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方旧事 作者:酒眠花【完结】(26)

2019-05-20  作者|标签:酒眠花 相爱相杀 宫廷侯爵 阴差阳错 江湖恩怨

  待陈忆安醒来已是数日之后,在此期间九夷始终偃旗息鼓,没有什么大的动作。或者说,他们已经许久没有动作。那支恐怖的黑骑和后续的援兵共计两万余人不动声色地驻扎在曾经的朔方城外,似乎一点都不为不断消耗的粮Cao而担忧。他们仿佛在等待着什么,那一片无声的威压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

  雪,已经开始下了。关外的气候已经不止滴水成冰,那是可以将人从骨髓深处一片片冻住的酷寒。雪花一片片落下,在荒漠上铺了薄薄的一层,像是给大地裹着一张银色的面纱。天气毕竟干燥,这雪下了一会儿就停了。戈壁上很少有大雪,自从二十年前的那场大雪过后,无人再见过真正的大雪。边民几乎没有期待下雪的,对他们而言,经历过二十年前那场惨事,大雪已经成了死亡的代名词。

  帐中的炭火燃得甚旺,陈忆安坐在被褥上,□□着上身。他的伤势有些已经愈合,有些刚刚停止流血、长出新r_ou_,那些触目惊心的伤痕一道道密布在他年轻的躯体上,被掺杂着花白的发丝掩住。封久看着他,只觉得他已经完全变了一个人,不仅是外貌,还有他的眼神。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他也不会相信一个人竟能在一个月内改变得如此彻底。他原先的眼神充斥着坚毅,还有些许迷茫和彷徨,但那终归是一个少年的眼神,是一个刚加入朔方军的年轻士卒该有的眼神。现在他的眼神像是看不见底的深潭,无人知道那黑暗深邃的表象下隐藏着什么,他细细辨别,只看到了一丝无法形容的寂寥。一个少年是不该有这种眼神的,如果眼前是一个耄耋老人,他或许也不会觉得吃惊。

  “多谢你了。”陈忆安对封久道,语气十分平静。

  封久摇了摇头:“作为军医,这些本就是我份内之事,只是将军身上的毒,我始终没有琢磨出一个头绪……”

  “陈将军!”外头忽然传来一个声音。

  “进来。”

  来人是一个普通士卒,乍一见到陈忆安的模样,惊了一惊,但很快调整好了情绪,从怀中掏出一封信道:“刚才有一个人来到城下,给小人一封信,指明要小人亲手交给将军。他蒙着面,戴着斗笠,小人不知是何人,不敢怠慢,便将信送了来。”

  陈忆安接过信,打开牛皮制成的信封一看,只见里面并没有信纸,只有一柄薄薄的柳叶刀,还有一枚小指尖大小的红色药丸。

  他顿了一下,几乎没有犹豫地拈起那枚红色药丸送进嘴里。

  “等……”封久看他二话不说就吃那来历不明的药丸,下意识就要阻止,可惜已来不及,那药丸转瞬就被陈忆安咽了下去。

  “没事,这是解药。”陈忆安道。

  封久看了他半晌,实在是不明白他为何如此笃定,不过看他没有异状,反而脸色渐渐红润起来,倒也信了八分。

  “是不是将军潜伏在九夷的手下,偷来了解药?”封久始终疑惑不解,思考了一会儿,寻了个似乎合理的解释,“他遮掩面目,是不想暴露身份么?”

  “算是这样吧。”陈忆安答道。

  帐中安静了稍一会儿,又有一个人匆匆而入。陈忆安看向他,只见他满面惶急,数九寒天额头上竟沁出了汗,像是遇到了什么生死攸关的大事。

  “陈将军,张将军说,如果您能走动了,请赶紧去帅帐里议事。”那人说话都抖着嗓子,有些结结巴巴的,“张将军说,事关边关数城的存亡。”

  陈忆安微微一震。他强撑着站起身来,伸手去够一旁的衣衫。封久见他艰难的模样,难免有些于心不忍,便做了一回下人,帮他把军服穿戴整齐。陈忆安强忍伤痛,随着那传话的士卒出门。临走前,他不由低头看了一眼,那枚薄薄的柳叶刀正夹在他指间,刀刃不染一丝尘埃,清亮而锋利,一如它的主人。

  一把刀,代表了一句话。

  不死不休。

  “如你所愿。”他自言自语道。

第23章 决心

  该来的终于会来,在萧明对他说出那句话的时候,就注定了等待着这座城、这支军队、这千万百姓的会是什么。所以当陈忆安接到自永安城而来的命令时,他没有太过惊异,他只是默默地看着那几行字,面色沉静宛如磐石。

  怀英和窦言的交易达成得很顺利,永安城中鼠目寸光、见钱眼开的官员早已沆瀣一气,这群人在纸醉金迷的皇城里享受着眼前的歌舞升平,早已忘记了战争的模样。他们最害怕的事情莫过于黑骑的铁蹄踏上京师的街道,毁了他们享乐的生活。至于旁人的死活,从来不在他们考虑的范围之内。怀英开出的条件很诱人,边关五城,换十万两黄金和九夷一年按兵不动。窦氏一族只看得到表面上的求和,看不到怀氏王族隐藏在表面下的獠牙。唐朔风说过,怀英继承王位后第一件事就是发兵南泽,根基不稳,而今他作为国主夙日征战在外,假以时日,九夷国内的矛盾必将累计到一个他无法承受的地步。

