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因爱之名_张悦然【完结】(4)

2019-03-10  作者|标签:张悦然

  在小说和电影中,故事情节进展了三分之一米兰都没有露出真容,只有一张照片、一个名字、一把锁、一根头发、一顶蚊帐、一袭背影……但这些琐碎证明米兰这样的女人是存在的,这对少年来说已经足够,已经可以让他在燥热难当的夜里做着美梦沉沉睡去。在梦里,他主动地压制住"流氓"念头,让整个画面只有她,和配得上她的点点滴滴:自行车、长辫子、墨镜下闪烁的大眼睛、吉他伴奏的和声、烧荒草的味道、明媚耀眼的阳光……

  同样的明huáng色背景,同样是一辆自行车居中的风景画中,在另外一个国度,另一个时空点上,也出现过一位丰满的女人和一个成长中的少年。在2009年出品,名为《朗读者》的影片里,少年迈克因为猩红热意外邂逅中年女人汉娜,她帮他清扫呕吐物,他病好之后带来鲜花向她致谢,她不经意地熨烫着自己的内衣,他无法遏制住偷窥她穿丝袜的样子,他笨拙地为她挑煤核弄成黑猴一般,她为他洗澡擦身,在他的狂乱中轻声细语"慢一些、再慢一些";他为她卖掉心爱的集邮册,她在多年后又听到他的朗读而慌乱失态……当然,二战后的德国不是七十年代的中国,迈克和汉娜可以坐在单人浴缸里读《奥德赛》,马小军和米兰只能在屋顶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迈克可以拒绝同班女孩的生日会邀请,飞奔回来对汉娜说"我爱你",马小军在瓢泼大雨里大喊米兰的名字,见了面却只敢嗫嚅地说"我的车掉沟里了";汉娜在决定结束和少年的不伦恋的时候可以在一夜间做到"人去楼空",米兰则无法以搬家来阻止马小军要证明自己"男子汉"的侮rǔ行为。但我还是想忽略所有的"国情差异",将《阳光灿烂的日子》和《朗读者》进行对比,因为它们都讲述了成长的痛苦,这种痛苦都体现在被环境禁止表达的爱,体现在少年内心qiáng烈的挣扎之中。

  第9节:少年情事老来悲(4)

  《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转折点在于马小军真正结识了米兰,并把她带给自己的大院子弟这个"小圈子"之后发生的一切。"女神"慢慢消解了,现实逐渐呈现出来--米兰对马小军那种"做我姐姐"式的"告白"感到好笑,她对他的态度始终是戏谑还夹杂点好奇和不屑;米兰从来没有象女人对男人那样"欣赏"过马小军,他看到的微笑后面的"含义解读"本来就出于少年一厢情愿的臆想。就在马小军随母亲回唐山的空档里,她和刘忆苦的关系突飞猛进,马小军再次见到她时"背叛"已成事实。

  成年后的马小军对此可以有种种解释,比如米兰的势利,电影里透露出刘忆苦父亲的职位更高,连带刘忆苦和刘思甜兄弟俩在大院子弟中的影响力也比较大;这也可以解释为米兰的现实利益使然,从谈恋爱的角度来看,年龄比马小军大、更加高大英俊、前途更有保障的刘忆苦当然比"小屁孩"马小军有吸引力;或者,真实的米兰早已是情场高手,这一次只是想利用军人子弟的关系参军、离开农场、改变前途……成年后的马小军可以为米兰找到无数合情合理的借口,但当时的少年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这样的事实:他一直供奉的女神其实并不美丽,也不端庄,她只是……性感。

  那么,他也不必再为她"端着"了,长久以来被正统教育、社会环境、小团体中的"禁欲"价值观所压抑的动物欲望也到达顶点、喷薄而出。改变了视角的马小军终于可以打破"米兰咒语",她的光环迅速消失。他开始以成年男人的眼光看她丰满的屁股--那肯定是被别的男人操圆的;她根本就不纯洁,在泳池边上,她过去的"情人"不就现身了?当初吸引他的丰腴变成了肥胖;他甚至学会用那个"拔钢蹦"的笑话让她在众人面前出丑;最后,让所谓的"纯情"见鬼去吧,他要让全世界都知道他是个男人,为了这个,他要冲到她的屋里,办他一直想办的事。

  在小说里,他确定无疑地是"办了";在电影里,他还是临阵脱逃了。尽管十多年来的电影评论者对这一处主要改动有着各种不同的解释和评价,大家都同意,马小军亲手推倒米兰女神这一标志性动作让他迈过了"成年"这个坎儿。日后,马小军只能在修改涂擦和选择性记忆中回想起那年夏天、阳光灿烂的日子、惊鸿一瞥就让人难以忘怀的女人、由她们点亮天空中明朗无比的色彩……依然美得让人惊叹,但是,大院门口骑扫把的傻子都不再重复"古伦木"和"欧吧",那些真心相信着纯洁、伟大、崇高的岁月,因为有了这些信仰而倍感充实的青chūn,都成为过去,永不再回来。

  第10节:少年情事老来悲(5)

