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王每天都在上淘宝 作者:张小一(上)【完结】(19)

2019-04-14  作者|标签:张小一 爽文 系统 年下 升级流

  若是有一个渠道能将谢景安颁布的政令不打任何折扣的传递下去,这种情形无疑就会减少许多,百姓们的日子越来越好过,他的声望也会越来越高,日积月累之下就在封地形成了一种凝聚力和号召力。

  只有他对封地的掌控力强了,提出的所有政令才能不受阻碍的完全施行,都说得民心者得天下,他倒不求当什么皇帝,只希望封地能在他的治理下让百姓们安居乐业,不用受战乱之苦。

  所以谢景安思前想后,决定报社还是要提早开办起来,虽说他初至封地手里面还穷的叮当响,但万事开头难,只要他顺利的把商贸开展起来,有了源源不断的利益,那么什么设想实现都只是时间问题。

  想到此,谢景安也不打算再等了,人才难得,好不容易有一名舆论人才投到自己名下,若是让他闲着,简直是暴殄天物。

  谢景安当下就吩咐崔同让他将那个老者请来。

  崔同对自己引荐的人才能得谢景安重用十分高兴,兴奋的应了一声,亲自出去将那名老者领到了书房。

  老者果然如崔同所说年纪不小了,头发花白,面上皱纹横生,不过好在身板还算硬朗,眼神也十分清明,不然谢景安就算再用人心切,也不敢将这么重的担子压在一名该颐养天年的老人身上。

  老者怎么也没想到会这么快就受到谢景安的召见,因此颇为紧张,礼行的倒是中规中矩,只是神情十分惶恐不安。

  谢景安见状不好直奔主题,只好话些家常先安抚一下老者。

  谢景安笑着道:“本王见老丈说话条理清晰,进退有度,可是进过学读过书?”

  老者见谢景安笑容亲和,声音平缓,原本紧张的心放松了些,只是仍有些忐忑的道:“回禀殿下,Cao民幼年间家境颇丰,因此拜在一位先生名下读过几年书。”

  听到幼年间家境颇丰,谢景安心下了然,没有再继续追问,转而问道:“老丈现下以何为生?家在何处?”

  老者道:“回殿下,Cao民家住牛角村,家中有薄田数十亩,虽产出不多,但足以果腹,每年还能有些余粮。”

  听老者说家中还能有余粮,谢景不禁有些意外,对老者的评价也高了一分,道:“本王治下多是荒田,老丈每年还能余粮,可见是擅经营之人,只是不知老丈家中还有何人,若是为本王办差,家中可还有人侍弄田地?”

  听到谢景安有意招他入王府办差,老者心中一荡,激动的连紧张都忘了,连连道:“回殿下,Cao民有子女五人,皆已成家,孙辈也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即便是家中少Cao民一人,也并不影响家中生计。”

  听到老者这番回答,谢景安心中有了数,也不再拐弯抹角的话家常,直奔主题道:“如此便好,那本王有一差事欲交与老丈,老丈可愿意?”

  “愿意愿意,”谢景安话音才落,老丈激动道:“Cao民能有幸为殿下办差,实在是Cao民祖上积德,只是Cao民怕自身才疏学浅,误了殿下大事。”

  “那倒无妨,”谢景安笑着道:“老丈能说会道的本事本王已通过随身扈从知晓一二,若是别的差事老丈或有欠缺,但这份差事非老丈莫属,本王欲以王府的名义筹办家报社,日后这家报社就由老丈主持,报社直接受本王管辖,日后无论有任何阻碍,老丈直接报与本王便是。”

  报社?听到这个陌生词汇,老者一脸茫然,愣了一愣,方惶恐的躬身道:“恕Cao民见识短浅,不知殿下所说报社是何物?”

  谢景安解释道:“这报社并不是什么物件儿,而是本王筹办的一处专司制作发行报纸的办事机构。”

  不等老者又开口问报纸是何物,谢景安就接着道:“这报纸类比书籍,但又与书籍不同,其上并不登载话本文章,而是专门印制本王颁布的政令,本王治下十三州的一应大事,并且这报纸并非只供文人所读,而是主要供与本王治下的百姓,让他们即便不出远门,也能知晓本王封地的大小事宜。”

  听完谢景安的解释,老者惊讶的张大嘴巴久久说不出话来,半晌才老泪纵横的一躬到底:“殿下此举当真大善,只凭殿下这番仁举,就足以载入史册。”

  谢景安早就知道报纸的问世能在这个时代引起多大的震撼,因此听老者这番夸奖也并未露出激动之意,依旧声音平缓的道:“载不载入史册暂且不提,当务之急是早日将报社开办起来,老丈听了本王方才所言,心中可有了章程?”

