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 作者:第五笙【完结】(12)

2019-06-20  作者|标签:第五笙

  刘轼无所谓,松开了手,抓了一大把话梅,“啧,景贞哥哥还和小孩子一样,我现在喝药都不吃甜了!一口闷!一下就过去啦!”

  晏良白眼,按了按眉心,他算是知道了,这刘家兄弟一个个都是来给自己添堵的。

第十九章

  晏良直接把两兄弟都轰了出去。

  帐里有腊梅的香气,暖炉烧得盛了,香气也更加浓郁。桌案上有一束莹黄小巧的梅骨朵儿,是刘轼刚刚带进来的。

  这个刘轼……

  晏良拿起来看了看,尖梢上还带着雪晶子,玉骨冰姿,疏影别具。

  到底是京城刘二公子。

  听往日里赫舒说,苏荷馆的姑娘都喜欢刘二公子,c-h-a科打诨,讨人欢心,一掷千金,毫不吝啬。

  有时候给自己写信也说哪个馆子里哪个哪个姑娘好看,等晏良养好了病,一定带去潇洒潇洒:无双国士的名号就是不见其人,也是心向往之。

  晏良被逗得大笑,这小子!

  后来玩得过分了,指名要娶一个姑娘,家里急了,直接送来了刘显这里,让好好锻炼锻炼。于是给晏良的信也少了,偶尔来几封,不是嫌弃朔州没有京城的杨柳依依,莺歌燕舞,就是吐槽他哥的严格无情,大义灭亲。

  晏良哭笑不得,然后回信:子允啊,“大义灭亲”不是这么用的。

  梅枝搁在砚台一角,晏良重新坐下来绘制换防图。

  隔着一道帘子,刘轼正在清点着要带回京的特产,还有给宫里亲戚的礼品,礼单垂地,刘显坐在桌案后写着一封信,抬头看了眼,语气平常:“这次回去年后就别来了。听说你带着校队的士兵赌起来了?”

  刘轼正喃喃念着手里的一截单子,听到这里头都没抬,顿了顿,“啊……真的吗?哥,我从来都不赌的,就是比大小……”

  “胡闹!”刘显低沉斥责,“你想让御史台参我们家一本吗!”

  刘轼满不在乎,“御史台和给事中十六科一直是晏叔叔在管,怎么可能——”

  “哐当”一声,“啊——哥!”

  刘轼头上直接被扔了厚厚一册名单,“哥……我错了”,小心捡了起来,双手递上刘显的案前,眼睛都不敢看刘显,嘴里却很硬气:“不回来就不回来呗。”

  刘显气得不行,直接走到人面前,压了压声音,一字一句警告:“晏氏和刘家交好从来就不在官场纠结上面,你这种话说出去,灭族都是轻的!”还是不放心,抬手直接拎起耳朵:“你再口无遮拦,一年里都别想出府!等我回去再跟爹说——”

  “嗳!嗳!疼啊!哥——!我可是你弟弟!亲的!嗳……景贞哥哥!景贞哥哥!救命啊!救命——”

  嘴一下被刘显捂上,拎着耳朵的手松开,“明白了没!”

  “明白了明白了。”刘轼有气无力,点点头,也不再看手里的单子,蹲在地上生闷气。

  刘显摸了摸刘轼的脑袋,“我是为你好,虽然现在形势是倒向……不过,祸从口出,你今天的话要是被爹听到了,你觉得你现在还有腿蹲着吗?”

  刘轼也不是不知轻重,不情愿地摸了摸耳朵,“我错了哥……过年早点回来”。

  “嗯,等帮景贞换完防,就一起回去。”刘显走到案前,把刚刚写好的信塞进信封,又拿出自己的亲印封口,“这个你亲自送给娘”。

  刘轼抬头看了眼,有点无聊,“哦”,抽出了炭炉耳把里的铁钎,“景贞哥哥也回来?”

  “应该吧。不过他正月里得回趟清河祭祖,你别老缠着人家。”

  “知道了知道了。我打算把苏荷馆的妙姑娘介绍给景贞哥——啊——!景贞哥哥!我哥又打我!”

