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丐太子 作者:龙久【完结】(66)

2019-05-18  作者|标签:龙久 宫廷侯爵 青梅竹马 欢喜冤家 江湖恩怨

  刘公公见肖恒醉了,便扶着肖恒踉踉跄跄地走进长春宫的寝宫睡下了。

  自从肖恒记住了匈奴人的凶残,他发誓要和左贤王斗到底。但他参与不了朝政,发表不了对匈奴的意见,他闲来无事只得日日cao练蹴鞠。

  那些子弟为他介绍了几名蹴鞠高手,肖恒玩得不亦乐乎。

  有个叫吴九的高手向林恒求一官半职,肖恒看他技艺高超一高兴便应了下来。

  他这日叫小太监小豆子,抱着自己亲自酿的酒,走进乾清宫。他一见太后便亲热地说:“母后,快尝尝这酒,是朕亲自酿的酒。”

  太后叫小豆子盛了一碗,她喝了下去,她说:“不错,这酒哀家喜欢。皇上今天怎么这样热情,是有事有求于我?”

  肖恒:“朕想母后了嘛,朕都没有和母后聊过天。”

  太后听了倒竖的柳眉,弯了下来,变得慈爱起来。她说:“以后你常和公主来母后宫中,梅子熟了,哀家叫宫女酿梅子酒给你们喝。”

  肖恒乖极了:“谢母后。母后朕有件事想求您,能不能叫我一个朋友,做个七品芝麻官?”

  太后一听问道:“什么人?”

  肖恒搓着手:“是蹴鞠场上的朋友,母后如果不同意就算了。”

  太后笑道:“哀家同意了,你回去等好消息吧。”

  肖恒高兴地说:“谢母后!”

  太后看着肖恒离去的背影想:就叫皇儿荒唐下去,到时候满朝文武都知道他为了玩蹴鞠,给那些玩蹴鞠的人官职,他们一定会反感皇儿。

  从这天开始,太后同意他所有的请求,肖恒提拔了十个县令,三位知府。

  满朝文武知道以后纷纷咋舌,肖恒戴稳了昏君的帽子。在民间肖恒有了外号叫做‘蹴鞠皇帝’。

  肖恒知道了并不在意,他想做个昏君总好过日日受母后的气。

  作者有话要说:

  现在写皇宫里的内容,好多都是查资料来的。

第65章 杀死匈奴使臣

  外国使臣参加肖恒的登基大典之后,并没有离去,他们留在大魏与礼部商谈往来通商之事,他们都对河西走廊及茶马古道的生意感兴趣极了。

  丝绸对西域各国人来说是稀世珍品,格外地看重。他们的国王以及贵族都穿着大魏的丝织品,极重视与大魏的通商。

  云南有的茶马古道也极其重要,马帮驮着茶叶、丝绸进入吐蕃,再销售到波斯、大食、天竺等国。

  南部靠海的小国也想分一杯羹,来了之后不肯离去,想和大魏商量依靠海运通商。

  使臣们在京城逗留了数日,这些使臣有月支使臣、大食使臣、匈奴使臣、波斯使臣、天竺使臣、扶南使臣、罗刹使臣等等数十位。

  现在使臣们与礼部交涉完毕,即将离京,回到各国去。太后批改奏折忙不开,便叫肖恒带领太师、丞相、礼部尚书等朝中重臣,主持宫廷筵席,为使臣们送行。

  刘公公喊:“皇上驾到!”

  使臣与朝中众臣顷刻出席,跪下低头,等待皇上就坐。

  肖恒仰着头大摇大摆地走进仁明殿,在金龙大席边上就坐。他说:“众爱卿免礼!”

  重臣与使臣都站起,退回到自己的座位就坐。

  肖恒看着各国使臣的样子,他就想笑,他觉得这些使臣一个个长得奇形怪状的,衣饰也很奇特。

  比如有些使臣长得像一块焦炭,头发像烧焦似的。有的白漆漆一片,蓝眼黄发,像夜叉。

  天竺使臣缠着满头丝绸布,扶南使臣露着粗壮有力的大腿、臂膀。

  肖恒想着太后教给他的话,他说:“能与各国通商,朕深感荣幸。朕聊表心意,今日为各位使臣送行。刘公公赐御酒、赐御膳。”

  有一个宫女端来黄里黄面金龙盘碗放置在肖恒所在的金龙大席上,又端来摆了冷、热、群膳六十品,荤菜四十品品,果子三十六品。

  宫女们端来紫色盘碗放在诸位使臣的案几上。

  宫女从食盒中端出菜品,摆了冷、热、群膳三十二品,荤菜十六品,果子十六品。

  宫女站在一旁端着酒壶,为使臣杯中倒酒。这些酒有九丹金液、唐时玉链槌、东坡罗浮春等宫廷御酒。

  这些是大魏招待使臣最高规格的宫廷酒菜了。太后亲自嘱咐御膳房准备的。

  台阶下的案几旁的使臣们叽哩咕噜地跟翻译说了一通。肖恒听不懂那些语言,叫翻译女官给自己翻译。

  翻译女官对肖恒说:“启禀皇上,使臣们夸赞皇上,年轻有为,风华正茂。”

  肖恒高兴地说:“请用御膳。”

