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杂货 作者:报纸糊墙(二)【完结】(104)

2019-01-18  作者|标签:报纸糊墙 重生 种田文 穿越时空 随身空间

  郭安原本只是稍稍提了一嘴,罗用的反应却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他在心里琢磨着这罗三郎与那武士彟莫非也有什么渊源不成,早前倒是不曾听说过。

  他却不知,罗用真正关心的,是武士彟的次女,也就是后来历史上的女皇帝武则天。

  作为一代帝王,武则天的出身并不像后世某些影视作品中所讲述的那么低微。

  她的父亲是个正经有实封有官职的开国功臣,她的母亲杨氏乃是隋宗室杨达之女,唐朝这时候还是很讲究出身和传承的,前朝宗室的出身代表着她拥有高贵的血统,而不会成为她人生中的污点,这一点与后世的朝代更迭也很不相同。

  罗用向郭安打听武家的事,像他们这些氏族子弟,家大业大消息灵通,郭家又与武家同在太原府,知道的自然也就更多一些。

  “……那武家老小,不日便要扶灵回到文水老宅,圣人命大都督李世督办丧事,一应费用均由朝中支出。”郭安把自己知道的都告诉罗用了,横竖这也不是什么要紧事。

  “圣恩之下,武家妻儿将来应是不愁生活。”罗用做感慨状,其实还是在探听,好容易逮着一个知道内里的,自然是能挖多深挖多深,将来若与那些人有什么交集,他好歹也能心中有数。

  “我倒是听说武家先前那两个儿子与那杨氏并不十分和睦。”郭安八卦道。

  “听闻那杨氏出身不凡,想来应也无碍。”罗用说。

  “那也未必,杨氏虽有出身,但他们杨家人现如今到底已经失势,那杨氏乃是武士彟续弦,婚后为武士彟育有三女,在她前面,武士彟还有一个原配,名曰相里氏,为其诞下三子,其中一子夭折,现余二子,年岁颇长……”

  郭安原本就是个话唠,这会儿正事已经办完,太原城那边也不着急回去,整日就在许家客舍吃饱喝足,又在西坡村四处闲逛,时不常也会和罗用坐在一起唠唠嗑,这些个家长里短的,他知道的还真不少。

  两个年轻男子对坐在厅堂之中,东家常西家短地唠着嗑儿,看起来着实也有几分荒唐。

  不过这种事情也不算稀奇,在这年头,世族大家之间,连对方的祖宗十八代都能掰扯得一清二楚,这时候有个名叫谱牒的东西,很多氏族子弟都会背。

  ·

  就在罗用正与郭安闲话家常的时候,长安城这边,早前被种植在皇家庄园之中的那些玉米终于也迎来了收获的季节。

  “陛下!此乃天赐神粮啊!”朝堂之上,一个司农的官员双手捧着一捧玉米粒,一步一步走到皇帝陛下的矮榻之前,伏地跪拜,双手高举,将那一捧玉米奉到皇帝陛下跟前。

  “依爱卿所言,只需播下一粒种子,便能种出这一捧粮食?”李世民从他手中拈起一粒金黄色的玉米粒,拿到眼前细细查看。

  “正是!”那官员恭声道:“非但如此,此粮还不择地而生,就算是在干旱贫瘠之地,亦可生长。”

  “若是在干旱贫瘠之地,收获又如何?”皇帝陛下问道。

  “并无什么妨碍,亦可高产。”那官员马上回答说。

  “!”朝堂之上立马就炸了锅,就像是在一锅沸油之上撒了清水一般。

  只要一粒种子,就能种出这么一捧粮食,还可以在干旱和贫瘠的地方正常生长,这怎么可能?

  寻常农人种植麦子粟米,一粒种子播下去,待到收获的时候,至多也就是手心里的一窝,豆子倒是多些,但也没有这么多,再说豆子多食胀气,这是谁都知道的事。

  就是不知道这种粮食吃起来又如何……

  皇帝陛下显然也是想到了这一茬的,当即便命人蒸了一锅玉米粒呈上来。

  这些玉米是罗用从东北收来的老品种,口感粘糯,这时候刚从地里收回来,还未晒过,这些人也没想过要把整个玉米木奉子放在锅里煮,而是小心翼翼地把玉米粒一颗一颗摘下来,然后由宫中最有经验的厨师,亲手将它们放入锅中,蒸到表皮微微胀开。

  等到玉米出锅的时候,这个大厨房里面已经围了一圈穿龙袍的穿官服的,刚刚他们在朝堂之上闻到蒸玉米的香味,然后皇帝陛下一句话,大伙儿就都过来了。

  今日乃是大朝,这么多朝廷官员,就这么一个厨房肯定是装不下的,于是官位高的都进里面去了,官位低的就只好在外头伸着脖子闻味儿。

  这蒸玉米的香味与他们从前吃过的任何一种粮食都不一样,勾得人又是嘴馋又是心馋。

  “……口感软糯紧实,应是可以扛饿顶饱,想来定是不差粟米白面。”那里面的高官正在品尝这个全新的粮食品种。

  “听闻牲畜亦喜食。”有人补充道。

  “那些牲畜可无碍?”吃都吃了,这才知道要问呢。

  “爱卿尽可安心,我早就命人以此物茎叶喂食牲畜,牛羊皆喜食,种子也曾喂食过牛羊j-i鹅,皆是无碍。”皇帝陛下带着笑意的声音从厨房里面传来。

  “陛下!此物真乃天赐神粮啊!”又有老臣激动高呼。

  “真乃天赐神粮也!”诸大臣纷纷附和。

  “……”厨房之中不时传来亢奋人心的歌颂赞美,所有人都很激动,都说这玉米是天赐神粮。

  至于这包粮食当时是在哪里被人发现的,大家自然是绝口不提。

  什么?东市某公厕?谁敢说这个,就算皇帝陛下不怪罪,这群老臣都能把人骂到臭头。

  倒是在之后的日子里,不少大官家中的家奴仆役,都看到他们家郎君在自家茅厕前面烧香,言是拜厕神。

第122章 第六谷

  为了这天赐的神粮,皇帝陛下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祭天仪式,还让朝中最有身份的祭祀负责占卜,与天神沟通。

  最后,那位仙风道骨的祭祀在那高高的祭台之上,卜出了一个“玉”字。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104/110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