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hium Flower 作者:芥末君【完结】(29)

2019-06-26  作者|标签:芥末君

  还有两枪。

  第四轮,10.1,10.3。东道主选手绝地反击,打出了一枪精彩的10.7,两枪结束后与顾一铭同分。观众欢呼起来。这是最受欢迎的戏剧x_ing场面。

  Shoot-off。

  新赛制的残酷之处也正是精彩之处,烈火之舌在背后燎烧。怎么会有安心的时刻呢?每一枪都是致命的。这最内敛最自省的项目,有着最激烈最紧张的淘汰方式。暂时的平衡都不可能达到。

  顾一铭慢慢填上子弹,尚未举枪,便听到隔壁台响起了枪声。他不知道对方打了什么成绩,那不重要。

  曾经有体育记者质问秦山,说他那年奥运只需要打7.3环就能赢,为什么还是输了。顾一铭看到那篇报导,心里想那位记者肯定没接触过s_h_è 击。它与跳水、花滑、体cao此类有编排的项目不一样,它没有难度设置,也没有保底分。想打10.9时的确也可能失常打出7.3,但只想打7.3的时候,往往7.3都打不到。s_h_è 击并不是真的竞技,归根到底,所有人的对手都是自己。

  10.3对10.1。东道主选手摘下了耳机和眼镜,开始装安全标志。

  顾一铭还有两枪。

  Shoot-off稍稍打乱了顾一铭的节奏。第五轮,他打出了一枪9.0,中断了自己淘汰轮的十环连击。另一枪是10.4。这不是一个安全的成绩,但这一轮失手的不止他一人。顾一铭以0.3环的优势超越第三,进入了奖牌轮,与第二位相差仅仅0.2环。

  事情从这里变得有趣,观众开始呼喊与拍掌。留到现在的全部是强者,他们坚若磐石,也不堪一击,随时会为变速的掌声、诡异的音乐、一次不自知的颤动、太久的举枪瞄准、甚至自己的呼吸心跳,而s_h_è 出一发不可挽回的7环。

  掌声如同潮水,肆意推挤着命运的渡轮。50秒转瞬即逝,顾一铭放慢呼吸,感受着手指在扳机上逐渐施加的推力。快瞄慢扣,是因为瞄太久手臂支撑不住,扣太快影响准心,也是因为s_h_è 击状态的慢速呼吸是有极限的。肌r_ou_的静止有违自然,身体会认为人正濒死,而对呼吸发出细微却致命的抗议。这都是s_h_è 击运动员不得不对抗的本能。

  是从他选择s_h_è 击那一刻开始,背负的使命。

  10.3。

  s_h_è 击时间尚未结束,观众却一片哗然。顾一铭没有余力关注发生了什么。他听到下一个50秒的发令,于是开始填弹。

  10.5。

  这是一个好十环。顾一铭放下枪,去听自己的排名。他知道上一轮排名第二的选手,印度人,年纪很小,最近才开始出现在国际赛场,是位异军突起的强者。20.8的成绩在这样的对手面前并不保险。那阵喧哗或许意味着对方打出了一个10.9环。

  然后裁判报出了结果。印度选手总分219.6,以1.2环之差获得铜牌。

  还有两枪。

  这一轮的成绩宣讲格外漫长,顾一铭终于知道了第一枪时观众那一阵哗然的原因:的确是一枪10.9,却并不是来自印度人,而是场上仅剩的另一位选手,松田智之。

  顾一铭同样知道这个人。任何一座金字塔的顶端都是窄小的。世界排名前50的运动员,顾一铭几乎全在比赛或录像中见过。松田智之是位现年45岁的老将,从25岁才开始学习s_h_è 击,27岁参加比赛,可谓大器晚成。他是10米气手枪项目的现任世界第一。

  还剩最后一轮的两枪,顾一铭总环数220.8,松田总环数222.3,相差1.5环。又一个“gap”。世界第一并不意味着松田能在每一站杯赛都拿冠军,却意味着有分差的情况下谁都不该指望他犯错。顾一铭必须打得非常、非常好。

  顾一铭的第一枪很慢。他第一次举枪时,瞄准了很久,心里却一直在抗拒扣下扳机。这是他的直觉在告诉他姿态不对。顾一铭本该全神贯注,却听到了隔壁枪台的击发,于是明白自己还是受了影响。压力已经背在他双肩上,假装它不存在只是掩耳盗铃。

  他果断放弃了这一次击发,开始调整姿态:从脚,到腿,到腰,到肩,到颈,到持枪的右臂,到发力的右腕,到握枪的右手,到竖直放置在扳机外的食指。

  气步枪界的知名文青,天才选手Y曾经有过一个理论,他认为竞技s_h_è 击运动员是在驾驭枪,而不是被枪使用。运动员不是枪托、枪架——不是枪的一部分。本着这个原则,他在比赛规则允许范围内对他的枪做了很多魔改。但这便宜仅属于能自由调整配重的气步枪。在气手枪,你的枪是Morini,你就是Morini;你的枪是Steyr,你就是Steyr。准度、扳机重量、枪体重量,这些可选范围都限于出厂设定,能定制的仅仅是一个曲线合适的握把。

