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耐基口才学_[美]戴尔·卡耐基【完结】(18)

2019-03-10  作者|标签:[美]戴尔·卡耐基

  比如在某项谈判中,当对手宣称他们的技术何等优良、价格何等适中时,你可无中生有,告诉你已掌握了性能更好、价格更优惠的产品。这样,就在对手的心理上投下了一层yīn影。

  或者,当谈判僵持不下时,你告诉对方某国的代表团已抵达,将与他们进行竞争。对手由于不明真情,虽然怀疑,却又不可不信,产生一种压迫心理。这样,你就可迫使他作出让步。

  在各种各样的谈判者当中,最难对付的还是圈套型谈判者。这类谈判者往往比较喜欢使用自己的聪明机智,在谈判中设下圈套,令你在不知不觉中上当受骗却又无可奈何。

  圈套型谈判者可以设置各种各样的圈套,他们有的通过语言来设置圈套,有的通过一些动作或事实来设置圈套,有的就gān脆将整个谈判设置成一个大圈套。稍不注意,就会陷入对方设置的圈套。因此,在谈判中一定要以求稳为原则,急于求成往往能够给对方造成一定的空档,使对方以圈套取胜的yīn谋得呈。

  在谈判中,既可以采取团体上阵的方法,也可以采取单兵作战的方法。团体上阵可获得人多势众的好处,利用车轮战术,搞得对手jīng疲力竭,最后不得不认输。而单兵作战似乎就失去了这方面的优势,往往给人以势单力孤的印象。

  其实不然,单兵作战从表面上看似乎容易失败,但它中间却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优点,那就是灵活性qiáng,可操作性qiáng。

  只要你坚守原则,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采用单兵作战型的战术需要事先进行周密的安排,同时,这种方式通常也最好是针对某一个具体问题的谈判,使谈判显示出单纯性很qiáng的特点。

  使用单兵作战型战术的商家往往抱有这样一个观点,一个人去,谈得好就成,谈不好也罢。这就客观上为谈判者减轻了心理压力,使他可以在谈判中自由发挥,充分地施展自己的才能,达到游刃有余。

  当然,单兵作战者自身也必须具有谈判者所应当具备的优良素质,能够在与对手的周旋与较量中从容不迫,变不利为有利,抓住对方的漏dòng组织快速的反攻。单兵作战者必须是多面手,对各方面的情况了如指掌,如对产品价格、原料、技术、性能、售后服务等,都要有一个全盘的了解,真正做到胸有成竹。

  有这么一个例子,一家百货商场与一家洗衣机生产厂就购买洗衣机问题进行谈判。这两个商家曾经有过关于销售洗衣机的协助。厂家的洗衣机性能优良,洗洁性qiáng,使用寿命长,很受客户青睐,百货商场最初购进500台,一个月的时间即一售而空。于是,百货商场准备再次购进500台,但希望价格能和前一批一样。洗衣机厂获悉百货商场的销售情况后,决定抬高洗衣机的价格。

  就这样,因为价格问题双方举行了一场谈判。百货商场派出了以经理为主的五人代表团,而厂家却只有一人赴会。

  从表面上看,这是一场众寡悬殊的谈判,其实就胜算的把握而言,厂家要大于商场。商场急于要货,因为洗衣机销得快利润也就高,如果耽搁时间将导致一笔不小的损失。厂家当然是把洗衣机居为奇货,尽管一人在场,却成竹在胸,最终商场经过艰苦的谈判,并适当地增加了价码,才达成了协议。

  可见,单兵作战者只要是胜算在握,并且只就一个问题进行谈判,那么,任凭对手如何人多势众,如何变化策略,也无济于事,必须能够取得谈判的胜利。

  防御型的谈判者往往较为聪明,特别是面对qiáng硬派和攻击型对手,他们一般比较善于避其锋芒,在进行一定的忍耐和等待之后,寻准机会一举反攻。

  当你走上谈判桌之后,如果遇到防御型的谈判对手,非常有必要搞清对手采取防御战是何种原因。一般来说,采取防御型方式的谈判商可能会处于以下两种情形之中:

