中,要想使对方愉快高兴,选择适当的话题非常重要。

  有些人对谈话的题材存有误解,以为只有那些不平凡的事件才值得谈。因此,朋友见了面想开口时,就会在脑子里苦苦思索,企图找一些怪诞的奇闻、惊心的事件或有刺激性的新闻当话题。

  然而,这种话题毕竟不多。况且,有些轰动社会的新闻,不等你讲,人家也许知道了。再者,由于对象不同,某一部分人爱听的,另一部分人未必感兴趣。这样做必然把话题囿于狭小的圈子里。

  其实,人们除了爱听一些奇闻轶事外,更大量的是爱听与日常生活有关的普通话题。例如,孩子大了,进那家学校比较好;花卉被虫子咬了,该买什么药;这周上映的电视,哪一部最值得看,等等。

  对话题的另外一个误解是,以为必须谈些深奥的、显示学问的题材,才能获得别人的尊敬。因此常在jiāo际场合中想跟别人谈些抽象的理论,或谈一些高深的知识。但这类问题,一般场合上难以找到知己。

  所以,对话题的选择,大可不必作茧自缚。在这方面,国外保险公司业务员的做法值得借鉴。他们开展工作时,有一个必须遵守的准则:若想与顾客jiāo易,先要具有面对任何人都能开口说话的胆量和本事,正如一位学者所说:"如果你能和任何人连续谈上10分钟而又能使对方发生兴趣,你便是最优秀的jiāo际人物。"

  其实,只要有心与别人接触,话题实在很多。一个人所看到、听到、感受到的事物都是很好的话题。你可以谈理想、社会责任感、生活哲理,可以谈工作体会、同事关系、友谊、爱情,也可以谈书籍、电影、电视、戏剧,把你的欣赏感受发挥一番,还可以谈天气、游乐、衣食住行等。

  但是,有一些话须是要小心避开的,如,对于你不知道的事情不要冒充内行,不要向陌生人夸耀自己,如个人成就、自己的富有、儿子特别聪明等,不要在公共场合议论朋友的失败、缺陷和隐私,不要谈容易引起争执的话题,不要到处诉苦和发牢骚,因为这不是争取同情的正确方法。

  有时也可以向对方了解一些他熟悉的、有兴趣的问题,如对方是医生,尽管你对医道一窍不通,你也可以打开局面:

  "近来肝炎又开始流行了吧?"因为这是对方熟悉的问题,对方便容易开口了。这时,你不妨按这条路子谈下去,谈谈肝炎、免疫、中西药的疗效等。

  找不到话题时,也可以沿用中国的老方法,问对方的籍贯是什么地方?知道了对方的籍贯,话题就容易找了。

  在谈判和日常谈话中,为了取悦对方,使对方感觉到非常愉快,还可以适时地赞美对方。

  在对他人进行赞美时,应当注意做到实事求是,措词适当。当你的赞语没说出口时,先要惦量一下,这种赞美有没有事实根据,对方听了是否相信,第三者听了是否不以为然,一旦出现异议,你有无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赞美是站得住脚的。所以,赞美只能在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同时,赞美的措词也要适当。一位母亲赞美孩子:"你是一个好孩子,有了你,我感到很欣慰。"这种话就很有分寸,不会使孩子骄傲。

  但如这位母亲说:"你真是一个天才,在我看到的小孩子中,没有一个赶得上你的。"那会把孩子引入歧途。

  借用第三者的口吻对他人进行赞美,有时能出人意料地使对方感到愉快和高兴。有时,我们为了博得他人好感,往往会赞美对方一番。但赞美若由自己说出,不免有恭维、奉承之嫌。如果换个方法,借用第三者的口吻进行赞美,对方多半会认为你不是在奉承他。因为在一般人的观念中,总认为"第三者"所说的话是比较公正、实在的。因此,以"第三者"的口吻来赞美,更能得到对方的好感和信任。

  如果当面赞扬一个人,有时反而会使他感到虚假,或者会疑心你不是诚心的。一般来说,间接赞扬无论在大众场合,或在个别场合,如能传达到本人,除了能起到赞扬的鼓舞作用外,还能使对方感到你对他的赞扬是真诚的。

  我们经常看到有人在称赞别人时所表现出来的漫不经心,如"你这篇文章写得蛮好的","你这件衣服很好看","你的歌唱得不错"等,这种缺乏热诚的空dòng的称赞并不能使对方感到高兴,有时甚至会由于你的敷衍而引起反感和不满。

  因此,称赞别人要尽可能热情些、具体些。

  对他人的赞扬一定要适度,因为适度的赞扬会使人心情舒畅,否则就会使人感到难堪、反感,或觉得你在拍马屁。可以说合理地把握赞扬的"度"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

  卡耐基认为,在社jiāo活动中,你还不妨学一点给人"下台阶"的技巧,以使你能适时适地地为陷入尴尬境地的人提供一个恰当的"台阶",使他免丢面子,这不仅能使你获得对方的好感,而且也有助于你树立良好的社jiāo形象。

  一九五三年,周恩来率中国政府代表团慰问驻旅大的苏军。在我方举行的招待宴上,一名苏军中尉翻译总理讲话时,译错了一个地方,我方一位同志当场作了纠正,这使总理感到很意外,也使在场的苏联驻军司令大为恼火,因为部下在这种场合的失误使他有丢面子。他马上走去,要撕下中尉的肩章和领章,宴会厅里的气氛顿时显得非常紧张。这时,总理及时为对方提供了一个"台阶"。他温和地说:"两国语言要做到恰到好处的翻译是很不容易的,也可能是我讲得不够完善。"并慢慢重述了被译错的那段话,让翻译仔细听清,并准确地翻译出来,缓解了紧张气氛。

  总理讲完话同苏联同志gān杯时,还特地同翻译单独gān杯,那位翻译被感动得举着杯久久不放。

  在社jiāo场合,每个人都展现在众人面前,因此都格外注意自己的社jiāo形象,都会比平时表现出更为qiáng烈的自尊心和虚荣心。在这种心态支配下,他会因你使他下不了台而产生比平时更为qiáng烈的反感,甚至与你结下终生的怨恨。同样,也会因你为他提供了"台阶",使他保住了面子,而对你更加感激,产生更qiáng的好感。在广东一家着名的大酒家,一位外宾吃完最后一道茶点,顺手把jīng美的景泰蓝食筷悄悄"插入"自己的口袋。服务员小姐不露声色地迎上前去,双手擎着一只装有一双景泰蓝食筷的绸面小匣说:"我发现先生在用餐时,对我国景泰蓝食筷颇有爱不释手之意。非常感谢您对这种jīng细工艺品的厚爱。为了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经餐厅主管批准,将这双图案最为jīng美的景泰蓝食筷送给您,并按'优惠价格'记在您的帐上,您看好吗?"那位外宾当然会明白这些话的弦外之音。在表示了谢意之后,说自己多喝了几杯"白兰地",头有点发晕,误将食筷插入衣袋了,借此下了"台阶"。

  既能使当事者体面地下"台阶",又尽量不使在场的旁人觉察,这才是最巧妙的"台阶"。

  在社会jiāo往或与人谈话中,如果你错了,就请及时承认。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46/81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