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大清宰相厚黑日常 作者:时镜(一)【完结】(12)

2019-06-13  作者|标签:时镜 情有独钟 种田文 穿越时空 历史剧

  青溪头发都s-hi了,那药虽是吹凉了的,可从她脖子窝里淌进衣服里,也烫得厉害。

  可做下人的,哪儿敢在主子面前哭?

  青溪咬着牙,忍了痛,朝着那小杌子磕了个头,便带着人出去了。

  顾瑶芳靠在榻上,屋里没人安安静静的,她从枕头下摸出一只荷包来,拆了来看,里头是一只碧绿的翡翠扳指,是个水头好的老坑,内侧隐约刻着字。

  她只将这一枚扳指放在胸口,贴紧了,脸上却流下泪来。

  年已过二十了,答应她的那个男人还没来。

  顾贞观竟然还要她嫁给张家那般人家,顾瑶芳如何肯答应?

  她咬着牙,脸上露出些许与平日病弱形象不同的狠色,又渐渐地息下去,听着外头动静。

  时近正午,日头却不大。

  顾家门口停了三辆马车,前头是顾贞观,中间是顾怀袖,后面是普通下人和带回来的一些土宜。

  她下车来,方进了门,便听见前面说话的声音。

  “三姑娘好!”

  “三姑娘好,总算是回来了。”

  “奴婢给三姑娘问安!”

  ……

  都是些小丫头,顾怀袖看了一眼,这一圈都围了七八个,她好笑道:“你们都来围着我,怕是巴望着我给你们带些好玩儿的,可我现在乏得很。”

  “奴婢给你倒杯茶去。”

  “那奴婢给您捶腿。”

  “奴婢可以捏腰!”

  “对对,还有奴婢呢……”

  青黛挤上去,啐了她们一口,“呸呸呸,这是我家小姐,要伺候也是我伺候,你们来挤个什么劲儿?回去伺候自家主子去,别来讨人嫌!”

  青黛这小气模样,顿时招来一片骂声,丫鬟们都跟青黛闹起来。

  顾怀袖看着这一群丫鬟,只轻轻用扇子敲了敲自己的脖子。

  从桐城回来,又是一路舟车劳顿,顾怀袖其实有些乏,不过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狗窝,顾家比不得张家气派,可顾怀袖看着顺眼。

  这一路上还遇到过事儿,原说安徽那边出了匪患,他们已经停了一日,等官兵平乱了再走。哪里想到那根本不是什么匪患,而是今年春汛来,江堤竟然出险,平白淹死了许多修筑堤坝的长工和囚犯,这些人真闹腾着呢。

  顾贞观一路都忧心忡忡,这一回了顾家,便进了书房。

  至于顾怀袖,她轻轻地摇着扇子,也不是要扇风,而是借着这样的动作,整理自己的思绪。

  这边丫鬟们玩闹着,顾怀袖却已经走到东院去了,门口三名丫鬟围绕着一名绿裙丫头,顾怀袖只一眼,便看到这丫鬟的狼狈。这不是大姐身边的青溪吗?都说是得她喜欢,办事也相当得力,里外事情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平日里青黛说起这青溪,多是一般酸一半服。

  今儿怎么……

  顾怀袖轻轻地咳嗽了一声,“大姐可在屋里?”

  四名丫鬟顿时散开,青溪是这院里大丫鬟,便上前一礼:“回三姑娘,大小姐在屋里呢,三姑娘若要进去探望,奴婢为您通传。”

  顾怀袖一点头,一挥扇子,敛了宽松的衣袖,便走在青溪后面,跟着进了屋。

  青溪往榻前一躬身:“大小姐,三姑娘来看您了。”

  顾瑶芳还是那病弱模样,瞧着真跟水做的一样,她若无其事,只虚弱一笑:“三妹今儿回来了,府里可好一阵地热闹,难得你会来看我,我本以为三妹避我如洪水猛兽呢,怕是我多想了。”

  对着顾瑶芳,顾怀袖老觉得有些不自在,她也不走近,只坐了另一名丫鬟抬过来的绣墩,隔着顾瑶芳约莫有三尺,将扇子压在双膝之上,她笑意清浅:“大姐说到哪里去了?还不是外面婆子们跟父亲说,我来看望大姐多了,带来些邪气,不利于大姐养病,否则怀袖怎敢不来看大姐?大姐是个福厚的,多想一时可以,这误会既解开了,也便莫要忧心了吧。”

  青溪轻轻地给身边丫鬟打了个眼色,自己先下去换衣裳,免得一会儿大小姐想起来又要训斥。

  这边两姐妹看都没看青溪一眼,只望着对方。

  良久,顾瑶芳弯唇,带着几分苦涩:“我是个福薄的,又有哪一日不忧心呢?”

  话题终于绕开,顾怀袖是揣着顾贞观的交代来的,她闻言正好接上一句,单刀直入:“大姐哪儿是个福薄的?前面薄,后面老天爷不也开了眼,补上了,这福气是厚得很。”

  见顾瑶芳露出一脸疑惑的表情,顾怀袖心底一声冷笑,面上却是温温和和,解释了一句:“今次一趟去桐城,父亲可为姐姐说了一门好亲事。”

  这一句出口,顾瑶芳的脸色立时就变化了。

  第十一章 执迷不悟

  

  兴许是沉默了良久,顾瑶芳脸上那如临大敌的表情,慢慢地消减了下去:“是吗?”

