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茫云海间 作者:看长亭晚(四)【完结】(53)

2019-04-17  作者|标签:看长亭晚 情有独钟

  吴钺沉声道:“吴家现在也是左右摇摆,若是你不快,那么新的结盟又会出现。你可以灭掉一个八荒,但你要如何面新的世家结盟。人因利相趋,李大人,这个道理不必我多说罢。到时候她们成了气候,连朝廷要动,都要掂量再三,那时候想要铲除,简直比登天还难。”

  清平道:“你得到了什么消息。”

  吴钺冷冷道:“海路。她们要与邵家争夺皇商的份额,将贺辰闽三州连成一体,以此获取更多的利益,届时世家的权势能有多大,可想而知。”

  清平颔首,示意自己知道了。吴钺既然能到这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已经背叛了家族。她带来的这个消息,让清平不得不将一件事提上日程。

  吴钺见她仍然是不疾不徐的样子,眉头微微皱起,显然是觉得有些不可理喻。

  “我比你更急迫,”清平道,“但急是没有用的,我可以告诉你一件事,朝廷并不是只派了我一人来辰州。文书上写的是暂代州牧之职,但钦定的主事官另有四位。”

  吴钺反应过来,愕然道:“那你——”

  清平做了个打住的手势,示意她稍安勿躁:“我不过是提前到了,抢占了先机,她们调任的文书从内阁出来到吏部发放,都需要一段时间,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

  吴钺难以置信:“这么说来,你手中一点实权都没有……”

  清平冷静地看着她道:“不错,我手中只有一道便宜行事的密旨罢了。”

  亏得她与楚晙的字迹相似,往空白处多添几行字也看不出来,毕竟少有人会去认真辨别圣旨上的字迹,比如先前的赵军长就没看出来。

  楚晙压根就没想让她去辰州做什么,只是履行诺言让她到辰州去罢了。一群握有实权的钦差和一个两手空空的尚书,孰轻孰重,一眼便知。

  吴钺镇定下来,问道:“你知不知道这件事的后果?”

  清平忍住叹息,疲惫地道:“律令我比你更清楚,但不这般冒险行事,就如你说的,以后再也不会有这种机会了。”

  吴钺望着她的脸沉默不语,半响才起身向她恭敬行礼道:“先前我以为大人是要避重就轻……故有些怠慢,向大人赔不是。”

  两人没有说话,过了一会清平才道:“曾经,一位同窗好友问我,读书做官是为了什么。我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其实我一样都没有做到,她却做到了前两样。”说着说着,她眼眶微s-hi,抬头眨眼间,似乎在窗边看到那人的身影,笑容爽朗一如往昔,待她凝泪去看时,窗檐边只有一盏孤零零的灯,在夜风中轻晃。

第221章 景和

  天气越来越暖和, 雪融化开来, 顺着屋脊流到房檐, 滴滴答答地响个不停。

  楚晙批完奏折坐在殿中, 一时无事,突然想出去走走。

  宫中花园自有巧匠打理, 美则美矣,却失了一份自然纯粹, 她在此地住了两世, 最初入主紫宸宫那种新鲜的悸动已经不见, 被麻木厌倦所替代。

  皇宫如此之大,但又怎么能与六州十八郡相比, 住的久了, 只觉得这像是一座富贵逼人的牢笼,里头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 乐此不疲,周而复始。

  就连她也对这里心生厌烦, 也不是人人都喜欢呆在这种地方, 她有些自嘲的想, 自己都不喜欢,如何能强迫清平也在这里。

  但想归想,要她放手,是万万不可能。

  她看着瓷缸中的碗莲,因殿中温暖, 这花居然也熬过了冬天,在回暖的时节重新长出嫩叶。楚晙伸手拨弄着那一点绿芽,转向殿外看去。

  宫殿上的琉璃瓦折s_h_è 出耀眼的金色,这么看去,仿佛面前是一片波光粼粼的湖水,她想起记忆中的那片水泽,是年少时书房窗外常见的景色,但如今想再见一次,却是如此之难。

  不一会有人送来折子,楚晙打开一看,是刑部侍中原随的密奏,叩请圣上准许,暗中调查贺、辰两州世家。

  这种折子是现批现发,她负手想了想,对信使道:“告诉原随,要师出有名,否则必难以服众。既然如此,那便让她查一查去年那批进贡宫中的上阳瓷吧。”

  .

  清晨下了一场小雨,昭邺城中的花尽数开了,承着雨露吐纳芬芳。街边的小贩已经出摊搭架,把锅放在炉上烧热。挑水的人从店门外走过,吆喝声一响,便有卖花的、挑货的一同应和起来。一辆马车从石板路上压过,留下一道淡淡的车辙。

  马车穿街入巷,慢悠悠地走着,最后停在一座宅院门前,牌匾上写着贺府。

  管事开了中门,将车上的人迎了下去,吩咐仆从今日不接拜帖,闭门谢客。

  吴钺跟在清平身后问道:“贺府?是昭邺贺家,大人来这里做什么?”