  我同意,这样一条关于少年成长的主线已经足够jīng彩,它实现了从个体经验到群体经验的跨越,当年就被称为的"惊艳之作"得到威尼斯"最佳男主角",到现在还可以跻身于中国电影中的前三名。但是,十四年之后,在中国人可以以各种方式看到其他影片的现在,除了对《阳》片表示赞叹,我们也有了更多可以对比的参照。前面提到的《朗读者》就没有局限于"少年情事老来悲"的感慨,而给出更让人深思的情节。《朗读者》中的汉娜离开之后,迈克同样为这段"不伦之恋"备受煎熬,他尝试过和同龄女友约会却屡屡失败,虽然也已成年,也有了女儿,他却无法维持婚姻,他一直郁郁寡欢、性格孤僻。但和成年的马小军无限追思青chūn的伤感情怀不同,成年的迈克除了要克服隐秘的"不伦之恋"带来的伤痛,还有更qiáng的罪恶感。作为法学生的他在一次公审中,发现了汉娜曾经是一名德国纳粹集中营的看守的事实,听到她承认曾在教堂失火事件中作为恪尽职守的看守之一眼看着成百犹太人被活活烧死;他无法遏制地颤抖,尤其是听到证人说汉娜也曾经让集中营的年轻女孩们为她朗读,一瞬间,过去的美好无比的情爱画面与纳粹bào行发生了重叠,他不知道爱上一个无知的纳粹看守在多大程度上加重了不伦之恋中的耻rǔ和罪恶。他只知道,作为一个德国人,即使没有亲手施加罪恶之举,他也无法把自己与历史完全割裂。

  《阳光灿烂的日子》本来也有类似的元素。1970年前后,少年马小军认为最自由、最值得回忆的那段日子,对当时其他的中国人来说,正是乌云密布、yīn霾满天的"文革"中期。众多的无辜者不仅从肉体上要接受"劳动改造",在jīng神上也被严密控制,处境不比集中营中的犹太人好多少;在马小军混进大院礼堂看首长才能看到的"内部电影"的同时,无法得到配给的农民们刚刚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饥荒;苏联歌曲和芭蕾舞对少年来说,不仅仅是美学上的启蒙,更是当时"优越身份"的象征。和《朗读者》不同的是,马小军从来也没有表露过知道了军队大院的外面发生什么之后的心情--罪恶仿佛与普通人无关;成功地激起"半大孩子"们的"英雄梦"造成了什么样的恶果,这些是否真的会远离下一代的少年?这些也无需由普通人杞人忧天;从最个人化的角度来说,成年后的马小军理应对当年向米兰所做的一切说一声抱歉,但他没有。是做不到,还是根本不想?

  第11节:少年情事老来悲(6)

  在《朗读者》的后半部分,苍老的汉娜站在书籍中上吊自杀,这个大半辈子都是文盲的人终于在爱里意识到了罪与罚,然后用一以贯之的严谨和认真完成了自己的赎罪;迈克面对犹太幸存者的女儿咄咄bī人的提问也终于回答了真相:我和她曾经发生过肉体关系。他还选择诚实地告诉他的女儿所发生的一切,即使那是多么地难以启齿;而在《阳光灿烂的日子》结尾,成年的马小军在北京的高速路上开车飞驰,他和这座城市一样表面光鲜和现代,但谈到过去,他还是没有力量面对那个让他刻骨铭心的女人--米兰。

  米兰没有出现在电影的结尾,最大可能是马小军根本不想见到只在记忆中夺目耀眼,现在必定年老色衰的她。他选择无尽的逃避,与此同时在无尽的追思中找寻当年健康美丽的身影,她们代表着他的青chūn岁月,她们见证过他的信仰和充实。但是,当信仰被证明是荒诞,当充实只说明了幼稚之后,他是否意识到他还不是以真正的成人的态度来面对现实?成年没能改变他要靠逃避和幻想才能获得自信的习惯,他终于心安理得地和当年让他压抑得无法入眠的环境融为一体。于是,那个夏天,在被扭曲过、涂擦过、修改过的记忆里,永远都是阳光灿烂。

  第12节:我是怎么替自己前先锋派文学迷身份洗底的(1)

  宇宙的核心就在她的肚脐眼五毫米深处。如果要撬起地球,这里就是阿基米德点。

  我是怎么替自己前先锋派文学迷身份洗底的

  文/sweetii

  现在承认以前读过陈染,是很有些丢人的事情。但是也没关系--我今天看吴山专的访谈,他年轻的时候乃至到现在也还忘不掉安迪·沃霍尔尔,"To Buy Is to Create"的意思和"最好的艺术品就在布罗明代尔"是一样的,甚至还没有人家来得生动和qiáng烈。我现在至少不喜欢陈染了,已经成功洗底,是该反攻清算的时候了,搞搞光复运动。

  我有时候很像九斤老太。比如说我侄女,是个小八婆,现在有十八九岁,在念大学,梳个野jī头,穿条短到屁股露出的格子学生裙,一副东热素人试镜的派头,还经常捏着粉红色的韩国手机发短信发个眼迷离,我就很看不惯她。经常想要教育她。但其实我也不比她好多少,黑丝灰丝买了无数双,要搭配七厘米漆皮水晶坡跟鞋,用我哥们的话说,"五十步笑五十步"。问题是步子大小不一样啊,但方向是一样的,都是走投无路的下场。那比如说我男朋友的妹妹,那天我陪她去买书,帮她选了一本卡波特的《蒂凡尼的早餐》,告诉她这也是言情小说,但是是美国现代著名文体家的代表作。她一听是言情小说,本来还有点兴趣的,但一有文学史地位,就不要看了。然后,她除了那些垃圾爱情故事,不小心挑中一本岩井峻二《情书》,我看见,表示了肯定,还告诉她有同名电影可看。结果她因为我肯定了这本书,就立刻换了一本。一定要选的全都是垃圾才肯罢休。这些小丫头片子,没出息,还不听劝,一旦发现有一丁点儿绝处逢生的可能,都要立刻消灭gān净。这种时候,我觉得金刚那个大拳头捶胸脯"梆梆"响的形象真是生动,周星驰揸开手指抠紧下门牙的动作,实在是不夸张。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4/18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