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管理方略_[美]戴尔·卡耐基【完结】(58)

2019-03-10  作者|标签:[美]戴尔·卡耐基

  管理人员有很多机会和公司外的关系者接触。此时,管理人员的言行举 止不但代表自己,同时也代表公司。若言行不当,导致外人批评说:“那家公司素质真差”,则后果相当不好。

  管理人员在接受职位后,应努力进修必要的教养与知识。 另外,管理人员必须认清自己日常应该做的工作。管理人员所做的是管理的工作,应该具有业务管理的能力。 在管理人员的职位上,判断性的业务会逐渐增加,迅速、正确的判断是不可缺少的条件。

  1.管理者九项原则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原理、原则。同样,经营管理也有“经营管理的九项原则”。 所谓的原则是指,经过长期检验所整理出来的合理化现象。遵照原则行动,事情必会顺利。违背原则行动,结果一定很惨。 要做个条理分明的管理人员,最好把各种原理、原则放在身边,时刻自我提醒,以避免养成独断专行的习性。

  (1)经营管理原则 在经营企业时,如要顾及民主性、合理性、职能化的推进、公司全体与各个职员间是否协调、公司与社会是否协调,则以下原则非常适用。

  (2)有关目标的原则 经营管理的目标不是支配,而是满足劳资双方为优先。所谓的满足是指处在某一时点下,从各个状况而言,双方都能同意的水准。也就是说,双方 设定同意的目标。

  (3)命令一元化原则 在原则上,一位职员只接受一位上司的命令。为了避免复数命令造成混乱局面,这是绝对必要的。不过在特殊条件下,可以打破这项原则。

  (4)分业与专业化原则 工作时应尽可能采用分业制度及专业制度,若想使本原则与命令一元化原则不致发生冲突,可引入“指挥参谋组织”(line and staff)制度。

  (5)监督范围妥当化原则它也称为“管理范围”(span of control)。每个管理人员所管理的人 数皆有一定限度。通常,作业员以 15~30 人为限,事务员以 6~8人为限,企划方面以 2 或 3 人为限。不过,视现况而定,可弹性增减。

  (6)阶层短缩化原则 管理阶层愈短愈好。如果拉得过长,不但命令传到低层需要làng费较多的时间,且内容亦有可能歪曲。本项原则必须与第五项原则相互协调。

  (7)权限委让原则 工作与权限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把工作jiāo给部属时,必须连同权限一起委让。它的结果是,委让者必须管理委让出去的权限。

  (8)分权化原则 权限委让必须遍及组织全体,这是分权化原则。有了分权化制度,就要具备完整的公司管理体制。分权化包含决定及执行。

  (9)目标管理原则 分权化的结果,担当者必须自己设定目标,或与上司一起设定目标。成绩若相当不错,部属的自主性及参加意识便会相对地提高。

  2.管理者特征说明 成为管理人员之后,不要自认为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在企业内,工作最卖力的应该是管理人员才对。 管理人员的待遇高,工作量多,上面的人对你的监督却很严格,一有问题发生,就会说:“你这个管理人员是怎么当的?”而部属也会批评说:“我 们的上司到底怎么搞的?”要做好这管理人员的工作,最好具有qiáng烈的使命感并且不计较得失。

  (1)管理人员是指股长级至部长级的人。

  (2)管理人员是通过部属完成工作的人。

  (3)管理人员是所谓的 Playing manager,一面驱使部属一面推行本身业 务的人。

  (4)管理人员是以目标为中心,而不是以工作时间为基准的人。

  (5)管理人员是部门的经营者或责任者。

  (6)企业的优劣是以管理人员的质与量来决定的。

  (7)管理人员是“背负重责的人”而不是“了不起的人”。

  (8)管理人员是面对很难工作的人。

  (9)管理人员是不会因“头痛”或“腹痛”等理由而请假的人。

  (10)管理人员是必须比部属早到,比部属晚退的人。

  3.管理者五大功能 有些刚上任的管理人员不晓得自己该做些什么,因为再也没有人会指挥他说:“今天你该办这些事!”。 管理人员必须自己决定该做什么事,而不应接受指挥而做事。同时,管理人员也应彻底发挥下列的五大功能。 五大功能是指“决定、计划、准备、实施、检查”。管理人员必须知道如何掌握这五大功能的比重。成为管理人员之后,“决定”与“检查”所占 的比重也随着增加。

  (1)管理人员是部门的经营者或责任者,他必须对本部门的业绩负责。

  (2)管理人员必须管理“人”、“物”、“钱”、“信息”。管理即是所 谓的“PLAN.DO.CHECK”。

  (3)管理人员必须统率及指导部属。同时,应该使部属发挥出 100%以上 的实力。

  (4)管理人员必须解决问题。所谓的问题即指“阻碍提高业绩的障碍物”。

  (5)管理人员必须进行判断的业务,职位越高,判断的工作越艰难。管理 人员如果判断错误,就会使公司蒙受损失。

  4.管理者宪章制度 一逃避,工作便会紧追不舍。如果管理者逃避工作,部属的心就会逐渐疏远。 管理者在工作时,应具备坚定的信念。下列的管理者宪章可在会议或研讨会时一起畅诵,也可写在笔记本或桌历上,时时自我勉励。

  (1)身为管理者,我要自动面对困难的工作。

  (2)身为管理者,我是经营者的化身,同时也是推动经营的原动力。

  (3)身为管理者,我必须使部属及组织的力量发挥到极点。

  (4)身为管理者,我必须工作迅速,不làng费时间。

  (5)身为管理者,我时时以数字来判断事物。

  (6)身为管理者,我必须不断地自我启发。

  (7)身为管理者,我必须具备创造力才能在新时代生存。(8)身为管理者, 我必须积极地行动。

  (9)身为管理者,我必须积极地培育部属。

  (10)身为管理者,我在行动上必须具有目的意识、问题意识、价值意识。

  5.管理者错误种种 成为管理者后,工作的内容必须改变。如果管理者与部属做同样的工作,就不是称职的管理者。 部属可以处理的工作,应该分配给部属做,同时要求部属必须报告,以便确认工作的结果。 上司也想知道自己的工作成果,即使上司不催促,也要主动报告。

  (1)认为必须亲自做才能完成而不把工作委托给部属。

  〈结果〉任务过多,被工作追得团团转。

  (2)以自己的方法来处理事情。

  〈结果〉无法标准化,定型化,效率不佳。

  (3)没有明确地公布工作时间、地点及承担者。

  〈结果〉本人不在时部属一筹莫展,无法进行工作。

  (4)身为管理者却不知要做什么工作。

  〈结果〉无法具体地进行人、物、财方面的管理,漏dòng百出。

  (5)认为接受权限后就不须报告,因此从不向上级报告及联络。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58/203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