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感力_[日]渡边淳一【完结】(21)

2019-03-10  作者|标签:[日]渡边淳一

  从三个人的不同反应我们可以看到,小C的咽喉黏膜非常敏感,温度略微有所变化就出现反应;小B则显得有些钝感,而小A的口腔黏膜就相当钝感了。

  敏感好,还是钝感好,在此不言而喻了。由此可见,钝感是健康的出发点。

  如何才能培养身体的钝感力呢?当然,我们要通过各种方法增qiáng自己的基本体力,不过由于鼻喉黏膜的特性以及每个人体质不同,所以这些问题是不可能轻易就能改善的。

  尽管呼吸的是同样的空气,可是每个人的反应却如此不同,这让我们再次认识到,世上有各种各样的人,各式各样的体质,千差万别的钝感力。

  人体的恒常性

  一般来说,随着大自然或房间的温度变化,我们的身体会自然而然地进行各种调节。

  例如气温下降,感觉寒冷的时候,我们会穿上大衣,哪怕熟睡中也会不自觉地将被子盖好,将身体紧紧缩成一团。与此同时,我们身体的皮肤表层会出现血管收缩、变细的情况,以此防止体内温度向外扩散。

  相反,在炎热的时候,通过皮肤表层血管的舒张,达到发散热量的作用。

  同样,鼻子、喉咙黏膜的血管也会根据外部温度的变化,进行舒张或收缩。

  因此,我们把人体根据外界温度变化进行自我调节,使体温保持在一定温度的作用,称为人体的恒常性。人体的这种特性与生俱来,能让我们的身体适应各种各样的环境变化。

  但是,有时人的这种适应能力也会减弱。比如,一些由于患病而身体虚弱的人,还有老年人等等。他们的身体不能很好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身体因此迅速衰弱,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人们常说在季节jiāo替之际,死亡人数容易增加,那就是因为一些年老体弱者的身体不能适应季节变化造成的。

  人体总在尽力保护自己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这种自我保护能力,也有qiáng弱之分。

  在上述例子当中,同住一个房间却得了感冒的小C,就是自我保护能力弱的代表,小A则是自我保护能力qiáng的典型,小B则处于两者中间。

  自我保护能力很qiáng的人,无论环境发生多大变化,都能泰然处之,这就是钝感力,小A的钝感力在三人当中无疑最为出色。

  适者生存

  能够针对外界的各种变化,及时调整身体状态,很快适应环境,我们一般把这种能力称为“适应环境的能力”。

  广而言之,这种能力不仅包括适应外界气温与气压变化,而且也包括能够轻而易举地适应人际关系、社会状况的能力。

  例如,不仅能在自己土生土长的城市生活,到了别的城镇或城市,也能很快融入其中,很好地生活下去。就算到了一个自然环境、人文环境都不相同的世界,也能开朗、健康的生活。

  在如今这个国际化的时代里,无论到哪个国家,无论处于怎样的环境之中,都能jīng神饱满地生活下去。没有什么比这种适应环境的能力更为出色、更为qiáng大的了。

  这种适应环境能力的原点就是钝感力。

  凡有宏图大志,希望能在更广阔的天地中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应该首先确认一下自己的钝感力,认为有的话,就要倍加珍惜;觉得自己缺少钝感力的人,就要加紧培养。拥有更加坚qiáng的钝感力,才能融入各种环境当中。

  第十六部分 伟大的母爱

  母爱集钝感力之大成。经过分娩的疼痛从自己腹中生出的孩子,无论做什么事都让母亲觉得可爱,亦可原谅。这种可以原谅一切的情感,正是产生钝感力的原点。在最后一章,我们当然应该探讨一下母爱。母爱为什么能够集钝感力之大成,很多人或许觉得不可思议,但是读下去后,我想大家自然就能明白。

  喂奶

  孩子生下以后,母亲自然要一直守在孩子身边,进行各种各样的照顾。

  在育儿过程中,美好的事情、辛苦的事情、郁闷的事情、讨厌的事情等等,可以说数不胜数。

  例如,亲自给婴儿喂奶就是其中之一,这是作为母亲最先要做的一件事。在给婴儿喂奶的时候,母亲敞开胸膛,露出自己的rǔ房,让孩子将rǔ头含在嘴里。这一场景,作为最能体现母爱的经典画面,无数次地出现在西方画家的笔下。同时对于一个母亲来说,喂奶肯定是她最为心满意足的时刻。

  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的话,作为一个女性,喂奶的姿势可以说多少显得有些放肆或不够雅观。至少从男性的立场来讲可能如此。

  然而,做母亲的根本无暇顾及,因为喂奶是母亲对于孩子的天职。因此,无论多么漂亮的母亲,此时都会无所顾忌地敞开胸怀,在这种时刻,母亲只会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欣喜,几乎没有什么羞涩或难为情的感觉。

  母亲的这种行为,正是一种钝感力的表现。换而言之,没有钝感力的话,是绝对做不到的。

  “为了让孩子喝奶,根本无暇顾及难为情之类的事情。”母亲们肯定会说。事实也正是如此,她们的心情中没有掺杂半点儿虚假和言过其实的成分。

  而此时男人能做的可能惟有惊讶、感叹而已。因为他们从未见过在人面前luǒ露自己rǔ房的女子。再开放的女子,就算在海边一般也都会戴着rǔ罩。然而一旦到了给孩子喂奶的时间,即使周围有人在场,母亲也会毫不犹豫敞开自己的胸怀。

  这种举动如果不能称之为钝感力的话,那么应该叫做什么?我们只能认为,作为母亲的自信和自觉,使女性掌握了钝感力。

  夜里的哭闹

  在婴儿哺rǔ期间,母亲在各个方面都与孩子紧密相连,几乎完全以之为中心了。看着正在为哺育幼小婴儿而整日操劳的母亲,我们真可以想像她们已合为一体了。

  比如给孩子换尿布,不仅一天当中要换N次,要接触孩子的大小便,为随时掌握孩子的身体情况,还要闻其气味,确认大小便的形状、颜色等等。

  这种事情恐怕只有母亲才能做到。而且只限于自己的孩子。一般来说再喜欢孩子的女性,也不会去闻别人家孩子的大便的。更不用说没生过孩子的男性了。

  能让这种充满母爱的行为产生的基础和动力,便正是她们所具备的钝感力。正是这种力量使女性分娩后觉得孩子的无比可爱,并心甘情愿地付出自己的一切。

  在哺rǔ期间,母亲当然还要不断受到孩子哭闹的困扰。

  实际上,小孩困时会哭,饿时会哭,热的时候还是哭。小孩的哭声既是诉说,又是撒娇,更是生命存在的证明。

  当然,实在jīng疲力竭、应付不了的时候,对哭闹的孩子母亲也会生气,甚至还会频频发火。一些母亲患育儿期神经衰弱症也是在这种时候。

  但是,绝大多数母亲对孩子的哭声并不怎么介意。相反,在她们听来,那不是单纯的哭声,而是孩子对自己呼唤,是爱的留言。

  这种逐渐习惯孩子哭声的过程和状态,正是拜钝感力所赐,也只有母亲才能适应。所以那些对多数人来说难以忍受的哭闹声,在母亲听来,却算不了什么。这种迟钝的反应和钝感,是上天单独赋予母亲的能力。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21/22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