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贯西洋 作者:Helene韵【完结】(14)

2020-01-23  作者|标签:Helene韵


  她松开皮箱宛若雕像般呆立了一会儿,终于一狠心作出了决定:她从针线盒里拽出一段红线,小心地把爱人的纽扣穿起来挂在脖子上,当作护身符。然后轻手轻脚地下楼,没有理会停在自家院里的汽车和车里打盹的司机。走到大街上,雇下一辆洋车,长舒口气靠在后座上。
  “走,上电影院。”
  今天她头脑里发生了太多事情,需要找个地方松宽一下,好好休息休息。
  ☆、名字的讲究
  冠太太平生作出过许多英明决策,这一点她向来引以为豪。无论是决定嫁给做拍卖生意的冠先生,就此过上最摩登的生活;还是送两个女儿出洋镀金;以及坚持源源不断地购入珠宝首饰,在手里的纸钞贬值之前将其安全地折成了真金白银(她绝口不提这其实是由于她看上了那些饰品的缘故)……所有这一切,全部都要归功于她的高瞻远瞩。
  当然,偶尔也免不了有不那么明智的时候,毕竟人有失算马有失蹄-----这其中最大的一回败笔便是她竟首肯了冠老爷迎姨太太进门。不过这件事也不能全怪她,其实都是那姨太太的名字给闹的(冠太太每暗自想起这件事就气不打一处来“叫什么不好,要叫烟画!”):那阵子冠老爷到杭州去谈生意,有天晚上忽然从旅馆打电话回来,吞吞吐吐说这边有个什么烟画,他看着很好,想带回家去。冠太太当时正约了堂姐堂妹姨表嫂几个女客在家打小牌,趁着占上风的当口抽空接了这通电话,口气也格外轻快且通情达理“既如此,就带回来又何妨?”
  冠太太没太细琢磨这名字的意味,只想着南方人杰地灵富饶地,有版画,有石画,有粉彩画……这烟画,大概也是那里的什么艺术。反正是幅画嘛,左不过也就是贵点,带回来搁家里存着倒也无妨。及至冠老爷到家,通情达理的冠太太发现所谓“烟画”竟是个大活人的时候,一切都为时已晚,绝无把人再退回堂子里去的可能了。
  新姨太太既已成了冠家的一员,再叫着这般风尘的名字便不得体了。冠老爷为人最洋气,给家人都起了英文名字,平常在人前就把自己的太太称作“玛丽”,如今有了姨太太也一视同仁,给她取了英文名字“露西”。
  这样一来,“烟画”这个花名便正式成了一段无人提及的陈年旧事,可以在冠家的家史里埋藏不谈了。而至于姨太太的本名是什么,这本身就无关紧要亦无需多问——因为那名字在她的日常交际中绝用不到,已经成了类似智齿和阑尾一类的进化残留下的附属物。那名字在冠家出现只有过一次:某日女佣从信箱中取出来只写着“唐来弟收”的棕色信封,愣了一愣,第一反应是“查无此人”。幸而姨太太与约来做客的女伴恰从外面谈笑着进来,看到这信,忙笑说“这是给我的,从老家寄来的。”那封信才得以免遭一番平白被退回邮局的颠沛之苦。
  她约来的女伴郦妃瞟见信上的名字,却不禁一笑“你怎么倒用回这个名儿了?不记得姨娘说的吗?取个好名字可是头等要紧呢。”  她俩原是同行交情,杭州堂子里的旧相识,一个屋檐下头同吃同住有过好些年。烟画比郦妃大个三四岁,名声更早响亮起来,也就更早离开那地方,随着冠老爷到北京来了。在异乡再度碰到郦妃是烟画所从未料到的,想不到郦妃后来到底也没能如愿嫁入在余杭数一数二的那户丝绸富商家,而是另寻他人,最后跟着丈夫也搬来了北平。
  像她们这样南方堂子里出来的女子在北边熟人不多,可参加的交往自然也有限。于是互相之间往来交谈,竟比从前还要更亲厚些。这才真正应和了她俩人最先的名字:一个迎弟,一个来弟,听着活像是亲姐俩。
  “迎弟”这个名字是怎样起的露西不好多问,郦妃从来避讳这本名,说像乡下呆头呆脑的土丫头。反正她自己叫做“来弟”是因为家里人求子心切,不幸生了个女儿,便取个名字抛砖引玉,意思是赶紧把弟弟引来。最后家里到底有没有“弟”来露西还真不知道,实在是太久没有与家里联系过了。至少当初她给卖到堂子里去的时候是还没有。露西有的时候想,后来若是真的来了弟弟该给取名“去娣”才是。又对仗,又真实,且脱俗好记。
  “嫌弃归嫌弃,真要收信的时候,还是这个名字用着方便,可以对人说是从我老家寄来的信,省得他们老东问西问的。”露西这样对郦妃解释。郦妃用眼角余光溜见信封上署着一个小小的字母“M”。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14/19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