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锋上的文明:宋辽金西夏的另类历史_梅毅【完结】(90)

2019-03-10  作者|标签:梅毅

  "国际"关系,一向以利益为主。乾顺思来想去,与大臣们商议多时,最终同意了金朝的提议,遣使与金国盟誓,拜金国为宗主国。金人狡狯,公元1124年,他们夺取

  武州(今山西五寨)后,没把它jiāo于夏国,反而jiāo于宋朝。于是,宋夏之间战事又起,乾顺派兵攻取武州、朔州等地。转年,金人发动了侵宋战争。夏国趁宋人之危,袭取

  了天德诸州,把昔日大公公李宪在西北宋夏边境占据的堡寨尽数夺回。qiáng中自有qiáng中手,金兀术(完颜宗弼)很有军事头脑,他知道夏国新占的土地是控制东西路jiāo

  通的战略关键,便趁夏军不备,从夏国手中夺走了天德、云内诸州。

  螳螂捕蝉,huáng雀在后。乾顺越想越气,发大兵临金朝国境,并遣使质问金朝不守信诺。由于当时金国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灭亡宋朝,不想多出一个"敌人",便把陕西

  北部的大片境土全部割让给夏国,用以抵补天德、云内等地,并约定与夏国以huáng河为界。(金人让步另外一个最重要原因,是因为当时的蒙古部落对它边境地区发动

  猛然进攻,元朝汉人著《辽史》、《金史》,把蒙古侵扰金国的部分几乎全部删除)。这块天掉的"大馅饼",让乾顺喜出望外。其后,他连连发兵,攻占了宋朝的定边军

  (今陕西吴旗)及属下堡寨、德靖寨(今陕西榆县附近)、西宁州(今青海西宁)、以及府州。不久,乾顺又遣使上供大笔金银珠宝给金国,高兴之余,金朝皇帝又把乐州

  (青海乐都)、积石州(青海贵德)、廓州(青海化隆)等"河外诸州"都"赏"给乾顺,至此,夏国面积达至其建国史上的巅峰。公元1139年(宋绍兴九年),乾顺病殂,时年

  五十七,这位夏国王,当了五十四年国主,左右逢源,以守为攻,乱世撞大运,竟成为西夏历史上最"成功"的君王。乾顺死后,其子仁孝即位,时年十六,是为夏仁宗。

  天风chuī尘寒四极,鬼母一笑驱千魔。壮士呜咽拔剑起,战场夜哭闻新鬼。风雨腥寒雪未昏,sheláng噬逐狐狸死。君不见锦帐红烛照美人,帝城歌舞chūn色新。列筵长侍君

  王笑,燕姬越女争娇颦。又不见野殍纵横余断骨,将军未老征夫殁。琼楼只乞梦温柔,哪知苍生涕泪竭。于戏!独来徬徨叩九阍,四海八荒断新魂。何年一泻龙门水,涤dàng

  中原万千里。

  这首《huáng河篇》,雄豪英发,有太白不羁飘洒诗风,绝无婉约低徊儿女之意。究其作者 ,乃袁世凯"二太子"袁克文所作,实为上佳之诗文。全诗意境,引来状绘南

  宋绍兴六年及其后来发生的诸事,最为贴切不过――忠臣良将,谋不见用,身死家败;独夫国贼,一心偏安,安享福荣。

  祸起萧墙事堪忧――淮西军变

  大英雄岳飞,本来是军中小校出身,从军以来,屡立战功。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张浚视师江上,考察各部军队后,向高宗上奏,"独称韩世忠与岳飞可倚大事",

  于是朝廷诏命岳飞屯襄阳,除宣徽副使,移军京西。岳飞不负众望,攻虢州、克蔡州、下唐州,打得伪齐闻风丧胆。高兴之余,高宗赵构亲召岳飞入见,"拜太尉。继除宣

  抚使,以王德、郦琼兵隶之",并下诏给王、郦二将:"听(岳)飞号令,如朕亲临",这段时间,是岳飞与高宗君臣相得的"密月期".

