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之恋_王安忆【完结】(21)

2019-03-10  作者|标签:王安忆



“你们那里那个二百五的女孩,还和人疯吗?”

他一惊,然后就不太情愿地说:“就那样,她对人原是很随和的。”

女人不再问了,说起了别的话,他却又说起了她许多好话,说的有点多,自己也觉察了,马上顿住,脸上有些窘。她装作不看见,说些随便的话,反替他遮掩过去。他才慢慢地好了,心里感激她的宽大,不由羞愧起来。

然而,这时节,他却十分想见到她,每天上班,坐在办公室里,就要看一眼对面二楼的窗户。如关着,便坐立不安;如敞着,心里才踏实,甚至愉快起来。那扇窗很解人意地敞开着,好像在倾诉着什么,流溢出来一些什么,穿过了火辣辣的太阳地或是细雨霏霏的湿地,来到他身边,很暖和地与他传达着什么。有时,他们在楼道门dòng碰面,虽不说什么,可彼此的目光却大有深意。互相猜测着什么,互相又都确信着什么。表面十分平静,内心却都在jiāo战。对枯燥的上班忽然有了极大的兴味。每天晚上想到第二天一早要去上班,心里就有些激动,生活都充实起来。每天早上,走向文化宫的路上,太阳总是那样可爱,叫人觉得十分清静。即使是雨天,那雨丝也令人感到情意绵绵。到了下午,早早的就有人开始溜回家去,偌大的院子常常只剩他的门与她的窗敞开着,其它门窗如同缄默似的闭着。他们隔了一块空地各自独坐,终有些难堪起来,往往是他先退缩,关了门回家,她方才觉得无趣,悻悻然地停了一会儿,也锁了门走了。这时候他们都变得十分胆怯,唯恐见面,见了面又唯恐说话,不得不说话了,又生怕眼神相遇,互相都有些躲闪。她原本是不必窘迫的,可他那窘迫的神情使得老练的她也跟着一起窘迫起来。

这情形自然逃不过众人雪亮的眼睛,就有些议论飞出来,等着看笑话似的悄悄等着,结果却等不来什么,又总不见动静,便有些不耐烦,自己提前编造了一些情节。那情节是永远传不到他们耳朵里,可却也觉出众人异样的目光和有心的疏远。向来不怕疏远只怕热闹太过的他,这时由于这疏远里莫测的含意,有些惊惶,待人反倒主动起来。而她则以做作的清高向这疏远挑战。可是无论怎样,他们都清楚地感觉到了一种无声的舆论。这舆论企图离间他们,实际却撮合了他们,为他们传达他们不敢识破的事情。那事情越来越像真的一样,横在他们之间,叫他们无法回过头去。于是,就有一样奇怪的东西在他们做作的沉默中,在众人有心的疏离中,培养成长着。

他们之间的窘迫已经到了这样的程度,好比绷紧弦的箭,一触即发。两人的情绪非常紧张又非常兴奋。一无经验的他,被这情绪折磨得夜无安眠;而她,因为更懂更老练,从中吸取了更多的快感,却也更加触动。

她比他能看出这其中的真伪和虚实。她有些害怕了。她感觉到这游戏的危险了。这危险并不是于别人的,别人的她可不管,她是极自私的,对人对己都不隐瞒这点。她所惧怕的危险是于她自己的。她明白,所以竟有些惊惶了。她觉出在自己的灵魂和欲念的极深处的沉睡,被搅乱了。她很不愿意承认这搅乱,想否定它克服它。如若给她一个机会,让她径直到他跟前,向他胡言乱语一番,两人搂抱亲热一番,柔情蜜意,海誓山盟,痛痛快地享受一番这无常的情爱,或许那尚未成熟的情感便可发泄尽了。可是周围的缄默,他的怯懦,她自己的惊惶,都不给这个机会,反还促成一层神秘的氛围,这氛围于这情感的成长是极有利的。她从来是个任性的女人,越是不让做的事对她越有吸引力,越是爱做。这也是她男人深知的,所以就在暗中的监视下给了她自以为全部的自由。有了这自由她反而没有兴致,这便是她和男人能够相安无事度过许多年的重要原因。因此,这时候,她虽有些惊惶,可却有着qiáng烈的好奇。她要任其下去,看看究竟会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这里有一股冒险的意味,更增添了前所未有的色彩,她害怕得战栗,又快乐得战栗。而这好奇心他也同样有,尽管被他的懦怯、安分、老实压制着,自己也不曾觉得。看来,偷吃禁果并因此受罚是人类的必然了。