  见谢景安这么淡然,老者大感意外,或许是受了谢景安情绪的影响,老者心情也很快平复下来,思量了片刻道:“殿下方才所言甚是明了,Cao民心中已有了大致章程,只是报社之事前所未有,Cao民不敢夸下海口,只敢说试上一试。”

  见老者没有被办报社的事冲昏头脑,言语之间依旧谨慎,谢景安不由的对老者越发满意,点点头道:“无妨,即是本王交与你的,你大胆尝试便是,若是有不解之处,只管来找本王,无论是要人还是要物,本王都竭尽所能满足于你,只是有一条,尽快要将报社组建起来,本王也不强求,只要在年节之前看到第一期报纸便可。”

  听到年节之前,老者刚要松一口气,紧接着想到现下已经快十一月了,这么满打满算,只剩下三个来月的功夫,顿时心中一凛,只觉得头皮都绷紧了,几乎是咬着牙答应下来。

第28章 定价

  安排好了建报社的事情,谢景安就将在书房外等着的崔同喊进来问了问火炕招工的情况。

  崔同从谢景安处领了差事就一直亲力亲为,所以对招工之事极为清楚,谢景安话音一落就道:“回禀殿下,一百身家清白,身体康健的青壮已招录完毕,均已登记造册。”说着将名册双手递上。

  谢景安接过来随意翻看了两眼,合起来递还给他,夸赞道:“你此事办的极好,既已招录完毕,那从明日起就分批到王府工匠处学盘火炕的手艺,学妥之后就分为二十个小队开始为各世家富户盘炕,若是日后人手不够,你再看着招工就是。”

  崔同得了谢景安的夸奖,一张小脸都兴奋的涨红了,欢快的应了一声,然后将先前早就想好的问题问出口:“属下这就下去安排,只是这工钱……属下不知该定到什么数为妥。”

  谢景安沉吟了一会儿,道:“这火炕是新鲜物什,又有这般妙用,合该定的贵些,这般,若是由盘炕工匠自带材料,就定价五两,若是世家富户自备所需,就定价二两,你以为如何?”

  谢景安原以为自己定的价格已经算是天价,毕竟大周朝自从有宋良镇守边境,已经十数年不曾经过战乱,虽然他的封地十分贫瘠,但关中百姓还是颇为富裕,更不用说囤积了大量田地,名下有无数商铺商队的世家富户。

  他刚穿越过来时了解过大周朝如今的物价,虽不比唐朝,但购买力也不差,一两银子大约可以买到十五石米,按照后世的米价,折合人民币一两银子差不多是3100元,不算材料费盘个火炕二两,按照后世就是6200元,这还不是工匠自带材料的价格。

  如果是工匠自带材料就是盘个火炕一万五,而盘炕都用些什么材料,无非是些黄泥,材质不用多好的土砖,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是这时代才能用这么一个没有技术含量的东西能换到大笔的钱财。

  谢景安也是因为这火炕主要是面向不缺钱的世家富户才定的那么贵,也算是变相的劫富济贫,没想到崔同比他还要心黑,思考了一会儿道:“属下以为殿下定的这价钱低了,毕竟莫州冬日酷寒,世家富户光每年烧柴燃炭都不止这些银两,再者他们即使燃了炭盆也依然要饱受寒冷和烟熏的折磨,不像殿下这火炕,既暖和,又整洁,依微臣看,即便不备材料定价十两也不为过。”

  听完崔同的话,谢景安一时都不知该说什么好,看来他还是低估了这些世家富户手里拥有的财产和资源,既然出自世家的崔同都觉得十两一个火炕不算贵,谢景安没道理为他们着想。

  因此谢景安也没再纠结,直接采纳了崔同的建议,拍板道:“那就按你说的这个价格定,工匠自备材料十五两,世家富户自备所需十两。”

  崔同这次没再提不同的意见,转而问道:“那这工匠的工钱该定多少?除去工匠的工钱,其余银两是否直接纳入王府府库中?”

  崔同能问出这么两个问题,可见的确是将这件差事上心了,并且是直接站在谢景安的立场为他着想。

  毕竟纳入府库和直接给谢景安的意义不同,若是从前的顺王八成就将这些银两直接记在自己名下,而如今的谢景安却不可能这么做,略微思量了一会儿,道:“工匠工钱定价一个火炕三十文,其余银两直接纳入府库,然后让秦管事以顺王府的名义,在莫州以及附近几个州县大量买宅院,若是没有世家富户愿意出售,就大量招工工匠自己建造,建造的房屋一切务必从简,只要结实可住人便可,还有便是这些房屋里也要搭建出火炕。”

  听到谢景安一连串的吩咐,崔同却不明所以,犹豫再三,还是拱手问道:“属下不知殿下为何要买或建造这许多房屋?难不成是为了魏长史所说雪灾一事?”

  听到崔同直接说在了点子上,谢景安颇感意外,越发对崔同高看了几分,点头道:“你说的不错,本王之所以要买或建造许多房屋,的确是为了雪灾一事,若真如魏长史所说今年会有雪灾,那么这些房屋就可以暂时安置被压塌了房屋的灾民,火炕可以让他们不必受冻,吃食可以让他们以工代赈,这样一来就可以避免了这场灾祸。”

  “这……”崔同迟疑道:“依殿下设想,的确是可以免了这场灾祸,只是房屋和火炕好说,这吃食却要从何处获得?属下听魏长史说过,今年不是个丰收年,除了上缴的赋税和驰援边疆的粮Cao,附近几州都余粮不多,哪怕是有再多银两也未必能买到多少米粮,若是平日还可从关中买粮,只是如今大雪封山,官道难走,即便是用商船运到沧州,也未必能从沧州将米粮运进来啊。”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19/62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