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 作者:南山孟姜【完结】(15)

2019-01-30  作者|标签:南山孟姜 业界精英 制服情缘 民国旧影

  久川重义定定看着他,似打量其中有几分可信,须臾却是摇头:“这话若说是为了青衣和老生,我还信些。”老板笑了,倒也不再多言,抬手扫一眼表,起身道:“提醒一句,你在新闻社那个助手,和冈村有些故旧。”

  久川重义闻声皱眉:“青衣取走信物的时候,他在场。”话音落地,老板脚步一顿,却未应答。寂静中,只见着物蜷叠的褶皱随震动渐次舒展,似涤落燃尽的灯灰:“往后联系,就在聿报上发则广告,急报电传,或者去豆家茶屋请良姜。”

  语毕,人已自拉门而出,很快消匿于长廊鳞次栉比的雅间之后。久川重义跽身听着,直到屋外声息具寂,方才深深吐纳一口气,盘膝坐开。未几,又闻廊头长短响了三声,接着再度传来木屐绵绵不绝的轻细磕擦。

第14章 Ⅺ 长庚第六

  薄暮时分,盘旋在城区上空的防空警报终于停歇,赵长庚逆着人流,走向早已人去楼空的上珧国大。橘红的晚霞浸润云脚,远处明德楼大钟敲响整点,铜声遥袅,徘徊于整齐丛立的校舍之间,仿佛哀回低泣。赵长庚突然再迈不出一步。

  响午过后,最末一批文史院学生在校方组织下,暂别熟悉的校园,赶赴上珧火车站,准备踏上西迁之行。几日来,長河两岸不断有军队调度,上珧虽未明言,但稍有眼力的也知晓已进入备战状态,如此紧张的时局下,这本是长官特批给高校的通道。那些个风华正茂的青年、书通二酉的学者,应该带着这个民族的文脉,去存续,去传承,到有一日海清河晏,还能够落地生根,香溢九州。

  可是不会有了,他们有些人注定长眠于上珧的土地。赵长庚知道为什么,就像他清楚地知晓这一路上行色匆匆的人们,多半是向着何处而去:中华二十七年三月二十三日十七时零七分,东日联合飞行队轰炸上珧火车站,正值内迁院校发车之际,师生伤亡惨重。而彼时他坐镇津常总部,指挥经由临珧区域的所有人员及物资调度,是他亲手送他们上了这条路。

  校舍西拱门前,赵长庚长久伫立着,余晖攀上他的西装裤脚,似斑斑干涸的血渍。他脑海中还回荡着总控室起伏不绝的电铃声,眼前还有悬挂着斑驳的线路图,一切仿佛只是忙碌间隙中,不该出现的须臾失神。那些普通百姓不清楚,但是他们再明白不过,姑州也好、弗阳也罢,都挡不住东日的脚步,会战在即,上珧最大的价值便是争分夺秒地为夏口输送资源。也正因如此,本无权限的津常站接下了这个烫手山芋。

  老板曾告诉他,任何选择都是有代价的,想办多大事情,就必须做出多大交换。他认可这句话,他以为这是老板的放手一搏。上珧的运输压力人尽皆知,为筹备長河中游防御战,渝川方面长官几次三番通电督促。谁都看得清,这差事虽然油水不小,可稍有差池也得吃不了兜着走。军部和交通部自宁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督统局掌握着最及时的情报,而负责津常总站的老板也的确需要一个漂亮业绩,来扭转当前持续不利的局面。既然事情总要有人做,依老板的x_ing格,那不如就试试。

  所以当赵长庚坐在总控室里,被周匝嘈杂而规律的接线声包围,不断分析着时时变动的数据与情报,推算最为安全与高效的分配方式,将之转化成一条条指令发出,与敌军随时可能降临威的胁争分夺秒抢夺资源时,心里也格外地清楚。没有谁是救世主,党国需要人才,但绝不会仅仅因此而垂怜于谁。这世间奉行最基本的经济原则,凡可得利益最大化,无不牺牲,不论是出于大义还是私利。

