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得两心知 作者:醉饮忘川水【完结】(46)

2019-02-23  作者|标签:醉饮忘川水


情小说,暗示病人内心涌动的欲望挣扎。另一方面,他又想要表现出一种思想的升华,灵魂深处的剖析,使它成为一部真正的文学小说,性在这里不是描写的主要目的,病人长期受压抑的经历性格使得他将内心的愤怒转化为暴力,并且体现在文字描写上。

小说一开始具有逃避文学的某些特征,但是可以看出病人仍然对生活抱有理想主义。接着,病人对男主人公进行深入细致地描写,而且人物的形象和心理越写越真实,从中可以完整地看到病人心理真实的想法,也能预测病人创作小说的走向。在第14章(宴会)之前,病人成功地塑造了三个人的形象:程阅、林逸和第12、13章宴会中的女配角海迪亚。从正面和侧面都传神地描写了主角——其意义不言而喻,男主角程阅正象征了病人本人。只是病人本人可能没有意识到。

但出乎意料的是,从第14章开始,在宴会结束之后,病人的小说急转直下,发展出一种奇怪的、崭新的风格。整个小说的基调,又一次被改变了,变成了一部平庸的三流侦探小说。似乎病人受到了某种外界不知名的重大打击,因此彻底地放弃了继续倾听自己内心声音,不再期望找到一条出路,走上了彻彻底底的创作逃避文学的道路。他闭上了通往真实世界的大门,在一个庸俗的侦探故事中寻求慰籍。病人不再正视自己的内心,而完全投入了一个虚假的、闭门造车的故事之中。

所有的转变,都由第二男配角原浩引出。原浩这个脸谱化的人物,全身上下没有一点真实的地方。原浩和程阅的互动,讲故事引入了一个奇怪的方向。所有的场景,如游艇俱乐部、飞机场,都像是活动的舞台布景一般虚假。所有配角都变成脸谱化的纸人,就像电脑角色扮演游戏中的RPG一样,说出自己被规定的台词,毫无个性,不是有血有肉的人。只有男主角程阅还是鲜活的,体现了自己的感情和心理,形象比较贴近原始设定。除此之外的一切,都是虚假的,漂浮的,不真实的。然后病人在三流侦探小说公式化的程序设置中结束了这一部小说。

女心理医生沉思许久,继续写道:

诊断和建议:在下次的诊疗中,可以让病人阅读这份诊断报告,并且与病人进行深度讨论。病人似乎非常固执地认为:男主人公程阅塑造得完美无缺,没有任何人可以与之匹配。建议使用认知疗法,向病人提议:还有另一种出路可供选择——寻找真正的伴侣关系。

病人性格内向,内心压抑,是一个从不轻易流露自己真正感情的人。由于外界的各种原因造成了他长期压抑。病人似乎是极力不想让男主角程阅走上最终灭亡的道路。从第13章宴会那一部分开始,按照小说创作一般的走向,可以看出,男主角有极强的自毁倾向,应该会走上最后死亡,结束自己生命的结局。如果采用这个结局,这部小说将成为一部正常的、不错的纯文学小说。既解释了男主角的心理,也解释了病人的心理。

但是,从一个三流平庸侦探小说的角度出发,让男主角活下来的结局收尾,可以看出病人还是有强烈的求生意愿,所以没有将其写成以死亡收场的悲剧性结局。但是他并没有意识到还有他还有另一种选择。他觉得现实生活中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他只能投向一个庸俗的结局。病人本身并不觉得这个结局令人信服。所以他只能用一个虚假的第二男配角原浩来伴随男主角程阅走向这个结局。程阅的形象塑造仍然真实,但原浩的形象塑造则显得极为脸谱化,他只是一个为了衬托程阅、完成陪伴程阅走到最后任务的存在。

病人塑造的男主角程阅,是一个有智慧、有头脑、有心计、有生存能力、但没有生存意愿的人物。如果在第13章宴会之后,将第二男配角原浩完全删掉,加入一个与程阅能力相当、但是有生存意愿的男配角,能够从心灵上安慰鼓舞程阅。如果新的第二男配角能够欣赏程阅,爱上程阅,在程阅经过生活中的种种艰难考验时,一直在他身边支持鼓励他,而程阅也因为和新的第二男配角互相欣赏、惺惺相惜,而爱上男配角。但与男主角程阅不同的性格设定,就是男主角有死的意愿,而对方有生的意愿。直到程阅自己升起了新的希望,不再想死,而且意识到不能让男配角继续为他挡风挡雨,这样的话,程阅才能够在最后一章,自己站出来面对各种压力,然后和男配角生活下去。

不管人生的云层有多么厚重,乌云压顶,只要有一丝阳光,从那乌云的缝隙之间透射下来,照在那海面上,就会使人看到那希望,愿意生活下去。

结论:病人将男主角的职业设定为心理医生,证实病人潜意识里希望治愈自己的愿望。而且由于病人有强烈的求生欲望,病人康复的可能性相当高。

夜已深,一阵凉爽的海风从旧金山湾的海上吹来,拂动了轻柔洁白的窗纱。女心理医生站起身来,走到窗前,看见窗外一弯新月当空,分外皎洁明亮。她揉了揉疲倦的双眼,合上窗户,面上带着不易察觉的微微笑意,关上书房的灯,回房休息。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46/46   首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