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有常+番外 作者:长恨歌行(上)【完结】(34)

2019-05-15  作者|标签:长恨歌行 重生 宫廷侯爵 传奇

  姬伯服正式受封,也就是说他随时可能会远行,前往原本的南申、如今的宣国。

  姬宜臼的外公申伯是伯爵之位,封国面积并不大,因此除了南申故地,姬宫湦还特别给心爱的小儿子补贴了数个面积比较广大的城邑,大大扩大了宣国的国土面积。

  因为全盘继承了南申的家底,宣国虽然初立,但从实力来说,比得上三代经营的封国。

  姬宫湦即想让儿子在镐京多留几年,又担心已经宣布了封国又不放姬伯服就封,会对姬伯服的封国产生不好的影响,到时候的局面不好把握。

  如今是周王十四年,姬伯服已经十四岁了。

  按礼制,男子二十而冠,加冠可成婚,但是这个时代,提早加冠和成婚的也不是没有,最低的年龄限制差不多就是十四五岁。

  也就是说,姬伯服已经算是长大了。

  姬宫湦再不乐意,也只能同意三月后宣侯就国,命大臣姬成,也就是召公廖嫡次子佐之。

  作者有话要说:  周公和召公后来在周朝变成了一个世袭官位,专门辅佐周王,周公是周公姬旦的次子一系的继承人,周公旦长子的后代就是鲁国;召公姬奭的长子也是在他的封国燕国做燕君,召公一系是召公奭次子的后代。

  因为周公和召公中间的许多世系失考,召公廖我不能确定他是召穆公姬虎的孙子还是儿子,查不到中间是不是还有一个召公,所以就直接设定召穆公虎之后就是召公廖了,他的次子叫姬成也是蠢作者自己编的Orz

  周厉王的罪名之一是政治改革,想要解除周召二公的世卿特权,然后被怼,我觉得他真的好冤啊!

  话说蠢作者要道歉Orz之前写得太顺,把周携王和姬伯服混起来了,历史上的伯服小朋友和老爹一起扑街了,周携王是宣王的次子姬望,和幽王是同母的,携王是姬宜臼给的恶谥,认同他的人称之为惠王。

  因为姬宜臼弑父杀弟,引狼入室,所以当时很多诸侯都不愿意承认他,反而认同的是周惠王姬望;惠王治下政治清明,列国和谐,而当时的平王治下,诸多诸侯国混战,典型代表就是晋,而且平王还割让了很多宗周直辖的城邑出去,简直就是耻辱,然而晋国国君助“周”为虐,弄死了惠王姬望,从此平王成为正统。

  大周果然是药丸啊!

  前面提到携王的部分都已经改了,这里再解释一下。

  驾崩前专门吩咐辅政的周公,在大儿子当两年周王以后就把他弄死的蛇精病周王是姬宜臼的亲孙子,这大周果然是药丸啊!

第32章 新局

  正式就国, 姬伯服看到的是不一样的世界。

  宗周的贵族大都有许多身份,譬如郑公友, 他是宣王之弟、今王之叔,是宗周辅政的公爵郑公,也是郑国的国君。

  但是在诸侯们各自的封国之中,他们最重要的身份就只剩下“国君”这一个。

  姬伯服就国的时候,场面极其盛大,周王亲往践行,赐玉圭、车马,最重要的是, 赐铭有《诗经·大雅·文王》之鼎。

  《文王》是《诗经·大雅》组诗中《文王之什》的第一篇, 述文王之德,传为周公旦所作,以戒成王。

  看到金灿灿的鼎, 姬伯服差点没被闪瞎。

  被周王室奉若神明, 从夏朝一直传承到现在的九鼎,因为历经风霜, 早就没有了青铜这种“合金”最初打造出来的金色,而是后世一般认知里的青色,但是姬伯服所受之鼎,从颜色就可以看出来, 是紧急打造出的新鲜产物。

  鼎乃礼器,各级贵族因等级不同,使用礼器时的数量、种类都有所不同。

  这个时代的青铜器铸造技术已经成熟, 但是铸鼎和铸其他的青铜器还是有所区别的。

  鼎为礼器,青铜器中的礼器被称为“吉金”,因鼎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又被称为“重器”。

