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 作者:第五笙【完结】(8)

2019-06-20  作者|标签:第五笙

  “我去了艾汁露。”刘显一副我做的我承认,伸手塞晏良嘴里一颗话梅。

  酸味化了开来,舌尖苦麻了,好久才尝到甜滋滋的梅干。

  “……”晏良真不知道说什么,他怎么比自己娘还小题大做。

  “为什么不了?”刘显又递过去一颗,景贞想了想还是不计较了,梅来张口,丝毫不觉得两人之间这样的亲密落在外人眼里会怎么样,都是习惯了。

  两年前的那场大病,刘显几乎与晏良同塌而眠,为的就是时刻照顾。晏良那时高烧不退,梦里都说起了胡话,冷暖不知,刘显六神无主,把人放在眼前才安心。

  “陛下想趁着这次换防再重新布防”,含含糊糊,梅干让口齿不清,两个人离得很近,刘显隐约也闻到了甜味。

  “让我来帮你参谋参谋……”

  说是参谋,刘显也知道,最后耗费的全都是晏良的心血。

  “换防防文书里没有提到这一点。”刘显皱眉,现在京里的情形虽然表现出晏氏一片大好,但——“你带来了谕旨布防的文书吗?”

  晏良点点头,“在寒山收到的谕旨,信里没有告诉你也是想着当面说清楚些”。

  刘显没有在意这个,而是想到了别的,“你身体受得了吗?”

  晏良摆摆手,“都是这么回事了,能帮你些就帮你些,整天躺着也没劲……对了,我还想来你这玩些日子呢,慧机老和尚天天让我参佛骨——”

  “佛骨?”

  “对,就是章台寺建寺的时候,太宗皇帝埋下的佛骨。你知道吧,听说可以溯轮回,探天道。”

  “嗯。”刘显想起来小的时候听长辈谈的故事,“这几天就待在我这里。明天日头好,我就带你去冰面溜冰,这里的百姓都会玩,带你瞧瞧去。”

  “成啊!”

  “景色还是很好看的,海鸟都不怕生,会绕着你飞。你明天多穿点。”

  “没问题没问题。”

  刘显也起了兴致,笑着给晏良介绍朔州冬景,晏良听得津津有味,眼里神采飞扬。

  两人凑到了一起,刘显话比平日多了许多,好友重逢,夜语不歇。

  等到刘显给晏良说了朔州几处屯营的基本情况后,已近亥时末了。

  晏良睡下后,刘显才想起来一直未被拆封的家书。

  照旧是李织云的日常叮嘱,还问了刘轼的情况,让早些回来。

  “……上次跟你说的亲事你怎么想?上个月宫里皇后家宴,娘见到了落怀县主,很标致的一个人儿,皇后的眼光总是不错的……”

  刘显读到这里,停了一停,和他一般年纪的兄弟这时都成了家,况且他已经独自建府了,接下来就是娶一个安家顾室的女人,也好替他在母亲面前尽孝。

  脑海里突然浮现刚刚与自己一直相对的人。

  他可是长了自己六岁。

  眼神一暗,像是想起了什么,早年里听说晏氏为景贞谋亲事,但即使有钦慕的女儿家愿意嫁,女子的父母也是不同意的。

  他这一生怕是……

  刘显把信折好,研墨回了如常的几句,安排了刘轼回京的时间,在信末对于自己的亲事也只提了一句:娘做主就好。

第十二章

  刚掀了营帐厚厚门帘的一边,扑面而来就是凛冽的寒风,裹挟着点点雪珠子,匆匆一瞥,白茫茫一片。

  下雪了。

  晏良心情很好,这个时候又收不住一股好奇劲,转身进里拿了刘显昨日的大氅,系紧了,躬身一掀,就走了出去。

  雪这个时候已经不是很大了,但是营帐顶盖上都积了层,看来夜里就落了雪。

  赫舒在喂马吃Cao,见晏良出来了,急忙跑了过来:“公子怎么这就出来了?侯爷呢?”

