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亲历记_冯骥才/陈建功等【完结】(98)

2019-03-10  作者|标签:冯骥才 陈建功等

  震后仅几个月时间,市区和大部分县建起截瘫疗养所。1979年,建成占地40余亩、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的截瘫疗养院。从建筑的角度看,这里的每一间病房都朝阳,全院都是平房且没有一级台阶。病员们借助于手摇车,可在院内自由自在地活动。重建基本完成之后,在新唐山振兴的凯歌声中,建成全省第一个残疾人教育中心,且达到国际无障碍设计水平;建成万余平方米的康复医疗中心,且位居全省最高水平……在唐山市区,在那些绿树掩映的地方,很容易找见为地震残疾人提供的建筑。

  1991年,唐山市区出现了一个特殊的“村庄”——弥漫着浓郁人情味道的唐山康复村。这也是中国第一个康复村。康复村坐落在市人民医院后面,是专门为找到爱情归宿的地震截瘫人建造的。这里有一个5000平方米的院子,院子里整齐地排列着8栋平房,供25对地震截瘫人夫妇居住。房间既没有台阶,也没有门槛。每户都隔成3个小间,临chuáng的墙裙可随意拉开,截瘫人能从chuáng上直接进入浴室、厨房和储藏室。在这样的居住环境里,他们自由自在地生活,并从力所能及的劳动中找回自信。

  那一辆辆缓缓行进的手摇车,乃是大地震之后唐山街头一道特殊的风景。在唐山生活的日子,每当我望着这些手摇车的背影,心里总会涌起一种难言的情感。我真的不知道,那情感是怜悯还是同情?是对大自然的恐惧还是诅咒呢?总之,这种情感确实是很复杂的。地震截瘫人——这些“不幸的幸运者”,这些与我生活在同一座城市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他们虽然行动不便,但他们更需要灿烂的阳光,更需要融入火热的生活当中。而他们的出行,也更需要某种特殊的关爱。

  这些事情,党和政府有过深深的考虑。在唐山重建中,对于各种公共场合的设计,尽可能地为地震截瘫人提供方便。在那些市区的繁华地段,在一座座大型图书馆,在人流如织的商场,在具有一定规模的宾馆饭店……一处处无障碍设计,与这些项目印在同一张蓝图上,而后又出现在地震截瘫人满意的目光里,出现在广大市民赞许的眼神里。新唐山的这些无障碍设施,体现了地震前后城市建设的差异,也昭示了社会文明的进步。

  七翻开世界灾害史,在20世纪人类蒙受的自然灾害中,只有日本关东大地震、孟加拉风bàocháo灾、非洲大饥荒等惨况,可与1976年唐山大地震相比。造成如此灾难,除了地震的震级大、震源浅之外,还在于城市本身不抗震:不设防的城市经不起qiáng烈地震力的袭击;城市布局及建筑用地选择不合理,路南区基本建在一条活动断裂带两侧和砂土液化地段;住宅的建筑结构不合理,施工质量差;城市生命线工程脆弱;震中区建筑密度和人口密度,分别高达70%和每平方公里1.54万人。

  今日唐山,是怎样成为一座抗震城市的呢?

  其一,选择有利抗震的地段建设。为此,国家曾组织上千人,对唐山拟建的规划区进行综合性勘察,包括工程地质、地震地质、水文地质等,选择了建设卫星城——新区的场地,并将处于活动断裂带附近的大型工厂迁过去。路南区则“劣”中选“好”,适当建设2~3层住宅及商业网点。新唐山的老市区呢?重点从原来的路北区起步,往“承载力”qiáng的北西方向“走动”。东矿区避开采空塌陷,以及其他的“危险地段”。