  可惜他们等不到那一天了。边关五城易主,九夷所有的消耗都得到了补偿,凭此足够让怀英稳定人心,重新坐稳国主的位置。永安城的官员们无疑是主动替他们撤下了未来攻打南泽的屏障,将心腹毫无保留地袒露给敌人。再给怀英一年的时间休养生息,到时他们面对的将是一支更强大的黑骑,胜利的希望将更加渺茫。

  原本永安城中还有一些清醒的人,唐弋唐将军可算得一个。但怀英带给他的密信让他默许了窦氏一族的行为。或许是因为他老了,对局势看得不再那么清楚,也或许因为他只有一个儿子,不愿他付出x_ing命。重重阻力压在这个年过半百的老将军身上,让他史无前例地保持了沉默,他一沉默,以他为首的清流一派便失去了主心骨,纵使用尽全力,也无法再改变窦言的命令。

  窦言给了他们三天的时间,他们必须在三天内完成撤军,并且交换兵权。军需粮Cao的供给也会在三日后切断。而后这剩余的四城将是九夷人的领地,城头将会c-h-a上九夷的旗帜,城中的百姓将任由他们处置。

  这支孤军像是被洪流挟裹着冲下悬崖,即使万般不情愿,可情势丝毫没有给他们反抗的余地。

  陈忆安忽然想起自己刚来边关的时候,眼前耸立的城池是那样荒凉,他从未想过自己有生之年会来到这样一个不毛之地,那时的抗拒和挣扎还历历在目。而现在,这些地方竟成了他血r_ou_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谁要毁了他们,就像毁去他的心脏。当初他不愿留下,可却不能离开;现在他有了离开的机会,却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来留下。世事的奇妙竟至于斯。

  他看向帐中那位年逾四十的老将的眼睛,那双眼睛里充满了愤懑和不甘,还有绝望,深不见底的绝望。张迁仿佛骤然间苍老了二十岁,他慢慢地坐在椅子上,曾经拿着几十斤重长刀也稳如磐石的双手开始微微地颤抖。

  “还有什么可议的……”他道,“叫你来,也不过就是告诉你一声。”

  “将军的打算,就这样放弃了?”

  “没有粮Cao和军需,这仗是打不下去的。”张迁重重地叹了口气,“那些人不顾忌牺牲的士卒和百姓,不顾忌皇家的脸面和南泽的将来,本将又能做些什么?”他愤愤地,一拳砸在案上,一声沉闷的重响,木屑横飞,“又能做些什么!?”

  “能做的事情有很多。”陈忆安道,“端看将军愿不愿意去做。”

  “……”张迁沉默了一会儿,问他,“你什么意思?”

  “就这么放了黑骑回去,任他们休养生息,打开南泽的门户,来年的失败就成了定局。届时不再是一城,而是数城,数十城。南泽的疆域会被改写,亿万百姓将会因此死去。”陈忆安语气反常地平静,“将军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吗?”

  “你想说什么,你就说。”

  “战。”陈忆安只说了一个字。

  “你这是抗命!”张迁道,“这是上命,你敢违背,只有死一个下场。”

  “抗命是死,战也是死,结果并无不同。”陈忆安始终十分平静,平静得反常,“至少打怕了他、打痛了他,焚毁他们的军需,烧光他们的粮Cao,将黑骑的尸体留下六成以上在这里,剩下的人冻死一半在瀚海原,这样他来年再要出兵的时候,就得好生掂量一番了。”

  张迁定定地看着他。他好像第一天才认识陈忆安,满脸都是惊愕和难以置信。

  “如果让将军选,是退守南方,留下x_ing命,甚至像萧明那样领一个更高的官职,享受荣华富贵,”陈忆安一字一句道,“还是在这里战死?”

  帐中静默了很久,最后张迁忽然发出一声苦笑。

  “陈忆安,到底还是个年轻人。”他道,“你不要激我。我明白你的意思。”

  “我年轻的时候也像你一样,敌人来犯,恨不能为国捐躯,拿着刀就冲上战场,冲在最前面和敌人对砍。可命只有一条,拼掉就没有了。一个将军,他要的不是拼命,是冷静和智慧。就算他的军队失败,敌人的刀架在脖子上,他也不会慌乱。”说完,他从怀里掏出一物,搁在案上,“留下怀英六成的兵,不是光靠拼命就能实现的。你要是明白,你就把这个拿去。”

  案上那物泛着古朴的乌金色泽,正是那枚镇边将军令。

  “我明白。”陈忆安道,“将军的意思,是同意了。”

  张迁看着他,缓缓地点点头,又摇摇头:“我不同意又怎样?难道真的看着怀英来年带着十万大军踏进南泽腹地?”他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唐将军看你,真是没有看错人。可惜……可惜啊!”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26/33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