  晏良觉得这句问话怪怪的,但也说不出哪里怪,望了望远处巡防的兵队,漫不经心,“还睡着呢……”

  他走的时候,刘显睡得很沉,嘴唇抿着,一副很刻板的模样,晏良摇摇头,怎么睡着了还是这样……

  赫舒点了点头,正要转身继续去照看马,便见晏良身后又走来一人。

  是刘显。

  “侯爷。”赫舒恭敬行礼,晏良回身笑了笑,有点无聊地跟着赫舒学:“侯爷。”

  刘显点了点头,抬头看天,“下雪了,不过午后就会停,到时候再带你出去”。

  “不着急”,晏良紧了紧大氅,也不计较刘显的无趣,“我刚刚看了看巡营的将士,这个时节怎么还是十五人一对?”照常应该是五人一队,只有在战时警戒的时候才会扩充到十五人。

  刘显看了眼赫舒,后者随即退下。

  晏良揉了揉鼻子,见刘显眉头又拧了起来,忙放下手,“要不咱们回去吧”。

  “好。”

  “你来之前手下的人汇报说,有渔民曾在浙朔交界的海面见到了倭寇的船,不是战船,是小型的渔船”,把人送进营帐,刘显就让人摆上早点,“你先吃点,药我已经着人煎了”。

  “嗯,你继续说。”晏良喝了口热茶,滚滚热气自腹心升腾,一下子驱散了周身的寒意。

  “我不敢大意,就安排了十五人的巡防……”刘显说到这里也有点烦心,“毕竟快过年了,这么折腾下去——”

  难免兵士不会有意见。

  “景贞,你说我是不是紧张过度了,毕竟两年前的那次我真的……”

  这个时候的刘显就像一个拿不定主意的弟子,等着师父来指点。

  晏良眼神温和,赞许地拍了拍刘显搁在桌沿的手背,“子嘉做得对”,刘显笑了笑,有些孩子气。

  “但是”,晏良垂眼思索,“十五人确实不妥当,我记得近边界有两处瞭望台,朔州内屯营各有五处……浙州,浙州八处……”刘显点了点头,“瞭望台我也加了人,日夜坚守——”

  晏良摆摆手,“这不是长久的法子”。

  刘显一顿,沉默了下来。

  见侯爷没精打采的,晏良安慰地笑,“容我再想想,子嘉不要急”。

  早点上来了,热气腾腾,晏良注意力一下就被吸引了,“你难不成想让我饿着肚子帮你出谋划策?”

  刘显急忙把整笼晶莹剔透的蟹黄小包子送到了晏良面前,“景贞多吃点”。

  晏良哭笑不得,“子嘉也吃”。

  午后果然停了雪。

  银装素裹,礁石覆雪,冰面碧蓝。

  呵出一口热气,眼前人的眉眼都带了雾气,似近若远,笑意却深刻,刘显低头不再看,专心扣着马背上的缰绳。

  他以前怎么没发现景贞这么……

  俊俏?

  刘显莫名其妙地脸有些烫——

  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

  晏良兴致很高,左右瞧着,偶尔点评一句,刘显在一旁应着。

  两人骑马一路从朔州大营赶赴浙州边防。

  朔州靠海,民风开放,临到浙州交界,加上百姓富庶,这个时候依旧有三三两两的富家小姐乘着软轿来到海边赏景。

  冰天雪地,莺莺燕燕,暖黄,明红,翠绿,素面海滩一时间热闹不已。

  “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晏良低声笑语,“今儿个就是腊八吧……”

  “嗯,晚上有腊八粥。”刘显像是想到了什么,语气轻松,“过两天营里有节日,一直持续到正月里,景贞可以好好看看”。

  两个人正说着往年里过年的趣事,就见一个小厮打扮的奴才往他们这里跑来,隐约听着是在叫晏良。

  来人是浙州丞蒋识之女蒋心柳的奴仆。蒋心柳远远看晏良眼熟,两年前晏良指挥抗倭,国士风度,蒋心柳早就倾慕上了,此刻正好遇到,哪有不聚之理。

  况且都到了浙州界内,蒋心柳这地主之谊尽得正好。

  晏良一身锦蓝缎袍,外罩厚实严密白狐大氅,这还是刘显去年里托人送去寒山的,这个时候也带了过来。狐毛领柔软保暖,加上晏良嘴角含笑,这个时候,远望近看,都是一副公子如玉,风采翩翩的样子。

  刘显就不一样了,从小就是一张严肃克制的表情,此刻墨黑大氅披身,不怒自威。

  来人也压根没敢抬头细看晏良身边这位。

  蒋心柳邀晏良去海边一叙,那里已经搭起了一个小巧楼台,背风望海,是个观景的好去处。

  晏良看了刘显一眼,“也就一两个时辰,不耽误,子嘉去不去?”

  刘显不说话,看了眼远处站着朝这里观望的蒋小姐,“过会你还要喝药”。

第十三章

  “药啊……”,晏良抬手搁在眉上,远眺,有零星帆影,“无碍,况且快停了”。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8/45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