  “不许。”

  刘轼拿长长的铁钎在噼里啪啦烧着的火炉里挑着炭块,也不理刘显的态度,切,你说不许又不算。

  晏良昨晚没睡好,此刻只听梦中有刘轼的求救声,笑了笑,继续趴在桌子上睡,屋子里越来越暖,狐氅滑下肩,又被人提上。

  第二日,整整三十车,一队将军府亲卫,护送着刘二公子返京。

第二十章

  就在刘轼走后的当天下午,李善列将军派人送来了最新的海上情报。

  是倭寇。

  据回来的渔民和兵士们的回复,一大早,他们就装作视察冬季鱼情靠近那些未知的船只。才靠近就被当作j-ian细围了起来,可见倭寇防范之密。一时间风声鹤唳,扮作平民的士兵已经快把手伸向掩藏在层层渔网之下的利剑。好在人选得好,两个倭寇上船后盘问,发现真的是一家人出海,便没有继续麻烦,还向这些渔民解释,他们也毫无恶意,别往心里去,还送给这些渔民一些刚捕的海鲜,满满两大箩筐。

  晏良点了点头,沉吟片刻,问了句:“送的海鲜呢?”

  站在营帐中回复的士兵一愣,“回、回晏公子,在帐外……”

  刘显不知所以,眼神询问晏良,晏良目光不变,“抬进来”。

  “是。”

  两个兵士一人一边拎着一大筐海鲜进了大帐。外面冰天雪地,此刻都冻住了。

  晏良起身走近,仔细看了看筐里,转头随意问了身边一位兵士:“你认得这些鱼吗?”

  “啊”,突然被问的兵士一愣,“认、认得”,被晒得有些黑的脸上扬起憨憨的笑,“属下家里上数三代都打渔!这些”,掀开Cao编筐盖,“朔州沿海是不常见,不过,东瀛那块,就是倭寇老巢,气候与咱们这还是有些不同的,像这种黑脊鲳鱼,他们那比咱们这多!不过多也没用,咱们不喜欢吃,也就他们喜欢”。

  刘显走了下来,“你的意思是说,这些鱼也就他们那捕得多?”

  “回侯爷,是的。”

  “景贞。”

  晏良朝刘显笑了笑,心照不宣,“我跟你想的一样”。

  “都下去吧,这个也抬下去。”

  “是。”

  等到营帐里只剩了他们两个人,刘显才心事重重地向晏良说道:“景贞,你觉得他们在等什么?或者,到底在探查什么?”

  这个季节本就不是捕鱼的好时节,他们居然送出两大筐,那只有一个原因:他们在上船之前就做好了准备。

  准备长时间地待在船上。

  晏良走到自己重新绘制的换防图前,右手食指沿着海岸线寸寸划过,“我也不清楚……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在计划一场突袭,这场突袭可能就是冲着这次换防来的”。

  刘显皱眉,“你觉得会是什么时候?”

  “图纸才绘出来,预定的换防时间是明天,这个改不了,文书已经发下。而且也是越快越好,如果顺利,十日之内就能得个大概。怕就怕这十日里万一突袭……”

  但是兵不归队,将不就位,倭寇一来,必然自乱阵脚。

  “我现在就吩咐下去,已经收到文书的现在就开始换防,不得有片刻延误。”

  晏良想不出更好的方法,神色凝重:“先这样吧。”

  “可以再向附近的两个州借调一些守卫,不过不在我的职权范围里,得上书说明。”这也需要时间,而且可能更长。

  晏良看着图纸上蜿蜒的海岸线,有着人数标识的各地屯营,突然问刘显,“一定得今天换防吗?”

  问完也觉得自己问了一个没什么意义的问题。如果因为察觉倭寇要突袭就迟迟拖着不换防,那也不是长久之计。

  “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图纸被放到一边,晏良走到桌案前拣了一小块栗子糕,“有点饿了……”

  原本有些紧张的气氛被打散些许,“少吃点,还有一会才用晚膳”,刘显走过去给人倒了一杯茶,“换防的时候一半一半,留一半人盯梢”。

  晏良点点头,“这样也好,其他的州的援助也要拿点过来,谁知道他们这次会有多少人……”

  刘显想到了两年前的那次,眉头紧皱,出口慎重:“不会太多,两年前那次已经是极限了,还被我们伤了元气……”

  “嗯。我们也要多留意。”

第二十一章

  接下来的几天,全营高度紧张,换防却在晏良的指示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但是进度很慢。因为要留下将近一半的兵力来防范突然的侵袭。

  刘显铠甲披身,冷面巡视,凡是见到的下属做事都格外谨慎。

  连日y-in霾,冬阳忽隐忽现,在胸甲上折s_h_è 着淡漠的光,印照着雪影,肃杀异常。

  晏良“被”留在帐中,用刘显的话说,就是后方谋划。

  在这里他不是老大,晏良再不愿意也只有服从的份,毕竟朔州海防大营里还有三千将军府亲卫。

  直接受命于刘显。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12/45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