  岳飞忠义,"数论恢复之略",他的见解非常中肯:"金人所以立刘豫于河南,盖欲荼毒中原,以中国攻中国,彼(金人)得以休兵观衅耳。臣愿陛下假臣月日,提兵

  趋京、洛,据河阳、陕府、潼关,以号召五路叛将。叛将既还,遣王师先进,(刘)豫必弃汴而走,河北、京畿、陕右可以尽复,然后分兵浚、滑,经略两河,如此则(

  刘)豫成擒,金人可灭,社稷长久之计,实在此举。"一席话,讲得高宗赵构眉开眼笑,表示:"有臣如此,朕复何忧!进止之机,朕不中制。"

  高宗一日数见岳飞,并召至寝殿,对岳飞说掏心窝子的话:"中兴之事,一以委卿。"说了还不够,正好刘光世刚刚jiāo出军权,高宗准备把"刘家军"jiāo与岳飞统领。如

  果"刘家军"这数万陕西jīng兵与"岳家军"合众,以岳飞为师,可能中国历史就会改写。但是,关键时刻,宋朝文人的私心又起作用,重新被起用为相的张浚马上从中作梗

  .

  本来,刘光世jiāo出兵权,正是高宗、张浚君臣"削兵权"的一个小成果。宋朝一直防止武将坐大,北宋灭亡后,趁势而起的"张家军(张俊)、韩家军(韩世忠)、

  吴家军(吴玠兄弟)、岳家军(岳飞)等等",金人和老百姓叫着顺口,高宗赵构的朝廷却听着别扭,官军成为私家兵,是宋朝最不愿看到的。刘光世虽为骁勇悍将,

  他本人及其属下多骄横不法,bào敛财物,民怨很大,朝廷议论纷纷。刘光世由于家中财宝太多,又怕朝廷"惦记"拿他下手,便主动jiāo出兵权,离开淮西自已兵将所在的

  老窝,乞以"病休".高宗君臣很高兴,下诏赏他一大堆金银玉玩。而后,高宗赵构便想把淮西四、五万"刘家军"jiāo与岳飞统管。

  诏令刚下,高宗小朝廷中原本对立的"主战派"张浚和"主和派"秦桧忽然之间心照不宣,站到同一条线上,坚决反对岳飞接管淮西"刘家军".秦桧自不必言,他当

  然反对主战的岳飞权大难制;"主战派"张浚反对岳飞接管淮西军的口实也堂而皇之:国家一直有"祖制",严禁武将专权。岳飞统两军为一,势力大增,将来不好控驭。

  其实,张浚的真正用意是想让自己手下人掌持这支军队,这样一来他本人就能拥有一支真正听命于自己的武装力量。

  此时此刻,其实张浚、秦桧的意见还不足以使高宗赵构收回成命,正是岳飞先前自己所做的一件蠢事,让高宗对他疑窦顿起―――君臣二人密谈之际,岳飞竟忽

  然提醒赵构"早定皇储",此语正中高宗最忌的"隐痛".如果高宗当时有儿子,岳飞的"提醒"大是忠心之举,但赵构的惟一儿子赵雱已经在三岁时病死,他本人又因行

  房时受惊被吓成阳萎,再无"那个"的功能,"继承人"问题自然成为皇帝赵构当时最大的"忌讳".岳飞身为武将,在不恰当的时机提出如此不恰当的"忠告",不得不让

  赵构心中恼火。当时他就忍俊不住,痛斥岳飞武将gān政。话说出口,高宗也悔,危难关头,专倚武将,说话还不能太过份。更糟糕的是,岳飞武人,不会来事,被皇帝"痛斥

  "后,不仅没有叩头谢罪,反而面露不悦之色――估计岳将军自恃心中无私,才有此表示。毕竟读书不多,岳飞犯下如此各朝各代皆为臣下惟恐避之不及的忌讳:议论

  皇储。

  高宗考虑半天,便同意张浚、秦桧之说,收回成命,改派兵部尚书吕祉前往淮西节制"刘家军",以刘光世原部将王德为部统制,任刘光世原部将王德为副都统制。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90/111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