  需要如此庄严对待的对象,自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铸造的。

  当今之时,有需要特别铭记之事,贵族们便会铸鼎,将这件事特意记录下来,换而言之,没有特别的事情,也不会随便铸鼎。

  宗周最近一次铸的鼎,是为了宣扬“在周王姬宫湦的英明领导下,诸侯联军大胜犬戎,取得了对外战争的又一次可贵胜利”。

  可以说,宗周的鼎和殷商的甲骨文一样,都是变相的重大历史记录,只不过比起商人“凡有大事,必要祝祷”来说,宗周的鼎记录的大事可能没有那么多罢了。

  作为姬伯服受封宣侯的证明,他所受的鼎,铭文应当是记录“某年某月某王之子姬伯服受封宣侯,封邑几何,所担何任”之类的内容,绝不是应该是单纯的《诗经·大雅·文王》。

  姬伯服很平静,无外乎老爹又抽了,想通过与众不同的铭文来彰显他的特殊地位罢了。

  但是其他人不这么想,毕竟聪明人总是想得多,就算想得不多,在有心人的造势下,也会联想到某些方面去。

  南申最初建立的目的是为了作为镇守南方的军事重地,谁知道被宗周防备得很的南方诸国没乱,他们先背后捅刀子了,也是很令人感慨。

  南申建立不过两代,分封的血裔卿大夫还不是很多,姬宫湦为了儿子着想,干脆一股脑儿地把人都赶到谢邑去了。

  就这个处理结果,别人还得赞一句王上宽宏大量。

  姬伯服现在的人手,都是姬宫湦从宗周王畿给他分配过来的。

  就封诸侯以后,姬伯服觉得也没有那么难接受,好歹也是一方土皇帝呢!

  他爹就是想太多,总觉得只有太子之位才配得上他。

  姬伯服为侯爵,冕旒为七,冕服章纹数亦为七。

  他原来当太子的时候,冕旒同三公等公爵,冕旒数为九,九丝复九珠,换成七旒以后,姬伯服表示,虽然依然遮眼,但是好歹比之前清楚了。

  宣国内部,先行周法,官制分政、礼、刑、教、治等官,简而言之就是周王朝“六官”制度的明确版。

  执掌礼仪的礼官,说起来当然要比大周“六官”里的春官宗伯要明确。

  虽然了解这个时代的官制,但是依然对后世的官职比较耳熟能详的姬伯服很绝望。

  他的笔记呢?每次大朝前都要悄咪咪地记下朝中各人的职位和等级的笔记呢?

  当然了,就算他的笔记还在也没什么用了,毕竟他都就任封国,一切都要重新开始了。

  因为大周实行的是世禄世卿制,只要姬伯服需要人,他爹就能给他找出一大批关系或远或近的亲戚来。

  按官制,虎贲氏掌兵,节服氏掌冕服,太仆对外发布有关国家大事的命令并转奏诸侯的报告,这都是王都内的官职,姬宫湦一股脑儿把出自这几个人家族的人才全给儿子打包带上了。

  这些家族的嫡长子不可以带走,不是还有其他的儿子吗?

  按照世禄世卿的规则,不是长子的孩子也能得到官职,只不过不是原样承袭,而是降等袭爵罢了,所以不用担心把人养废掉。

  要是才华实在出众,到后来又升爵了的例子也不是没有过。

  姬伯服,作为今王的爱子,是很多人眼中的金大腿。

  其实非常想搞一个“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姬伯服:……呵呵。

  在地位未稳的时候,就算是在自己的封国里随便闹闹,也会被人攻讦到死的。

  姬伯服还没有忘记自己那位曾祖父周厉王的教训。

  所以在政治、军事等敏感方面,姬伯服一样都没动,他要动的是农事方面。

  民以食为天,而这个时代,一个国家繁盛的基础就是土地、粮食、经济。

  一直到现在,民众使用的都还是铲、铧——一种与镐相似的工具——等工具,连牛耕都没有大规模普及,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

  虽然名义上大周用的是井田制,但是从西周中期开始就有诸侯贵族偷偷摸摸地开垦私田——这种是不用纳税的——到现在,都快到春秋时期,历史马上就要翻开新的一页了,这土地制度实际上也已经衰颓得不成样子了。

  但是,还是那句话,比别人快半步是天才,快一步是疯子,制度改革得放到后面去,不能那么早就动手,那样太冲动了。

  姬伯服要做的是革新农具的使用。

  这种做好了方便传播,还能给他的履历添上一笔光辉历史的才是他现在需要的。

  穿越前学的是文学而不是历史的姬伯服,对于农具,只记得高中的历史课本上考过,那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产生的革新。

  仔细想了想,姬伯服只能想起“曲辕犁”这一种。

  曲辕犁,顾名思义,辕是弯曲的,那么在此之前,可能存在的是直辕犁。

  姬伯服对这个也不在意,甭管直的弯的,对于西周末年——当然,他爹已经逃过死劫了,按照历史上来说,现在已经是春秋初年了——来说,都是一次震撼人心的农业用具的革新啊!

  然而,问题是……

  “你知道犁是什么吗?”姬伯服如是问着槁人。

  槁人也是一种职官,只要负责和工匠打交道,虽然负责是给工匠发工资之类的事,但是好歹也算专家嘛!

  好在这个专家没有让姬伯服失望,他还真知道一点。

  问题是,姬伯服听不懂术语。

  这特么就很尴尬了。

  就算他知道现在常用的农具叫什么,他也不知道那东西长啥样,更不知道怎么用啊!

  没办法,槁人只能详细地给姬伯服解释了一遍。

  最初,农民们耕种的时候用来翻土的用具只有一根尖头木木奉,使用的时候效率极低,而且很难c-h-a入土中,时间长了非常容易累。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34/67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