  就像此刻,并非没有他赵长庚不行,他在这里,只是因为老板需要。老板需要他接手这项已凝聚了无数人辛苦的工作,并为它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老板需要他获得这份功劳,以此水到渠成地向渝川引荐,让更多可靠的自己人进入中枢系统,而非消耗在前线。这个世道,仁人志士固然有之,蝇营狗苟之辈也从来不在少数,想做事就必须站在更高的位置,握住更大的权势。所以结果必须完美,这就是原则。

  然而又谈何容易。長河流域的交通往来,素来倚靠这一条河流和几个屈指可数的铁道线路,如今前线溃退、院校内迁、会战筹备,加之日常人货流量,各类需求扑面而来,早已超出临珧区域承受的极限。而平y-in作为军方的隐秘中转点,非但不能轻易为上珧分流,必要时更需依赖上珧的掩护,一旦到无可回避的那刻,哪怕牺牲上珧线,也要为它争取一口气在。

  赵长庚所能做的,便是充分利用所有汇集到手的情报资源,协调各方需求,将无谓的浪费降到最低,如同沥尽海绵里的水分,使其尽可能地榨干合实。他确实有这个天赋。当年老板还是平京国大图情管理员时,就在来来往往的学生里一眼看中了他惊人的脑力,而那份掩藏在低调之下的蓬勃生气,正是老板求而不得的。

  老板没有走眼,整个津常站里能做这项工作的有,但能做到极致的一定是赵长庚,敢自作主张的也一定是赵长庚。不过老板有这个耐心,就像经验丰富的花匠知道,好的花Cao自有其品格精神,也就容易随x_ing忤物,可任它如何散漫,最终还是要被修剪成可人的模样。老板相信赵长庚还是太年轻,即便触摸到黑暗,却还信奉理想,希冀着只要不妥协、不放弃就终有日会雨霁天晴——他必须撞上一堵墙,撞疼了,才知道什么是现实。

  赵长庚无疑是知晓的,他从来不认为自己会无条件接受老板的主张,纵然老板是他的领路人,他是别人眼中老板的得意门生。从平京到上珧,这么多年,其实倒不如说,老板需要一个得力的属下,为自己巩固势力;而他见不得山河破碎、苍生涂炭,他想必须做点儿什么,恰好老板给了这个机会。

  事实上也没有多少周旋的余地。夏口之战意义重大,所以军方的筹备计划必须实现,否则一顶扰乱战略部署的帽子扣下来,整个津常站都担待不起。院校内迁刻也不容缓,如今上珧岌岌可危,面对东日无差别轰炸,难道真能拿这些朝气勃发的学子祭祀炮火?还有滞留的难民与伤员,甚至于上层某些打着官号运送的私货,工作要继续,就不能不向他们的诉求与利益让步。取舍之间,谈何容易!

  二十日落款朱雀的电报虽不可信,但从外围情报员观察到的迹象看,东日一定会在临珧附近有所行动,平y-in在暗处,与之相对的上珧恰是亮在明面的屏障。若此刻上珧停运,河陆两端人货流量会很快暴露平y-in的价值;而若要平y-in完成使命,上珧便必须牺牲一批疑兵。

  赵长庚尽力了,可是竭尽全力,鱼和熊掌依然不可兼得。他甚至有种预感,东日要进攻的必然是上珧——空军前期投石问路,一旦情况明晰,陆军便会紧随其后发起突袭,闪电式占领全城,为下一步进军夏口、呼应台南战局铺路。那一瞬间赵长庚已经做出决断:继续平y-in运输,抢在东日轰炸前动用上珧一切渠道送走学生与伤员,再谈军需和私货,就算得罪那帮天上的神仙,也得先把眼前这坎儿过去。

