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此浮生是梦中——鹔鹴【完结】(5)

2019-06-09  作者|标签:鹔鹴

子衿欣赏这种干净。

不同于江南安乐窝里养出来的软弱。唯有西北猎猎风沙才能打磨出的铁骨。

“……想什么呢!”

“你刚刚看着京城吧。好像是正北方。

“原来你不仅在意生死,也会思念亲人哪。”

“我说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那为什么不回去京城看看?”

“没必要。父母早亡,而兄长没有闲暇。何况,”吴钩顿了顿,“在族谱上,我已是个死人。

“啊?!”

“祖上定的规矩。男丁入族谱。我不是嫡子,而且残废之人从族谱中除名,”吴钩苦笑着扬了扬宽袖,“只是因为为国杀敌立下战功,才留下名字。我现在已是个死人,大哥也不能多余我联系了。否则在族里会招人诟病的。”

“我现在大概也不能再去祖坟祭拜了吧。”

“你只能一辈子待在这里?不会觉得不值得不公平吗!”

说不清的惋惜、失望与愤怒。

——此时子衿还是个孩子。志在天下的孩子。

只看得见鸿鹄展翅鲲鹏扶摇的飞扬神采,看不见大地的另一头,士子们的状元红浇不息的狼烟烽火,佳笔华章写不尽的民生多艰。

于是,只想着在某一日,站在最高的庙宇,指点江山。

于是也就为吴钩不值——边关有什么好的。他总是看着漠北的方向,总是说着那夹在富饶的国土与水草丰美的异地间的城头。粗犷的战歌,悠悠羌管,数不尽流逝的华年。全都葬在着吞噬着所有美好的重城。

为国杀敌的壮志,也在将兵刃刺入敌人或是自己胸腔的刹那,全部碎落。

兵丁,百姓,孤城,全都被飒飒寒风剥蚀,垂老欲死。

此时子衿还是个干净的书生。从数卷史册几沓薄纸上读来的诗句飘然掠过耳边。

他也远不会想到,十年后自己跪在上一刻还驰骋飞扬的疆场上,荒原中,血泊里,泪流满面。

PS:青帝,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五天帝之一,是位于东方的司春之神,又称苍帝,木帝。也是百花之神。所以说走在满巷桃花中的吴钩如同青帝。

06.花灯

春联伴着朱门褪去颜色,柔风和着疏雨迷蒙三生。

热闹悄无声息地涨落。

春节过后不久,是放河灯的日子。

乡里的风俗稍有不同。三月末四月初的时候,月上柳梢,把涂了蜡的莲花灯放入河中,顺着水流飘远,祈祷此生平平安安,无疾无灾。

子衿央着手巧的小妹做了两盏精巧的河灯,提着去找了吴钩。

吴钩应着声出来,看了看,又回头折了两段蜡烛。

“哎呀,这样的衣服不行!放河灯是乡里最热闹的事情之一,要穿最好的那件衣服。你就入乡随俗了吧!”

吴钩只得再回屋换了件衣服。

子衿满意地点头,领着他往河边走。

“别说我是穷讲究。你看他们。”

“难怪。”男男女女都穿戴得正式而华丽,明花暗纹,金锁玉佩,儒冠雪柳,晃花了人的眼。

河面上罕见的没有画舫游船,怕水波惊扰了点点花灯。

“扰了花灯惊了河神,折了人家的福寿,可是要遭报应的!”大人吓唬着孩子,拉住他准备往水里投石头的手。

走在前面的女孩子看准了,投下一块绣着自己名字的香帕。有的公子捡起来,两人便喜笑颜开;有的不解风情或视而不见,直直的走过去,女子便黑了一张俏脸。

吴钩跟着兴致勃勃的子衿。

两人难得穿的华丽,都是薄蚕丝罩着绣了暗纹的长衫,扣了玉石,在灯火中显得无限风流。

有女子擦身而过,触碰到吴钩空空的袖子时,又讪讪地歉然一笑。

吴钩很不自在。

边关无论是男是女都是刚强豪爽的。

他见过的胡人女子都可骑马射箭,有的甚至随着父兄上战场。

他想起俘虏中的女子,狼狈,肮脏,用厌恶痛恨的眼神瞪着他,神情仍是不屈与刚毅。

然而中原的女子弱柳扶风,簇楚争艳,如瓷器般易碎。

从边关回来,朝廷赐下的与兄长给的金银已足够他衣食无忧,娶个女子自然不难,虽然,身有残疾。

只是倦了,厌了。

在边关,为家为国,只知生死有命,哪管儿女情长?

他习惯了当个孤独的将领。

无牵无挂,只有一匹战马,一把剑,简简单单。

更何况,从边关归来,他将自己当做逃兵中的一个。

他人还在边关拼命,离家舍业,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该独享天伦。

所以他对女子甚至是有些惧的。

他轻轻拽住子衿的袖子,拖着他向更远处的河口走去。

“吴钩,这种节日可是‘小七夕’,你就不再看看?怎么反而往人少的地方走!”

吴钩也无心跟个半大的孩子分辩,只扬了扬右边的衣袖。

宽大的袖摆在右肘处突兀地弯折,子衿讷讷道:“抱歉……可是你真的不再考虑了?中原虽忌讳,呃,残损,但乡里的风气并非……”尴尬生硬地转了句,“你不会真的对脂粉过敏吧?”

吴钩哭笑不得:“不是这个问题。”

“古人有言:‘敌未灭,何以家为’。我不能心安。”

子衿于是闭口不言。

人渐渐稀疏。远离了最热闹的那条灯河街,更上游的河道两旁已几无人迹。

偶尔有一两只河灯孤零零地飘过,汇入远处灯火通明的潮涌中,想必是远处半山的人家放的。

子衿看到一处石阶,便拉着吴钩走了下去。

微凉。江水涌着细微的浪潮,拍在石阶上,泛起一层层白沫。

最下面一层石阶已经生满了青苔,湿透了水。

河边的垂柳生了嫩芽,长长的柳丝垂入水中,拨出一环环涟漪。

无端心动。

吴钩突然觉得江南水乡的月夜很美。

今夜尤甚。

07.放灯

子衿拿出河灯,从吴钩手里接过蜡烛,放进河灯里固定。

火石擦出微光,红烛零零地滴下蜡泪。

吴钩难得有了雅兴,轻吟道:“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灯市如昼,月上柳梢。虽不是元夜,也非佳人有约,用在此处倒也应题应景。

两盏河灯被子衿放入江中,随着流水飘荡。

子衿看着被风吹得摇摇晃晃的烛焰,有些紧张地拉着吴钩许愿。

“希望来年幸福平安。”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5/59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