  一是他们确实未准备好。也就是说,对方对谈判的各细节及对将要出现的问题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和准备,或是人员还未安排好,还不能组织有效的进攻,因此不得不采用防御的战术。

  当然,聪明的你已知道现在该怎么办了。那就是组织快速有力的进攻,争取在对手还没有有效地组织起来之前把问题解决掉,不容对方有任何反击的机会。作为一个有经验的谈判者,应当知道机会稍纵即逝。

  二是实施防御的背后有yīn谋。也许他们已经周密组织,等待你把底牌完全摊开之后再逐条逐条地与你讨价还价。等到你意识到秘密已不存在而惊呼上当时,为时已晚。对这种对手应加qiáng警惕,随机应变,气势可以宏伟,但切不可把自己的情况完全bào露于对方面前,以避免陷自己于被动。

  防御型的对手最难缠,因为你不容易了解到他的底细。这类谈判者在谈判桌上对任何攻势似乎都无动于衷,有时还故意微微一笑,让人捉摸不透。即使听演讲也难以表现得这么平静,但防御型的谈判者却能够做到。

  进行谈判时选择合适的方式非常重要,同样,进行演讲时选择合适的演讲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一个好的演讲不仅包括合适的演讲方式,而且还必须具有合适的演讲态度。任何演讲方式都要求好的演讲态度,可以说,演讲态度本身也是合适演讲方式的一部分重要内容。

  合适的演讲态度可以使很简单的事情发挥深远的影响力。卡耐基通过自己的一系列观察,最后得出了结论,在大专院校的演讲比赛中,取胜的往往并不是那些演讲题材最好的人,而是演讲态度很好的人,因为他可以使他的演讲题材发挥到最佳效果。

  英国政治家爱德蒙·柏克先生所写的演讲稿,不管是在逻辑、说理或文章结构上都是最佳的作品,因此,即使到现在,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大专院校,还把他的演讲稿当作演讲的经典范本来加以研习。但是,柏克本人却是一位失败的演讲者,因为他没有表达他的杰出作品的能力,也没有能力使他的演讲发挥吸引力及震撼力。因此,他被人叫作英国下议院的"晚餐铃"。他一站起来发表谈话,其他议员们就又是咳嗽、又是洗牌,不然就是睡觉,或成群结队地走出议场。

  你可以用尽全力将一枚包着铁壳的子弹投向某人,但也许根本无法在那人的衣服上留下凹痕。但你若把火药放在一根蜡烛后面,然后把它发she出去,它将会穿透一块松木板。由此,卡耐基先生想到,蜡烛似的演说,在火花的推动下,要比没有力量去推动的钢铁般的演说更能留给人深刻的印象。

  因此,我们在演讲时必须始终注意要有良好的态度。

  是不是所有的演讲者都能恰如其分地把他们的意思表达给听众呢?未必。举一个例子,可以说明一般人的谈话态度。

  有一次,卡耐基先生在瑞士阿尔卑斯山的避暑胜地穆伦停留,住在一家伦敦公司经营的旅馆里。通常,这家旅馆每周自英国邀请两位演说家来向宾客发表演说,其中一位是着名的英国小说家,她的讲题是"小说的前途"。她承认,这个题目不是她自己选的,而最糟糕的是,她觉得没有什么话可说。因为她对这个题目并不真的关心,因此也就顾不得是否讲得jīng彩。她只是匆忙准备了一些提要。在演讲时,她站在听众面前,全然无视他们的存在,甚至正眼都不瞧他们一下。她有时抬头望着前方,有时候低头看着自己的笔记,有时候又望着地板。她按照笔记逐条地念着空dòng的言语,眼中充满恍惚的神情,语音飘渺,她把字句一一滚入远古的太虚之中。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18/81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