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管理方略_[美]戴尔·卡耐基【完结】(47)

2019-03-10  作者|标签:[美]戴尔·卡耐基

  (6)关于意志决定方面,最好跟部下商量——不要老凭着管理者的权力, 自定解决方策,命令部下去实行。最好是基于事实跟部下商量,然后再下决定。贤明而肯奋斗的部下们,一旦面临重大问题时,通常都能提出解决的方 策。

  (7)拟订标准的诉苦处理手续——如果善用优秀的管理技术,就很少有部 下诉苦的情况。不过依着状况,部下难免会产生一些苦恼的问题,而优秀的管理者应该使部下一吐为快,否则等到这种苦恼在内心形成疙瘩以后,部下 就会丧失协力的热忱。如果拟定一种手续,使得部下遇有苦恼的问题时,即可找管理者一吐为快,并能获得公平处置的话,这个问题就可以获得某种程 度的解决。如果苦恼之事跟直属上司有关的话,那么,直接上司就应该让部 下畅所欲言。

  有些公司由人事部的专家处理这一类问题。也有一些公司使用正规的诉 苦处理手续。总而言之,优秀的管理者在采取正规的措置以前,就会试着把这个问题解决。为了有效处理部下的诉苦,不使公司里的士气降低起见,有 时不得不采取违反意志的决定,不过,对于实施决策的人,不能表露出这种态度。关于这一点,管理者必须认识清楚。

  (8)保持部下与管理者之间的jiāo流通畅——管理者必须使部下明了,你期 待他们做些什么及部下期待你做些什么。

  评估业绩有时很遗憾,因为部下的业绩并没有达到被期待的水准。这时管理者必 须找出原因,采取矫正的措施。

  或许,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该部下解雇,再找一个更有工作能力的人。 不过,以人事问题的解决来说,这种原因的解雇未免太单纯。因为,这一类的事情说不定会频繁地发生。所谓的解雇,乃是资本家加诸于劳动者身上的 刑罚。像这一类的事情应该尽量避免,在可能的范围内,谋求解决的方法。

  而且,解雇的代价未免太高。诸如征用另外的作业员时,选择与训练都耗费相当的金钱。有时,纵然很快找到可以替代的人,可是必须耗费一段时 间,才能够参加生产的行列。在这个期间只好暂停作业,或者叫其他从业员兼那一份工作。假如大量地解雇的话,失业保险金也会跟着增加。

  同时,所谓的解雇也会影响到从业员的士气。尤其当被解雇的是同事间 的佼佼者的话,影响将更为显著。如果再涉及劳动工会的话,将使部下大发牢骚,或甚至怠工。如果从业员属于少数人种,他们又会主张解雇是差别待 遇,此时公司就得提出“并非如此”的证明,最好调查业绩不振的理由,与其解雇从业员,不如图谋状况的矫正。

  招致业绩不振的原因并不少。像个人的问题(就是关系者内部的问题), 组织上的问题(公司或管理者本身活动或态度所产生的问题),都可能成为 问题。

  1.个人的原因(1)能力不足——为了创出良好的业绩,必须拥有jiāo流的能力、事务能 力、善于使用机械的能力。如果没有这方面的能力,就会事倍功半。这一点,往往会误了从业员的选择及配置。最好的解决之策是,把该从业员分配到他 擅长的区域。

  (2)缺乏相关工作的知识——有时,虽然具有学习工作的能力,但是并不 会受到适当的训练。如果是这个原因的话,只要给予适切的训练,即可提高 他的能力。

  (3)情绪方面的问题——有着情绪问题的从业员,工作起来不怎么起劲。 所谓的情绪问题,有一时性的jīng神混乱状态,严重的神经症,以至jīng神异常等等。管理者必须特别注意这件事。因为情绪方面的问题,将大幅度的左右 作业水准,过失会增加。集中也会跟着消失,生产力低落,甚至会不停的跟同事争论,以致对工作的不平与不满会增多。

  (4)促进对工作的个人动机——以引起动机为原因,犯错最多的一件事, 莫过于对工作有所求,而偏偏又得不到的情形。那就是:希望获得上司的重视。或者能够获得社会接受的需求。一旦不能在工作方面满足这种需求,立 刻就会丧失gān劲,或者不再想好好的工作。像这种从业员,通常都会辞职,重新寻找能满足自己要求的工作场所,就算勉qiáng留下来,也不会太长久,工 作态度也会变成马马虎虎。

  其中也有动机的起因很弱,自己设置非常低劣之劳动水准的从业员。在 这种情况下,虽然能够在自己的职务内达到自己的目标,但是目标较低,根本就达不到公司所定的标准。这种从业员,有些会借着公司以外的工作,实 质地满足自己的要求。在公司里面,他们只从事维持自己职务最低限度的工作,把自己投注于外部的活动。

  (5)个人的问题——不管是哪一个人,都很在意自己家庭或私生活方面引 起的问题。诸如:亲人的死亡、疾病、孩子们的烦恼等问题,几乎每一个人都会碰到。虽然这些问题都是暂时性的,但有时也会长期地影响一个优秀从 业员的工作。管理者必须注意这些问题,使用温暖的眼光抚慰他们,伴着他们度过危机,以便恢复到正常的活动。

  2.企业方面的主要原因(1)无能的管理者——凡是不能整顿组织,以及对部下漫不经心的管理 者,其所管理的部分,生产力必定很低。偶尔也会碰到管理者无能,但其部下的效率却很高的,然而,这毕竟是少数中的少数。通常,管理者的能力都会影响到部下的工作。

  (2)非现实的标准——有时,管理者所订的标准,距离现实所能期待者甚 远。这种情形下,吃瘪的是贪心的管理者,而非离开目标甚远的部下。

  (3)不完全的矫正措施——有时,工作方面的失败,乃是公司不采取适切 的矫正措施所使然。管理者所以不采取适切的矫正措施,乃因其费用太大的缘故。不然的话,就是必须隔一段相当久的时间,始能够在工作方面产生效 果。以成管理者认为不如把手续全面地改变,如此的话,可能更会产生效率。

  (4)人员安排的错误——一旦人员配置错误,失败的可能性会更为增高。 在多数的企业里,管理者往往在不考虑从业员的适性之下作职务分配。那是因为分配之际,监督者重视所谓的先任权,以致胡乱而独断地选择部下,造 成恶劣的结果。或者,管理者在分配职场时,一面重视技术适性,一面却又忽略了决定成败的重大要素——智力、情绪、动机起因、身体条件等,以致 造成了人员安排的错误。

  (5)太过于松懈——公司一旦在方针及手续方面不够彻底,从业员就会懒 散起来。

  (6)统制范围太大——直接指挥的部下太多的话,管理者就不能很周到地 照顾部下。组织构造方面应该注意到,管理者应能够跟每一个部下彼此协力地工作。并且,使他能够评估所有部下的业绩,并给予指导以及援助。

  矫正工作过失

  以下,乃是管理员在矫正工作过失时所使用的一部分方法——(1)转换配置——所谓配置转换,就是把相同水准的从业员,从某一个职 务调到另外一个职务。在这种情形之下,通常都不变更职位,也不停止薪水跟升迁的机会。对不具有特定职务所必要的技术及经历,但是能够尽责的从 业员或者准管理者,应该给他更合适的职务。如此做,不仅对公司有帮助,同时,亦能够给他们满足自我要求的机会。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47/203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