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钢琴协奏曲 作者:慢半拍的铃铛【完结】(8)

2019-06-20  作者|标签:慢半拍的铃铛 打脸 励志人生 业界精英

  谭硕一怔,他没想到秦海鸥竟然如此介意此事。从秦海鸥的神色来看,这个人恐怕是非常不愿意让别人听到他酒醉后有可能说出的信息。

  谭硕没有犹豫太久,也没有再开玩笑,只说道:“没有,你真的什么都没说。”

  秦海鸥松了口气,立刻相信了这是事实。他为人单纯,经过这件事更对谭硕产生了好感,这时想起阿四昨天晚上的表现,便和谭硕说了。谭硕道:“阿四失恋了,不久前才发生的事。我们都知道,只有你和小黑不知道。曹楠和赵非昨天本来商量好了要陪他喝酒,可是这两个不靠谱的家伙竟然把寿星丢在屋里自己跑了,可见以后这种任务绝不能交给他们。”

  秦海鸥问:“那他们去哪儿了?”

  谭硕道:“在溪口挺尸呢,今天早上被扫地的大爷捡到了。”

  秦海鸥想像了一下那个情景,笑了起来。

第六章

  古镇的淡季不仅游客稀落,镇上的商户也没有尽数正常营业。在这些商户中,珠珠的客栈可谓勤劳的楷模,不仅总店在营业,分店也正在装修。龙哥饭馆在本地颇有人气,所以天天开着。而更多的商户要么是像谭硕的米粉店那样,由于对零散游客尚抱有侥幸心理,每天营业半天或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地开着门,要么则是为了节省成本,干脆整月整月地歇业。这让古镇的街道难免显得冷清,却让秦海鸥感到满意。他本来就不在乎镇上是否有店铺可逛,这样清静的环境反倒让他觉得自在。比起从前被众人围绕的日子,现在的他更喜欢这种远离压力的生活,比如独自外出散散步,或是和珠珠谭硕等人聊聊天。古镇主街的尽头有一个青翠的小山坡,坡顶有一片观景平台,淡季这里常常空无一人,秦海鸥便在这里欣赏古镇的全景,或是望着远处的雪山出神。

  珠珠告诉秦海鸥,他应该趁着淡季人少把古镇周边的景点都玩一遍,否则到了旺季处处拥挤,再美的景色也没了情趣。秦海鸥听从了这个建议,不过他倒不是怕挤,而是担心旺季人多,自己外出时暴露身份的几率也高。他拿着地图研究了一下,又询问了珠珠怎样搭配行程比较合适,却在收拾随身行李的时候被一个问题难住了。

  这天下午谭硕闲着没事过来串门,一进客栈的院子便看见秦海鸥正端着一台相机对着松狮拍照。那只松狮和他熟了,表现得很配合,可秦海鸥却似乎不满意,换着角度拍了好几次,依然皱着眉头。谭硕进屋抓了把瓜子,出来坐在屋檐下磕着瓜子围观。如今秦海鸥对他已没了最初的那份拘谨,说话时也流露出一股亲近来,此刻见他在一旁闲坐着,便主动走过来和他说话。

  “这个相机我不会用,总是拍不好。”秦海鸥说。

  谭硕歪着脑袋看了看,他不懂摄影,加上那相机上印的都是洋文,他也看不懂,想了想说:“这好办,你拿去让赵非看看,让他教你怎么用。”说完见秦海鸥迟疑,就道,“走,我现在就带你去找他。”

  秦海鸥将自己的摄影装备都放进摄影包里背在身上,跟着谭硕来到赵非的照相馆。这时照相馆里没有别人,只有赵非独自坐在工作台前对着电脑,见两人来了也不起身,往门口看了一眼就算打了招呼。

  “忙着呢?”谭硕凑上前看看赵非的电脑,“哟,给自己修图哪!”

  “这不是想给店里做点新的宣传海报嘛。”赵非说。

  “这就是赵大师的工作室,”谭硕回头对秦海鸥道,“赵大师可是咱们龙津镇最牛的摄影师,也是唯一的摄影师。”

  赵非的工作台一侧有一块较宽的地方,周围支着几个架子,架子上有灯、有伞,当中放着一个三脚架,三脚架上支着一台相机,相机的镜头又粗又长。秦海鸥打量着这地方,过去曾有不少摄影师为他拍过照片,当中不乏一些顶级的摄影师和工作室,这个地方和他所见过的那些工作室有不少相似之处,看上去都是非常专业的样子,令他心生敬佩,因而也就没有注意到谭硕话里的调侃。

  赵非见秦海鸥盯着自己的相机看,神色中似有羡慕和向往,便站起身来得意地介绍:“这是尼康的D800,这可是全画幅的,机身上的这颗镜头是24-70,是□□当中最常用的一颗,风景人像通吃,一般给客人拍片,这颗头就足够了。”顿了顿,又补了一句,“其实,‘小钢炮’、‘小竹炮’我也有。”

  秦海鸥听得一头雾水。他是摄影门外汉,对赵非说的这些专业术语更是一个也听不懂。但越是这样他就越觉得赵非厉害,不愧是大师级别的人物。

  “好专业……”秦海鸥轻声感叹。

  “行了大师,您就甭显摆了,”这时谭硕打岔道,“我们过来是想找你看机器的。”

  “什么机器?”赵非问。

  秦海鸥便道:“我有一台相机,刚买不久,我不会用,想麻烦您教教我。”

  “是什么问题呢?”赵非问。

  “总是拍虚。”秦海鸥说。

  “你把机器拿出来让我看看。”赵非说。

  秦海鸥将背着的摄影包取下来放在桌上。赵非看了一眼便惊道:“白金汉!”

