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的另类史_梅毅/赫连勃勃大王【完结】(23)

2019-03-10  作者|标签:梅毅 赫连勃勃大王

  据《明通记》记载:洪武十三年正月,胡惟庸诡言其府中水井出醴泉,邀朱皇帝临幸。驾出西华门,有一太监云奇驰马冲驾,因气勃口不能言,比比划划。朱元璋怒其不敬,令左右乱棒击打,把云奇胳膊都打断,几乎当场打死,但英勇的云公公仍然指划胡惟庸宅院做刀砍状。“上悟,乃登城望其第(胡家),(见)藏兵复壁间,刀槊林立。(帝)即发羽林(军)掩捕。”

  此记,实乃小说家语。老朱半老头子,又没望远镜,不可能在宫城上看得见胡惟庸家中的情形。

  实际情况是,涂节上告,加上商嵩上告,他派人逮捕胡惟庸,自然一审即清。

  案子定结,胡惟庸、陈宁,包括首先上告的涂节,皆拉入集市碎剐,族诛诸人,并杀老胡党羽、僚属以及一切与胡惟庸有关系的人(包括向他送过书画签过名的几个文人画家),共一万五千余人。

  本来,名单中还有大文豪宋濂。由于他孙子与胡惟庸相识,不仅孙子被杀掉,连累得已经退休的老宋被解送入京要挨刀。幸亏有马皇后解劝,言宋濂曾为诸王老师,又不知谋反事,被“从轻”发落流放茂州,但中途病累而死。

  当时,群臣认为李善长知情不告,也应加罪,朱皇帝还装宽容仁义,说:“朕初起兵时,李善长即谒军门,称‘有天有日矣’,是时朕二十七,善长年四十一,所言多合我意,赞画献谋,劳苦实多。陆仲亨年十七,父母俱亡,恐为乱兵所掠,持一斗麦藏于草间。朕见之,呼曰‘来’,立即从朕。既长,以功封侯,比皆吾初起时股肱心腹,吾不忍罪之。”

  但是,过了十年,老朱为诛除群臣,旧事重提,不仅赐死李善长,又族灭李善长全家以及陆仲亨等人,滥杀两万多,株连蔓引,数年未平。

  李善长最冤,这位“萧何”不仅自己以古稀之年要上吊,三族被诛,只有当驸马的儿子李祺侥幸逃过一命。为此,虞部郎中王国用上书为老李辩冤:

  “(李)善长与陛下同心,出万死以取天下,勋臣第一,生封公,死封王,男尚公主,亲戚拜官,人臣之分极矣。藉令欲自图不轨,尚未可知,而今谓其欲佐胡惟庸者,则大谬不然。人情爱其子,必甚于兄弟之子,安享万全之富贵者,必不侥幸万一之富贵。善长与惟庸,犹子之亲耳,于陛下则亲子女也。使善长佐惟庸成,不过勋臣第一而已矣,太师封公封王而已矣,尚主纳妃而已矣,宁复有加于今日?且善长岂不知天下之不可幸取。当元之季,欲为此者何限,莫不身为齑粉,覆宗绝祀,能保首领者几何人哉?善长胡乃身见之,而以衰倦之年身蹈之也。凡为此者,必有深仇激变,大不得已,父子之间或至相挟以求脱祸。今善长之子(李)祺备陛下骨肉亲,无纤芥嫌,何苦而忽为此。若谓天象告变,大臣当灾,杀之以应天象,则尤不可。臣恐天下闻之,谓功如善长且如此,四方因之解体也。今善长已死,言之无益,所愿陛下作戒将来耳。”

  由于这封原本大才子解缙代笔的奏疏写得过于合情合理,杀人如麻的朱皇帝竟然没生气,不了了之。但字里行间也虚透这样一个消息。朱皇帝迷信,不过杀李善长避天灾罢了。大功臣如此待遇,老朱也忒狠了些。

  胡惟庸一案,除李善长、陈宁、涂节等人族诛以外,还有如下等功臣也牵涉入案被族诛:古安侯陆仲亨、平凉侯费聚、延安侯唐胜宗、南雄侯叶升、济宁侯顾敬、临江侯陈镛、营阳侯杨通、淮安侯华中、申国公邓镇以及诸将丁玉、李伯升等人。

