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前总管升职手札 作者:衣青箬(二)【完结】(54)

2019-02-19  作者|标签:衣青箬 宫廷侯爵 平步青云


齐鸣面色一僵,原以为自己的用处很大,但听到平安这么说,他才发现事情并不像自己想的那样。
要将平安拿捏在手心,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但他也不气馁,毕竟现在都是纸上谈兵,情况未必会像平安所说的那样发展,自己还有机会。所以只是点点头,不再说话。
有了这个教训在前,接下来的商议几乎变成了平安的一言堂,不管什么事情都能够迅速的定下来。结果不到半个时辰,会就开完了。平安将记下来的东西整理了一番,初步的计划便成型了。
然后他宣布散会,大家一起去挑选工匠。
只有四五年经验的工匠,根本不必挑,反正大家都差不多,随便指就是了。唯一的问题是不能可着一个地方挑,所以必须每个车间挑几个。都不必去车间,崔掌司那里拿出名册,一一勾选即可。
唯一需要担心的是这些人愿不愿意去秦州,所以最后挑选出来的这五十人便被叫来谈话,若是有人不愿意去,再换别人就是。
平安仗着跟皇帝那边的关系,争取到了一项出差福利,去了秦州之后,每月能够多领这一项补贴。虽然要跟家人分开,但工匠们纷纷表示愿意去。毕竟谁也不会嫌钱多。
五十人里只有两个拒绝,原因还是家里人离不得照顾。其中一个家中只有一个眼瞎的老娘,另一个家里是寡母和姐妹,需要男丁支撑门户,去了秦州便照顾不到家里了。平安换了另外两个,这件事就定下来了。
下马威到这里也差不多了,平安便让大家散了。
孙德鼓起勇气问,“不是说还要挑几个经验老道的工匠?”
“这个不用大家操心,我已经有人选了。”平安咧嘴一笑,却没有具体说是哪些人选。
那四人的脸色都不大好看,到现在还没发现平安是故意给他们下马威,想要将他们压住,那也就不会被挑来负责这件事了。原以为平安年轻,做事自然有不周到的地方,他们很轻易就能够掌控话语权,然而现在看来,事实却并非如此。
平安显然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并且丝毫没有隐瞒他们。敢做出这个姿态,不是太蠢,就是绝对自信。平安当然不蠢,那就是有别的底牌,丝毫不怕他们夺权。
不过没人说什么。
因为这四个人也不是铁板一块,他们代表的是各自背后的势力,被王太监统一推荐给平安罢了。所以彼此之间其实也并不熟悉,更不可能精诚合作。现在情况出乎预料,他们自然要回去向上头禀报,然后才能确定接下来要怎么做。
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谁也不愿意出头。
平安见状,不由满意一笑。
将这些人送走,小全便对平安说,“我看这几个都各怀心思,你怎么挑的都是这样的人?”
“哪里轮得到我挑?”平安笑眯眯的说,“知道我要去秦州,大家都积极主动要替我分担责任呢。自己送上门来的,不用白不用嘛!”
小全:“……”忽然觉得膝盖有点儿痛是怎么回事?
不过连小全都可能看得出来这些人是各怀心思,平安自己怎么可能看不出来呢?所以今天也是他的一个试探,若是这些人拧成一股绳,他还没办法可想,但显然并不是。
所以他轻轻松松就将这些人压下去了,取得了初步的胜利。
这是一个彼此试探的过程,而平安占据了上风。也许对于其他人来说这一时的失利无关紧要,只要上面的人支持,他们随时都能反过来夺得话语权。但对平安来说,却不是这样的。
他从一开始就压制住这些人,等到时间长了他们习惯了,自然而然面对自己就会落在下风。这是一种心理上的优势,表面上看不出来,实际上却是很有用处的。
最不济也会给这些人一种心理暗示:平安很厉害。从而让他们的行动束手束脚,为平安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和优势。最妙的是天高皇帝远,到时候他们即便想要转变对待他的态度,也没办法立刻得到背后之人的支持,难免就会犹豫踟蹰。只要平安掌握了弓箭厂,到时候这些人再厉害,那也只能听从他的调派。
想来弓箭厂捞功劳没问题,但是必须要听从自己的派遣,这是平安的底线。
拔出膝盖上的箭,小全继续若无其事的问,“那些有经验的工匠,你要去哪儿挑?”