  顾怀袖假作什么都没发现,一点不知道顾瑶芳的痛苦,反而略带着几分艳羡道:“可不是,张家的二公子,京城里谁不知道张家的好名声?张英老大人在万岁爷面前乃是得宠的红人,他家的几位公子都是不错的。不瞒大姐说,那张二公子我也见过了,一表人才,英俊潇洒。”

  她脸上的表情越是欢快,顾瑶芳内心也就越加痛苦。

  这种痛苦是隐藏着的,她不能表现在外,当时只轻轻揪紧了薄薄的锦被,“那张家又算是什么好人家?我是听说过的,去岁张英就获了罪,被罢了职,早已经不是当初最得宠的那个张老大人了。这张家,也就看着最后一个骨架子。我还能不清楚吗?三妹何必哄我?”

  若非现在顾瑶芳还在自己面前,顾怀袖指不定能立刻笑喷出来。

  目光短浅如此,纵使有再多的小心眼,又能怎样呢?

  顾怀袖微微一笑:“大姐此言差矣,我听父亲说了,大姐似乎不大满意这一门亲事。可父亲是极看得上张家公子的,即便姐姐觉得不好,父亲的眼光亦不该有错。按着咱们顾家的门第,摊上这一门亲事,都得算是高攀了。”

  前儿顾贞观要顾怀袖来劝瑶芳,她虽知这一趟定然无功而返,却只求问心无愧。

  这问心无愧,自不是对着顾瑶芳,而是对顾贞观而言——这老头儿,只盼着自家姑娘好,顾怀袖受了他这十多年的恩惠,能帮则帮罢了。

  再说了,她说不说都是一个效果,不若此刻对着顾瑶芳,把这张家的事情分析个透彻,也好叫顾瑶芳更堵心。

  眼瞧着好男人就在面前,可她不能嫁,也不敢嫁,真真想想就令人发笑。

  见顾瑶芳有一会儿没说话,心知人家是不想搭理自己,可顾怀袖还是得说。

  “大姐,你如今身体也调养好了。父亲在桐城收到了你的信,只叫我来劝劝大姐,希望大姐你应了这一门亲事,这是父亲为了你好。毕竟张家这样的好人家,真是打着灯笼也找不着的。我们家也是不如以前了,也就是大姐你,文采风流,芳名在外,这才有这许多的人家来提亲,而今身体一好,若能立刻出阁,阖府上下谁不高兴?”

  “况这张家,也并非大姐所以为的那样日落西山。”

  这话,就有反驳顾瑶芳的意思了。

  她眼皮子一抬,终于看了顾怀袖一眼,只柔弱地弯唇,嗓音细细地:“三妹,我素知你不大喜欢我,也知道你不学无术,别人都说你德行上不大好,不我虽是你大姐,但因为身子骨不好,没怎么管过你。罢了,这些按下不提。这些话你说给别人听,他们自然信你,吹得个天花乱坠,谁都分不出真假来。可这些话,你万莫在我跟前儿说,那是班门弄斧了。”

  德行上不大好?当初说见到顾怀袖跟外面人不清不楚的,不就是她顾瑶芳?

  能颠倒黑白到这境界,顾怀袖也是服了她。

  至于班门弄斧?

  顾怀袖双肩忽地抖动了一下,她着实忍不住,颇为感慨地看着顾瑶芳。这些年,顾瑶芳几乎都是喝着迷魂汤过来的,人人都夸赞她,她还真以为自己是天之骄女了?这世上,有才华的人比她多了去了,高门大户之女也未必见得有这样高的自视。

  她兴许是太久没跟顾瑶芳说过话了,竟然不知道她已然成那坐井观天之蛙。

  “大姐,今日我只是听从父亲的话,来劝告于你。我说的话,你信也好,不信也罢,我说我的便是。”

  她终究还是没有拂袖离去,而是稳稳当当地坐着,只是那手轻轻地靠在了红木雕漆圆桌边上,终于又是那懒洋洋的模样。

  顾瑶芳一见她这姿态,眼底便划过了几分鄙夷。

  旁人若做出这样的慵懒姿态来,都被人说是没教养,可顾怀袖早已经习惯了,甚至这样的动作在她做来,就有一种自然的风流姿态。

  她只道:“张英老大人,乃是当初帮着万岁爷除了三藩之乱的左膀右臂,朝廷里有哪个人是没获罪过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人知错能改,所以步步高升。张大人跟父亲交好,父亲识人也有一套,大姐何故执迷不悟?即便张家中落,还有许多产业,张大人的大公子如今也是进士,在翰林院任职,那二公子也是个才子志士,怎么也配得起姐姐的。”

  配得起?

  顾瑶芳暗自冷笑,就凭他张家也能娶自己进门?她若将自己那些事儿说出来,只怕张家人立刻就要给自己跪下呢。这天下间,一个张家又算得了什么?

  顾瑶芳只当顾怀袖眼皮子浅,又觉得跟她不能说这么多,一时只懒懒地打了个呵欠:“三妹,你也不必说这么多。即便是我想嫁,也得看看我这身子骨儿,今日我乏了——青溪,送三妹出去吧。”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12/75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