  差不多也就在这时,杜诚转告他有老板最新电讯:津口确切消息,东日将出动四十架战机,于今日梗戌轰炸平y-in。零号电台的滴答声尚未完全停歇,赵长庚一把夺过耳机,他知道杜诚在自己眼中看到了一闪而过疑惑,却也唯有相信。而同时他心里也确确实实松了口气:东日攻击平y-in也好,至少上珧占优的运输承载量能够确保送走学生,争取更少的损失;至于那些打着军用物资输送的紧缺货物,若真随平y-in线毁在敌军手里,那些个中饱私囊、发着国难财的长官们,也着实无话可说。

  赵长庚知道,倘若今日老板在此,绝不会同意他这般任意妄为,可他只感到欣慰,这个贫弱的国家经不起内耗,非风雨同舟、前仆后继不能挽回败局,其实早该如此,不是吗?彼时敌占区前端驻潼县三号站点观测到敌军机队沿河北向西上溯,分站例行向总控室汇报情况,可这份情报夹在雪花般扑面而来的讯息中,仅被当做重复信息,尚未传到赵长庚眼前,便被彻底淹没。

  十七时零七分,潼县消息发出四十三分钟后,一声山崩地裂般的巨响在上珧城区爆裂。巨大的声响掀过总控室,震得吊灯剧烈抖动,碎屑灰尘簌簌坠落,赵长庚下意识地想要抱头伏身,却又在瞬间僵直了身躯,面如死灰。他心里明镜似的清楚:情报有误,东日轰炸的确实是上珧,而非平y-in;可就在几分钟前,他刚刚下令载满学生的列车随最后一批伤员发出——早先他与老板分明已分析过敌军趋向,为什么情报还会出错?

  那一刻全身的血液鼓噪着,逼得他想去问问杜诚、问问老板,是不是从一开始就决定了拿这些学生去当炮灰,交换一个完美无缺的任务、一个锦上添花的前程。可他终究还是没有。杜诚和老板不会回答,也没有任何意义,事情已经发生,所谓真相于事无补,这是他亲手造下的孽。不该是这样,那些青春蓬勃的生命应该带着他们的理想与信念去成长、去传承,那才是这片厚土的希望啊!

  夜色已然散布寰宇,远处有零星灯火亮起,似点点残星。赵长庚看着天幕下岑寂的校园,漫无目的地想,若能换得山河太平,要他跪在这里受万世唾弃也好,拿去这条命也罢,可是都不能。临走时杜诚对他说:我们合该下地狱,可是没有权力,难道要眼睁睁看着那些蠹虫,在敌人突破防线前,先把这个国家蛀倒吗?

  或许杜诚有他的道理,要做事就要付出代价,而能轻易让人接受的,绝难称之为代价。赵长庚不怕下地狱,他只怕一切做得并不值当,可他也仅仅是黑暗中摸索前行的盲者,就像百年来谁也说不清楚,究竟什么能解救这个古老的民族——没有人会告诉他对错,时间也不能。

  用不了多久,也许就是明天,渝川的嘉奖令就会下来,表彰津常区域在这次配合调度中的突出表现,如不出所料,也将如期迎来有关他的调令。至于上珧,会成为必要的让步,而那些死难者,将是敌人残暴的最有力证明——这日的上珧会见诸报端,但不会再有更多人知道为什么。

  赵长庚突然觉得茫然无力。寂静中前方巷口传来人声渐趋嘈杂:力夫夹杂粗重喘息的唠叨、板车承载重物的吱嘎杂声,还有偶尔应和两句的南方知识分子口音。有人从校园西门迎将上去,双方很快寒暄起来。他站在暗处,认出那是几天前来经济组闲谈过的文史院教授陈勖,对面是声名在外的嘉禾史学大家卢松年,他想原来这就是陈勖嘱托的友人,万幸炮火还没有殃及他们过路的土地。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15/30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