他自觉跟平安是“自己人”,所以说话做事都更加亲近,尤其是即将面对四个不知道来头的“敌人”时。所以问这句话,的确是存了担忧平安的意思的。
平安道,“挑什么挑?我打算把我手底下的人全都带过去。”
小全惊讶的睁大了眼睛,但是仔细想想,又觉得这个办法果然不错。而且对于平安来说,带着自己都的班底,总比再去收服挑选出来的人更强。工匠都控制在他手里,那么其他人便都被架起来了。只要他牢牢掌握住生产线,便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其他人上蹿下跳,到底还是只能为他做嫁衣。
这么一想小全整个人都有点儿不好。不过再转念一想,平安也是自己人,这才释然。
……
直到平安将离开的准备都做得差不离了,赵璨才终于来找他。
“这几日就要走了?”对于平安决定亲自去秦州这件事,赵璨并不十分意外毕竟事关重大,平安想亲自过去监督,也在意料之中。
平安点头,看着赵璨的眼神颇为复杂。
他决定亲自去,固然是因为种种客观原因,但平心而论,最后促成他下定决心的,却是赵璨。
无论过去是对是错,但平安对赵璨动心过,这一点却是实实在在的。那种感觉骗不了人,平安也没有装鸵鸟的意思。以前他通过挑赵璨的毛病来压制这种心动,最近才发觉那其实对赵璨不公平。
这种情况下,平安觉得自己应该跟赵璨拉开距离,冷静一段时间。
离开京城自然是再好不过的选择。
但是当赵璨问起时,他还是忍不住有些心虚,又有些说不出来的惆怅。
赵璨并没有发现平安这种不足为外人道的心思,他笑着问,“听说这几*你那里热闹得很?要不要我帮忙?”
他指的自然是那几个被塞进来的人,显然,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那是怎么回事儿。赵璨这样说,开玩笑的意味更重一些,因为他知道平安肯定应付得来。
但是平安太能干了,反而显得他什么都不能替他做,也很让人不爽啊!
平安果然摇头,“不必,只是小事而已。”
“也是。”赵璨爽快的点头,“到底只是上不得台面的手段。”
平安诧异的看着他。要知道赵璨从前可从来不吝使用这样的手段,如今这鄙夷的语气是怎么回事?
赵璨被他看得一窘,“难道我说得不对?”
“自然是对的。”平安道,“只是没想到七殿下也有这样的觉悟。”语气里多了几分调侃。
“莫非在你心里,我就只会用这些手段不成?”赵璨哼笑,“手段我自然都有,要用也是信手拈来,不过到底是小道,难成大事。即便不用,难道我就做不成事了?”
他从来都很明白,自己要做的事情,必须也只能使用堂皇的手段,方能成功。只不过在必要的时候,他也不介意使用那些手段罢了。自从之前被平纳指出来之后,赵璨连那样的手段都很少用了。
平安很清楚他说的是实话,越是这样,他就越是觉得不自在。赵璨不无辜,但他坦坦荡荡,拿得起放得下。相较而言,反倒是心中存着那么多杂念的平安显得有些不堪。
他正发愣,赵璨忽然道,“等你走后,我恐怕也很快要离开京城了?”
“什么?”平安惊讶。
赵璨道,“怎么这样吃惊?我不是跟你说过吗?我要去河北。既然如此,晚去不如早去。总得有点儿时间,让我将那边的事情梳理一遍,免得事到临头,反而措手不及。”
也是,派往西北的人都已经出发了,河北那边,自然也要有人镇守才行。
平安这么想着,迟了片刻才反应过来赵璨这是什么意思。他吓了一跳,抬起头来,目光灼灼的盯着赵璨,“你要开始站到台前来了?”
当初他跟赵璨一起制定的计划,要赵璨韬光养晦,低调发展,趁着其他人没有注意到他的时候,将自己的势力拓展出去。一转眼已经是四年的时间了。
而现在赵璨决定亲自去河北镇守,也就是要真正站到台前来的意思。毕竟如果所料不错,那么这场战争结束之后,他将会获得一份大功劳,同时也能将河北的军队掌控在手里,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进入了朝臣和天下人的视线之中,就是无时无刻不准备着接受来自各方的明枪暗箭了。
虽然明知道赵璨的能力,但平安还是忍不住有些担忧,“真的准备好了吗?”
“这种事准备多久都嫌不够。”赵璨的表情倒是十分轻松,“现在是最好的时机,放过了着实可惜。”
的确,还有什么比实打实的军功更让人无可非议?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54/75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