外界的与内心的种种障碍,隔离了他们,这隔离使人生出无穷的想象,想像力培养着爱情。他们似乎仅是在一夜之间发现的,那爱情是喷薄而出,光辉灿烂的一轮红日高悬。两人都战栗了。他,只是退缩,躲避,恨不能将自已藏进一只坚硬的蚌壳,以度危难。无论心里是多么的渴望,他都可以压制下去。这完全不是因为勇敢,只是因为生生的懦怯与懒惰。而她,则是到了非要行动不可的时候了。

这一日,他一个人百无聊赖地在拉琴,手指头懒惰地在琴键上爬来爬去,拉的什么,连自己也不甚清楚。喑哑的琴声断断续续在院子的空地上回dàng。忽然,她走了进来,手里拿着鲜红鲜红的毛线,已织成了大半件毛衣,是一种极复杂的花样,似乎有着很多层,很多层次的花样jiāo替凸起,显得十分华贵。她两只手仍在不停地织,只用脚跟踢了踢开着的门,然后就径直走了进去。他不由慌乱地“呼啦”合拢风箱,扣上皮带,卸下琴来。卸了一半又觉不妥,重又套上,打开皮带,接着拉。又不知拉什么,听凭风箱自己滑下,咝咝地漏气。

“喂,”她在他近处的椅子上坐下,说道,“你拉你的。”

“哎。”他应道,便开始拉一支忽然记起的曲子,拉过了两句他才想起,是小女儿从幼儿园学来,时常唱的那支:生产队里养了一群小鸭子。

“喂,别拉了。”她又说。

她笑了,笑得前仰后合的-1

犹如大河决了堤,他们身不由己

琴声戛然而止。四下里静悄悄的,没有人走拢过来,也没有说话的声音,格外的安静,是一种屏息敛声的安静,叫人觉得四处都是隐蔽的耳目。可是,如今也顾不得许多了。他紧张得几乎停止了呼吸,只有心在剧烈地跳。他竟以为她已经听见了自己的心跳,羞愧与窘迫得苍白了脸,不敢看她,又觉不妥,还得看她,眼睛走到半路便坚持不了,妥协了,低垂下来。

她只是飞快地织着毛线,然后用左手捏住针尖,腾出右手抽毛线,抽了几股,才说:“一个破琴,有什么拉头!”

他慢慢地松了一口气,勉qiáng笑道:“我本不是拉手风琴的,学的是大提琴。”

“你自己怎么不买一个大提琴?”她又接着织毛线,问道。

“买了又有什么意思。”

“难道不买才有意思?”她怒冲冲地说道。

他这才笑了:“大提琴需要乐队,坐在乐队里拉大提琴,我才觉得有意思。”

“那就买个乐队!”她说。说罢,两人都笑了。笑的时候,彼此互相看了一眼,都觉心里一亮,有什么沟通了似的,又像建立了什么默契似的。

“我真是个倒霉鬼。”他轻松下来,话有些多了,“千难万难调来此地,就为了上歌舞团,可是歌舞团又解散,弄到头,倒像是专为了文化宫而来的。”

“怎么,来亏了?”她瞥了他一眼。

他浑身的血液都凝固了,预感到将要发生什么,他又害怕,又有点期待。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21/26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