  “什么白金汉?”秦海鸥问。

  “这个包,是白金汉的包,”赵非更惊讶了,他没料到秦海鸥竟连自己的包是什么牌子的都不知道,“这种包挺贵的。”

  “哦……”秦海鸥似懂非懂,接着把相机从包里拿了出来。

  赵非一看那相机,顿时眼睛都直了,张着嘴呆愣在那里,好半天才结巴出一句:“这、这是莱卡大M!!”

  秦海鸥将相机递给他,赵非接过,又叹道:“这是35、1.4!!”

  秦海鸥完全听不懂,愣了愣,又从包里掏出另外两颗镜头。

  “90、2.8!”赵非看过其中一个,转头去看另一个,“——靠!夜神!!!”

  “什么夜神?”谭硕在一旁看热闹。

  “50毫米,最大0.95光圈,”赵非转向谭硕,神色特别郑重肃穆,“在暗光条件下,超出人眼的感光能力。”

  谭硕其实也没有听懂,但他领会了精神,立刻明白了这是一款非常好的相机。可秦海鸥就没有这样的信心了,迟疑地问:“这相机……很好吗?”

  “岂止是好!”赵非叫道,“简直是牛逼!!!”

  “可是……我觉得你那台相机更好啊,你的镜头多大呀。”秦海鸥非常真诚地说道。

  赵非泪流满面。

  “这是莱卡,”他说,“相机中的兰博基尼!我那个顶多算是宝马!这颗‘夜神’是世界上光圈最大的民用镜头!这机身、这机身还是爱马仕定制的!这一套下来至少得30多万,比我的整个店都要贵啊!”

  秦海鸥终于露出了一点惊讶的神色来。他对相机的价格没有概念,也并非觉得30万是一个很大的数目,他只是对赵非的反应感到有些意外。这次来龙津镇旅行,他携带的绝大部分行李和装备都是经纪人为他准备的。他临行前情绪低落,箱包里到底装了些什么,他连看都没多看一眼,直到前阵子去景点游玩,才发现自己不会使用这台新买的相机。现在听了赵非的解释,终于明白了他为何如此激动。

  “我说,这么高级的机器,你会不会用啊?”这时谭硕凑上前来,一脸不信任地问赵非。赵非瞪了他一眼,忙将秦海鸥先前拍摄的照片翻出来看,又看了看相机的一些设置,对秦海鸥道:“你这个光圈调得太小,ISO又调得太低……”他说着便摆弄起相机,想帮秦海鸥将设置调整过来,可是摆弄了好一会儿也没有结果,急得额头直冒汗。

  “我就说你不会用吧!”谭硕鄙视。

  赵非恨不得立刻把这人踹出店外,可当着秦海鸥的面又不好发作,便道:“我去电脑上帮你查一查!”

  秦海鸥忙说:“您别急,这台相机我不急着用。今天已经耽误您很多时间了,我也该走了。这台相机就放在您这里,我过两天再来向您请教。”

  赵非一听,这意味着他可以留下这台相机把玩两天,只觉口水都快流下来了,忙不迭点头:“好好好,我仔细研究一下,研究好了再告诉你!”

  “别弄坏了啊!”谭硕警告。

  赵非又瞪了他一眼,把两人送出了店门。

  秦海鸥把相机留给了赵非,外出游玩的计划便也随之延后。正好龙哥终于从外地回到了龙津,从小黑那里听说谭硕曾带了个新朋友到饭馆里来,便主动提出请秦海鸥吃饭。

  龙哥是个江湖气很重的男人,年轻的时候做过木材厂工人,开过拉游客的黑车,当过野导游,贩卖过特产,后来徒步走过各地的高山大川,见过世面也饱经风霜,如今鬓发与络腮胡子虽已斑白,精力却更胜年轻人,在这龙津镇上说话很有分量。他与秦海鸥见面时依然在饭馆二楼的那个隔间里,桌边只坐了他、秦海鸥、谭硕和小黑。四人见过后龙哥便对秦海鸥道:“谭硕和珠珠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以后你在这镇上有什么事情,只管说话。”然后吩咐小黑:“你帮我把上次收的那几块极品砖茶拿来,我要送给小秦。”

  秦海鸥从前哪里接触过这样的人,只觉得这位大叔和蔼可亲,为人豪爽,加之对方是长辈,心里对他很尊重。因此当吃完饭后龙哥提出要亲自送他回客栈时,秦海鸥想都没想便起身准备推辞,却被谭硕在背后拽了一把。

  “龙哥说送,你就让他送。”谭硕悄悄地说。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8/106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