  这些人名,读明朝开国史的人一定觉得很眼熟。不错,千百战役中,为朱元璋出生入死的,皆是这些人及其子弟家属。

  再谈谈蓝玉一案。

  蓝玉与胡惟庸一样,也是定远人,乃明朝开国大功臣常遇chūn小舅子。此人长身赤面,仪表堂堂,是个勇略双全的大将材料。他最早录于常遇chūn帐下,临敌勇敢,所向皆捷。后来,他跟从傅友德代蜀地,从徐达北征,与沐英一起定云南,功勋卓著。朱元璋娶其女为自己的儿子蜀王为王妃。

  洪武二十一年,蓝玉与大将冯胜北征残元军,在金山击降蒙古哈纳出二十万众,并顶替冯胜为大将军。(冯胜在明开国功臣中名列第三,北伐大胜后,朱元璋借口他藏匿良马、向哈纳出老婆索求大珠异宝,诬之以罪,逮捕软禁于凤阳。诛蓝玉后两年,又下诏赐死于南京。)

  投降的哈纳出随傅友德征云南,中途病死。其子察罕倒霉,这位蒙古青年最后竟坐蓝玉案被诛。

  蓝玉屯兵蓟州,在洪武二十一年统大军十五万,深入漠北,在捕鱼儿海大败北元可汗脱古思帖木儿(元顺帝之孙),俘获蒙古王公、妃、公主、将校以及兵卒八万多人,脱古思帖木儿仅与数十人逃脱。不久,蓝玉领兵破蒙古哈剌率军,获人畜六万余。还师后,得封凉国公。洪武二十二年,蓝玉督修四川城池;二十三年,蓝玉率军平灭施南、都匀等地土人造反;二十四年,蓝玉总七万兵马,定西番,平灭月鲁帖木儿之叛。

  功成还师,蓝玉被加衔为“太子太傅”。闻此,他怏怏不乐,说:“我的功劳,难到不能当太师吗!”

  朱皇帝闻此,杀心大动。

  蓝玉身为大将军,的确比较跋扈,平时多养义子,乘势bào横。朝中御史按察,他也敢驱逐这些“纪检”人员。而且,俘获北元可汗妃子后,他也敢入帐qiángjian,使得元主妃子羞愧自杀。

  即使没有这些“过错”,以蓝玉的功劳和能力,他也逃不出一个“死”字。

  洪武二十六年chūn,锦衣卫指挥蒋献上告蓝玉“谋反”,蓝玉被逮捕。

  只要进了大牢,没罪也要有罪,据狱辞上记载:“蓝玉与景川侯曹震、鹤庆侯张翼、舳舻侯朱寿、东莞伯何荣及吏部尚书詹徽、户部侍郎傅友文等密谋为逆,将伺帝外出耕田举事。”这种“口供”,百分百是屈打成招。

  据《明通鉴》记载,蓝玉征讨纳哈出回京后,对太子朱标曾报说:“我观燕王(朱棣)在北平,yīn有不臣之心,殿下应该有所防备。”蓝玉之所以亲近太子,是因皇太子妃是常遇chūn女儿,蓝玉本人是常遇chūn小舅子。有这层关系,他自然倾向于太子一系。

  皇太子朱标天性孝友,自然不信。

  但燕王朱棣不久即得知蓝玉的一番说话。所以,太子朱标病死后,朱棣入朝,便意味深长地劝父皇“注意”蓝玉等人“尾大不掉”。

  史载,“上(朱元璋)由是益疑忌功臣,不数月而祸作”。

  朱元璋、朱棣一对巨yīn父子,两人合计,任谁也活不了。

  蓝玉一案,族诛一公、十三侯、二伯,牵连被杀一万五千多人,元功宿将,相继诛戮。

  谋逆之罪一般都是碎剐凌迟处死,念及蓝玉与自己是儿女亲家,老朱心一软,宽大处理:碎剐改成剥皮。

  这样,刽子手把蓝大将军全须全尾整张人皮剥下来,算是留了全尸,并把人皮送往他女儿蜀王妃处“留念”。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23/158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