  各位使臣都坐下来,吃酒宴。吃过之后肖恒叫舞姬来助兴,舞毕,撤下宴席。

  各国使臣进行了最后一项,向皇上交上通关表。

  肖恒看到台阶下金龙雕柱旁有一个秃头使臣,他梳着一只辫子,高鼻梁、深眼窝,他是匈奴使臣。

  肖恒厌恶地瞪了他一眼,他觉得匈奴人恶心极了。

  等使臣们交完通关表,刘公公将这公文交给肖恒。肖恒收起来准备拿给太后看。

  突然从这些通关表里掉出一封信,信上写着大魏皇帝亲启,肖恒撕开信封,打开来看。

  信上写着:皇上美人,我左贤王已经做上匈奴的单于,不久就会入主中原。虽然皇上x_ing情刚烈,对我凶狠至极,但我不知怎地,对皇上一见倾心。您就是持刀杀我,我也甘之若饴,再也没有美人能入的了我的眼。我如饥似渴地思念着皇上,红润的唇、紧窄的腰身、明亮的双眸。等我统一了匈奴与大魏,必定叫皇上做我的皇后,叫皇上母仪天下。

  肖恒看完信气得脸色如火烤一般红,他把信狠狠地扔在地上,踩了几脚。他说:“这匈奴狗太嚣张了,敢给朕写这种信,匈奴使臣给朕滚出来!”

  仁明殿里的气氛一下就变了,使臣们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太师和丞相挂不住了,纷纷跪下祈求肖恒以大局为重。

  匈奴使臣的翻译女官,请匈奴使臣走到大殿中央。

  肖恒指着他大骂:“匈奴人几百年来一直s_ao扰中原,欺压中原百姓,令朕恨之入骨。匈奴单于现在胆敢写信侮辱朕,侮辱大魏!这真是奇耻大辱,我以后必定叫匈奴人付出十倍惨痛的代价!”

  翻译女官将肖恒的话翻译给匈奴使臣。谁知匈奴使臣听了,无所谓地咧嘴大笑,原来他看了那封信,他觉得自己的单于很了不起,他认为俊俏的大魏皇帝就应该做单于的男宠。

  肖恒一看更生气了,继续骂道:“你这匈奴狗,甚是可恶,你他娘的还在笑,你在笑什么,笑朕不敢打你?笑你娘的X!”

  匈奴使臣也不听翻译女官的话了,同肖恒j-i同鸭讲地吵了半天。他一脸嘲弄的表情,边说边嘲笑肖恒。

  匈奴使臣的意思是他们大汗说的话很对,叫肖恒赶紧脱了裤子,到匈奴去做王后伺候大汗。他的话叫翻译女官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她不知该如何翻译。

  很多使臣都听得懂大魏的语言,他们都抻着脖子看热闹,看着肖恒窘迫的样子,发出阵阵大笑。

  丞相看地上那信,他知道这封激怒了皇上的信绝不是什么好信。他走到肖恒身边,趁肖恒不注意,捡来起来一看,这一看不要紧,他也气急了。

  年老的丞相挺身而出,涨红了脸,大吼一声:“匈奴单于愧为单于,竟不懂仁义礼智信,竟敢侮辱皇上、侮辱我朝!”

  匈奴使臣听出丞相的意思,他满不在乎地说着匈奴语。

  翻译女官只得硬着头皮翻译:“单于没有说错,大魏皇帝就是给单于做男宠的。”

  她说完后悔极了,她赶忙跪在地上,看着皇上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她开始浑身打战。

  诸国的使臣听了,在他们中间爆发了哄堂大笑,交头接耳地议论。

  丞相等人听了都气得额头上暴起了青筋,嘴唇、胡须直抖。

  肖恒忍耐到了极限,他从龙椅上跳了下来,冲到匈奴人身前,他今天穿着紫色九龙纹龙袍,轻便极了。

  他用出擒拿手向匈奴使臣攻击,匈奴使臣强壮有力。他们两人打来打去,肖恒因多日酗酒体力不支,落了下乘。

  仁明殿内乱做一团,刘公公跑出去叫御林军,宫女太监挤成一团瑟瑟发抖,使臣们都躲在台阶两侧看热闹。

  肖恒向匈奴人踢过去,竟扑了个空,被匈奴人横扫一腿,一个腚墩跌坐在地上。摔得叫苦不已。

  匈奴使臣得意收回腿,他想大魏开国以来,一直对匈奴采取绥靖政策,对匈奴像个可以玩弄的□□似的。自己是匈奴使臣,量大魏皇帝也不敢怎样。

  肖恒摔得清醒过来,怒喝:“匈奴狗,今天我要不打死你,我就不姓肖,不是皇帝!”

  他一个鲤鱼打挺,站了起来扑向匈奴人。匈奴人扬起一掌,劈中了肖恒的胸口。

  肖恒猛地转身,趁机抓住匈奴人的领子,他使出全力,猛地将比他壮了一倍的匈奴人拽到在地。

  匈奴人仰面朝天地摔了下去,他的光头,咣当一声撞在案几边缘,摔得头破血流,顿时昏死过去。

  肖恒一见血就兴奋极了,他舔了舔匈奴人的血,抓起铁质金龙盘烛台狠狠地照着匈奴人的光头砸了下去。砸了十几下,匈奴人发出几声惨叫,不久他的白色脑浆子迸了出来。

  匈奴人死状恐怖,翻着白眼,伸着舌头,头骨碎裂,淌了仁明殿一地的鲜血。

  肖恒龙袍和脸上都溅上了血,发丝纷乱,垂在眼前。他将烛台狠狠地摔在地上,转身回到宝座上。

  仁明殿内鸦雀无声,人们都叫皇上吓坏了,谁也不敢多一句嘴。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66/101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