  清平今日简装出行,手上还握着一把扇子,闻言答道:“来见一个人。”

  吴钺疑惑道:“谁?”

  从回廊走过,流水潺潺,Cao木清芳弥漫,清平顿了顿道:“我的老师。”

  .

  管事引着两人入了院子,院中有个小池,池边坐着一位白发老人,头戴斗笠,见了清平抬起头道:“可算是来了,你老师等你多时了,快进屋吧。”

  清平听她说话有些耳熟,定睛一看,竟然是贺砚,当下执弟子礼:“贺大人。”

  贺砚钓鱼的竹竿上停着一只蜻蜓,她低下头去,全神贯注地看着水面道:“去吧,不必多礼,你身边那个是吴家的孩子吗,就留在此地陪我说会话罢。”

  吴钺向她行礼,道:“恭敬不如从命。”

  清平一人进了屋里,打帘的仆从跪在一旁道:“客人这边来。”

  她走过一处芭蕉树下,那芭蕉开的花半垂而下,从树后的窗里传出一个声音:“是怀之吗,进来罢。”

  清平推门进去,贺先生坐在书桌前看着她,这让她恍惚间以为自己回到了安平郡府衙里。

  她向贺先生行礼,贺先生老了许多,眼睛也有一点浑浊了,见了她道:“人老了,不中用了,之前生了一场大病,现在哪里也去不了了,是将行就木,油尽灯枯了。”

  清平道:“先生不必这么说。”

  贺先生忽地一笑,道:“你是在怪我,对吗?安平郡之事已成了你的心结,人人都死了,唯独你我二人还活着,是不是觉得无颜面对慨然赴死的孙大人?”

  清平有些意外,还是诚实回答了:“此事的确是我心中的一个结,但人既然活着,就应当好好活下去,才无愧那些死去的人。郁结于心那才是不该。留着命能做许多事情,轻言生死也是看轻自己。”

  贺先生哑然,半晌摇了摇头道:“你比我豁达,我不如你。”

  她有些怅然般道:“我的前半生,胸怀抱负,想着治国平天下,可时运不济,偏偏一事无成。一怒之下挂冠而去,做了个山野闲人,但心却还是挂念在朝务上,碌碌多年,而今想来,依然是一事无成。”

  清平没有说话,贺先生看向她道:“你呢,到辰州来又是为了什么?倘若不是为了安平与孙大人,又是为了什么呢?”

  清平沉思良久,而后答道:“人这辈子能做好一件事已是不易,我也只想做好这么一件事。来辰州,一如先生所言,是为了解开心结,二来也是我自己的本意。顺心而为,这就是我的选择。”

  贺先生问道:“如果你的选择是错的呢?”

  方才清平想了许多,倘若当初安平不曾沦陷,她是不是也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她不知道,也无从比较。但她抗拒这种一无所知被人推着走的状态,楚晙也好,贺先生也好,她们都没有真正问过她的选择。她迟早有一天会厌倦这种感觉,这是在所难免的。

  人就像是江河里的鱼,有时候愿意顺流而行,有时候选择逆流而上,没人能说的清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或许穷尽一生去寻找,也只是徒劳。

  清平道:“选择不分对错,我只知道,走出的每一步,都不会没有意义。”

  “你有没有想过,执意而为的后果会是什么?”贺先生目光尖锐道,“那时候震动朝野,世家联名上奏,就算是陛下也难保住你。你已走到了这里,若能忍得一时,以后也不是没有机会。日后登阁拜相,位极人臣,难道你真要放弃这一切?”

  清平心平气和地反问道:“先生说的是,万世之功一步之遥,难道孙大人当初也不懂这个道理吗?她若是为求自保,城破前便可离去。想必那时先生也劝说过她,那么她为何不肯离去?”

  贺先生的神情一下子萧索起来,摇了摇头,却是不说话了。

  清平也沉默不语,其实她早就想过这个问题,为什么最后孙从善选择殉国,而不是避战南退,等待日后重来的机会。她一直想不明白,直到近日,她似乎才有些懂了。

  也许这就是她的选择,清平自问没有这种勇气,但心中隐隐有种预感,这也会是自己的选择。

  贺先生道:“看来你心意已定,既然如此,我为你指一条路。”

  她的手指向半空,清平缓缓跪下向贺先生行见师礼。她从云州归来,能再朝廷中安然度日,其中贺先生在暗中周璇,出力良多。如今行礼,是全了师徒间的名分。

  贺先生一掸袖,坦然受之:“我不后悔收了你这个徒弟,还望你记住今日所言,你与你师姐不同,看似随和,但内里最固执不过,一旦认定了就不会悔改。既然你是顺心而为,我不会阻拦你。辰州的根结只在一点上,破了此处,一切迎难而解,便在这个‘田’字上。”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53/74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