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阳+番外 by:风小餮(下)【完结】(78)

2019-05-04  作者|标签:强强 相爱相杀 励志人生 三教九流

  “听说你还在找工作?”

  “啊?”乔yá-ng眨眼。

  韩墨眨回去,凤眼一夹就像抛媚眼一样讨人喜欢:“老同学,我现在正在全国公安经济特别行动署的犯罪顾问团工作,职位是小组长,代号墨狐狸。我们这个小组目前除我之外还有两个人,一个是记忆力超强的美少女屠香,代号兔兔;一个是逻辑运算能力超强的眼镜男朱先,代号教授,现在还需要一个跟我思维完全同步的美男子,请问你有兴趣加入我们吗?”

  乔yá-ng笑开,神采飞扬:“荣幸之至。顺便说一句,我还自带代号:小太yá-ng。”

  他们两人相视一笑,握住彼此的手。

  兔兔和教授不知何时看了过来,见状应景地鼓掌。

  一直靠在门外听动静的杨天河这时露出了然的笑容,他站直身子,从公文包里拿出早就准备好的门牌卡挂在了身后的白色大门上:“犯罪顾问团-墨yá-ng小组”

  就此,礼国公安经济特别行动署犯罪顾问团墨yá-ng小组正式成立。

  那轮黑色的太yá-ng始终散发着光芒,为每个人指明方向。

  回来吧,不要忘了回家的路。

  ==正文完==

  作者有话要说:  6月1r.ì开始更新番外!番外是实体出版书里没有的感情戏……没办法现在卡得太严正文里什么都不敢挑明orz

  感谢追看到这里的读者小天使,比个心!

  以下是我实体书的后记,可以不看~儿童节当天记得来吃糖就是啦,么么哒!

后记

  到这里,《墨yá-ng》的故事告一段落。感谢每一位阅读此书的读者,真的,由衷地感谢。

  在谈其他感想之前,我要先感谢负责过本书的两位编辑:拂初、豆子。没有她们的鼓励和协助,恐怕就没有这本书的问世。

  ……毕竟有好几次我是真的觉得写不下去了。

  放开完成这本书期间我的各种神奇经历不谈(频繁搬家、花样丢文稿),只说创作这个故事本身,对我来说也是一段不凡的体验。

  写一个类似《墨yá-ng》的故事,这个打算很早就存在于我的脑海。初二或者初三的时候,我第一次看有名的英剧《Hustle》(中译名:飞天大盗),顿时被j.īng_妙有趣的骗局和x_ing格各异的骗子迷住了。在这个电视剧中,技艺高超的骗子们以骗制恶,行侠仗义的同时不失骗子的狡猾本色,骗局逻辑大多是“贪小便宜吃大亏”。

  我一遍又一遍刷这个电视剧,心中燃起野心的小火苗:我也要写好玩的骗子故事,更贴近我的生活,当然也要有我的主题!想一想,好好想一想……

  这一想,十来年过去了。

  我有意无意地收集各种骗术的报道,看各种相关电影,却一直没有真正动笔的打算,直到有一天,我的一个朋友被骗进传销组织、三个月后平安归来、与我分享了她在传销组织中的经历。

  我注意到,她说起传销组织中的人或者事的时候,表露的情绪与其说愤怒,不如说慨叹。

  她像我、也像这本书最可能的读者一样,是不愁温饱的城市家庭出身的女孩,而在那个网络传销的组织,她被其他“家人”称为“千金小姐”,因为在她看来许多天经地义的事情、在其他人看来是奢侈,许多她认为根本是常识的事情、在别人看来是新闻。

  2012年,那个传销组织用2年赚200万这个噱头忽悠被骗过去的年轻人们留下来。

  我的朋友觉得好笑,因为那时候200万在北京就买不到什么好房子了,实在算不上暴富。可看看其他人,那些农村来的年轻人,他们往往有生病的长辈和嗷嗷待哺的弟妹要照顾,200万这个数字让他们眼睛发亮。聊天时,他们满怀希望地盘算有了钱可以回乡下盖几间房、给哪些家人买礼物、去哪些城市开开眼界……

  为了200万,他们可以毫不愧疚地兴致勃勃地打电话给亲朋好友、同学同事,将他们骗到完全陌生的城市,成为自己的“家人”。

  “他们都是可恨之人,却都有可怜之处。”我的朋友对我说,“刚被骗过去的时候我想过,我应该留下来成为比他们都更冷血、更没良心、更高超的骗子,我要所有骗过我的人都付出代价!”

  她当然没有这么做。可她的这句话催化了我把脑子里的构思变成文字的欲望。

  然后又是两三年过去……是的,这就是拖延癌晚期的写手的r.ì常……我终于确定了我想写什么。

  我想写一群骗子惩恶扬善,不过他们不是单纯的以骗制恶。他们做的不单单是为受害者们伸张正义,他们是属于黑暗世界的黑色太yá-ng,他们要照亮那些沉沦黑暗的人,让他们看清自己的丑陋和卑微,然后找到回家的路,找到回到光明世界、赎清罪恶重新开始的路。

  而要写这群骗子,我就不得不考虑他们的正义是什么?所谓用骗术惩恶扬善,那如何定义善、如何定义恶?程序正义是不是正义的充分必要条件?个人有没有资格审判他人、进行制裁?

  这些都是我在书里想和读者们讨论的……

  结果大家也读到了,可能根本没感觉出来。

  而这也是我几次三番卡文、搁笔的原因:我想得太多,却表述不出来;我不想把一切变成枯燥的说教或者个人理念的宣讲,可仅通过故事,我不确定能否准确传达自己的想法。

  除了主题思想与笔力的冲突外,我遭遇的另一难题是智商的限制。

  开始创作前,我只考虑“每个角色都智商在线、暗藏绝技”有多酷炫,开始写了,才意识到同时写那么多智商在线的角色有多难……

  韩墨和杨天河有多牛自不必说,就连看似“本作智商下限”的乔yá-ng,其脑力其实都是平均水平之上。

  可我只是个智商一般的普通人,这就非常尴尬了。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78/85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