  除此之外,在杯赛里,10米气手枪的靶位高度是固定的1.4米。气手枪的后坐力对同一支枪是固定的,弹道弧度对相同场地和相同室温对流条件也是固定的。s_h_è 击比赛如此死板,唯一的变数是人,是观众和运动员。除了国际s_h_è 联的规则,没有人能cao纵观众,那么顾一铭能调整的只有他自己。

  和枪在一起,他可以那么强大,可到头来他能依靠的,也只有自己。

  还剩34秒。顾一铭并不急于举枪。他宁心静气站在原地,低头看自己的枪。有些运动员在击发结束的比赛间隙会去看靶位,作为调整情绪的手段,顾一铭一般是看枪。这是刚开始练s_h_è 击时养成的习惯,他好像回到了小时候,在湖州的s_h_è 击馆,墙上挂着一张不知道谁打印的《s_h_è 之道》。

  “有欲之s_h_è ,必成滥s_h_è 。无欲之s_h_è ,方成精s_h_è 。”

  少体校的s_h_è 击队教练是省队退役的运动员,年纪不大,说话很有意思。

  “明白吗?就是说,你特别想打好的时候,反而打不好。啊?你说什么?当然不可以想打不好啊!”

  刚到浙江队的时候,祝海波在s_h_è 击馆迎接这一批新队员。选拔赛的成绩被他撕成碎纸,祝海波说,每一枪都是崭新的。

  “不能在意自己的环数。你太关注它,身体重心就会变,注意力会投向靶子而不是s_h_è 击姿态。看靶子有什么用?你能代替子弹去飞吗?”

  国家队秦山是顾一铭遇到过的所有教练里最像运动员的。他曾无数次站上领奖台,对比赛的理解更甚于现役运动员。他不曾要求顾一铭去做什么,因为他知道,他想要的状态都是无法被要求出来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s_h_è 击方法。我刚批评你们举枪时不能夹肩,可你们看乌克兰队的Korostylov,他的肩夹得那么厉害,我都怀疑他怎么能站稳,人家还是照样拿欧锦赛冠军。我教的是有人检验过、正确的s_h_è 击方法,你们自己的做法却未必是错的。你们能站在这里,早就有一万场比赛证明过了你们的优秀。我只希望你们找到最适合你们的路。”

  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任外物去评判结果,但求无愧于心。

  倒数13秒,顾一铭完成了本次击发。他甚至没去细看本枪成绩,只是一眼扫过确认在内十环,便将它忘在了脑后。这不是结束,还没到关心结果的时候。

  还剩一枪。

  顾一铭沉默地听裁判的装弹指令。谢青云说他冠军赛最后两枪打得凶,其实不止是成绩,还有击发速度。瞄准20秒以上还能中内十环的不是没有,女队新锐Z便是其中翘楚,但一般而言从举枪到击发之间有个最佳的瞄准/扳机时间间隔。顾一铭真正入境的时候,从举枪到击发的时间都能控制到位,浑然天成。

  12秒。

  顾一铭完成了最后一次击发。这次s_h_è 击的感觉太好,他停留在s_h_è 击姿态,几秒后才慢慢垂下手臂。隔壁枪台的松田选手也已经完成了击发。观众的尖叫和欢呼甚至先于裁判的播报,顾一铭隐约听到松田打出了一次10.1,再接下来,却什么都听不清。

  顾一铭等了一会儿,确定没有第二轮shoot-off,于是侧头去看成绩屏。液晶的屏幕上,最近一枪的标志停留在靶心,右手侧是本次比赛的每枪成绩和总成绩。他的最后一轮是10.6和10.9,两个漂亮的内十环。松田选手的成绩列在他之下,9.7和10.1,也并不坏。

  加起来是多少环来着?谁赢了?

  顾一铭懵了一会儿。他一边打开气枪膛室放安全标志,一边在脑子里做算术。松田似乎是242.1环,那他自己呢?10.6加10.9等于多少?

  然后成绩屏的结果刷新了,本场比赛的排位按顺序列在上面。顾一铭在第一行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噢,他赢了。

第29章 New record!

  顾一铭回到选手区才知道自己破了纪录。

  “242.3环,可以啊!”谢青云大力拍打着他的肩膀,话语间颇为兴奋,“你可是破了决赛的世界记录!”

  顾一铭茫然地“啊”了一声,回想片刻,惊讶地发现确实如此:“可我第一轮计分轮……我打得那么好吗?”

  新队友点头道:“非常好。淘汰轮除了shoot-off之后那枪,其他都是十环,最后那一枪还是10.9,牛`逼!”

  “比赛刚刚改制,破纪录是相对容易的。”秦山怕他骄傲,强行板着脸补充了一句,嘴角的笑意却一时半会儿还压不下来。

  一会儿就是冠亚季军的颁奖典礼,秦山让他赶紧穿上队服外套,趁机给他补习流程和礼貌。秦山絮絮叨叨说了半天,最后例行问道:“还有什么问题吗?”

  顾一铭脑子还有点晕。三四年前他状态最好的时候,也破过一次青少年组的国内记录,却还没有过破世界纪录的经历。他想了想,说:“破世界纪录的奖金是多少?”

  秦山给他气笑了。

  顾一铭心想,毕竟自己也是有家室的人,关心一下生计问题这么奇怪吗。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29/33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