  >

  岁月流过,我们依然记得(5)连载:唐山大地震亲历记 作者:冯骥才,陈建功等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其二,按国家规定抗震设防一丝不苟。经过了那场大地震,唐山被国家划为8度基本烈度区。唐山重建,对于一般的“工民建”,均按8度进行设防;对生命线工程,适当提高设防标准。新唐山的楼房间距,采用檐高1.7倍进行布置;居住小区,设置绿地并加设取水措施;城市jiāo通,增加对外出口;城市供电,多电源环形供电;城市通信,有线无线结合,机房分开建设;城市供水,多水源环形供水……

  其三,勇开住宅结构抗震之先河。主要采用“内浇外挂”、“内浇外砌”、“砖混加构造柱”结构形式。“内浇外挂”,又称“一模三板”,内墙用大模板以混凝土浇筑,墙体内配钢筋网架;外墙挂预制混凝土复合墙板,配以构造柱和圈梁。“内浇外砌”,又称“一模两板”,内墙与“内浇外挂”同;外墙用砖砌筑,加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和圈梁,楼板甩出的“胡子筋”与墙体钢筋相连,并用混凝土浇注成为一体。“砖混加构造柱”,在砖墙身中加钢筋混凝土现浇构造柱,每层设计封闭混凝土圈梁,与构造柱连成一体。

  其四,注重防止次生灾害的措施。地震的次生灾害,常常为地震恶魔助nüè,让那些受灾的城市雪上加霜。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时,次生灾害的警钟向人们猛烈地敲响。也许就从那时起,人们才幡然醒悟才高度警惕了。唐山重建,对市区各种仓库布局做了调整,易燃易爆仓库一律迁移到远离居住区的地方。对位于城市上游的陡河水库堤坝,按百年一遇洪水进行抗震加固。新建炼焦制气厂和热电厂,实行集中供气集中供热,减少火源……

  八公元1986年7月28日,1万多名唐山各界代表,聚集庄严肃穆的抗震纪念碑广场,纪念“7.28”这一唐山人民永生难忘的日子。中共河北省委、省人民政府,隆戈重举行唐山抗震10周年纪念大会。那天我也融进这人山人海之中。就在这次纪念大会上,正式宣告唐山重建基本结束。毋庸讳言,当人们高度赞美新唐山之时,也对这座城市流露出些许遗憾的情绪。这遗憾的情绪,来自于重建的某些缺陷——因为那时,仍有一些城市居民住在了简易房里。官方内部资料表明,当时住简易房的居民为4566户。当时的中央领导万里同志,参加完上午的纪念活动之后,来到遭受震灾最重的老路南区,见一些地段还支撑着简易房,心情立即显得沉重起来。他紧皱着眉头察看了简易房。他神情严肃地指示身边的有关领导:对一少部分没解决住房的居民,一定要想办法在短期内解决。当然,在简易房里度过10个chūn秋的地震灾民,期盼“安居”的心情又是多么的迫切呀。

  因为那时,城市基础设施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城市污水处理厂,本来规划要建3个的,却只建成了1个。重建规划按京山铁路改线考虑,不料国家缺钱改线未成,铁路依然分割城市火车依然穿越市区。重建规划虽也考虑外环路建设,但因资金及采煤塌陷等未果,过境车辆也依然自市区穿行而过。当城市水危机的警钟一次次敲响,唐山市的“盼水妈”正心急如焚。市民们最揪心的时刻,是眼望着那落落停停的水滴。市中心区约1/3地段的楼房,三层以上不能正常供水。

  因为那时,建筑设计“千篇一律”的现象还很严重。唐山重建,虽然云集了全国各地的建筑师,并设计出使用价值较高的住宅蓝图,但只要任何眼睛稍微一瞧,不难看出“10年一贯制”的模样:不论采取何种结构形式,都是条式的和点式的那么两种,“方盒子”处于绝对的垄断地位。许多公建的“模样”也较“拘谨”,难寻令人眼睛突然一亮之境界。这样,你(住宅)也单调,我(公建)也单调,城市的景观就不免有些呆板了。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98/113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